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地球科学   8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刘开元  王祥 《岩土工程技术》2002,(4):191-194,233
以广珠准高速铁路软土路堤试验的沉降测试结果为例,对目前国内计算次固结沉降的方法进行了实例分析.提出对于工后沉降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应考虑次固结沉降.  相似文献   
62.
根据弱混合型河口海域的水流条件及边界条件,针对温热排水污染源,从物理机制入手,提出了三维 多层二维平面综合预测模型,对排污口区域,用三维模型考虑了垂直方向的流动及流场的梯度变化,同时考虑了垂直方向的热量交换和温度场的梯度变化,对远离排污口区域,用多层平面二维模型,考虑各层的流速场和温度场的梯度变化。通过对实际河口海域流场和温度场的模拟计算,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3.
阿尔泰额尔齐斯构造带岩石应变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阿尔泰额尔齐斯构造带东段岩石变形强烈,最大应变椭球轴比(Rxz)可达10~30,剪应变(γ)达4~6。该带可分为2个层次4个次级构造带。第一层次为韧性—韧脆性中—中-浅层次变形带,包括萨尔布拉克—科克萨依脆性挤压劈理化带、达拉维孜—阿热勒托别剪切流变构造带和库尔提—玛因鄂博韧性剪压变形带,第二层次是齐伯度—富蕴深层次超韧性变晶糜棱岩带。第一层次变形带中沿达拉维孜—阿热勒托别一线为最强变形带,向两侧依次减弱。中心带以剪切—拉伸变形为主,两侧以压扁变形为主兼有剪切,均为左行剪切。结合区域地质分析,可认为这3个变形带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板块(微陆块)聚合变形带,显示喀拉通克岛弧以北东偏东方向俯冲于可可托海—青河陆缘岩浆弧之下,并发生弧—陆碰撞。齐伯度—富蕴变晶糜棱岩带岩石变形温度压力条件高,以右行剪切为特点,具有完全不同的地质演化历史,反映它可能是在古生代期间被强烈改造的具有前震旦纪结晶基底的微大陆的残块(或断片)。  相似文献   
64.
针对依靠布设固定监测站的方式收集噪声信息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且其所采集数据仅能覆盖有限范围的问题,该文依照群智感知的思路,利用志愿者的智能手机作为信息采集终端,收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园内的噪声监测数据,使用克里金插值法生成噪声地图,在对校园进行功能区划分的基础上,分析校园环境噪声的空间分布差异和各功能区内噪声的时间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所提方法能根据校园内人群的智能手机采集的数据,快速获取环境噪声的时空分布模式,进而推断时空差异的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65.
库车前陆盆地克拉苏构造带博孜—大北地区超深层是塔里木油田目前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评价天然气资源量超万亿方。基于岩心、薄片、分析化验、测井及生产资料,对博孜—大北地区的油气源、储层、盖层特征进行分析,系统研究了该地区油气输导与充注特征,深入分析了博孜—大北地区油气成藏条件和油气聚集过程,明确了博孜—大北万亿方大气区的形成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油气成藏具有“早期聚油,晚期聚气,超压充注,垂向输导、高效聚集”的总体特征。“早期浅埋、晚期快速深埋”使烃源岩具备持续生烃能力;良好的储、盖配置关系和断裂体系的垂向输导为油气的运聚提供了先决条件。成熟-过成熟的烃源岩,平面成排成带、垂向叠置分布的圈闭群,优质储层相带以及巨厚膏盐岩盖层在博孜—大北地区有效叠合,形成高丰度、超高压的大气藏群。  相似文献   
66.
南海北部盆地构造运动的认识向来存有争议,尤其是在珠琼运动的厘定上更是难以统一。通过分析南海及其周缘盆地的动力学背景特征,认为珠琼运动为发生在始新世至渐新世的一次大型伸展构造运动,根据其动力学背景可分为两幕。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在珠琼运动期间表现出明显的两期伸展背景,分别对应珠琼运动的两次幕式活动。根据福山凹陷沉降速率变化、控沉积断裂与不同期次断裂分布特征,认为珠琼运动一幕的活动时间为早—中始新世,即54~39.4Ma,动力学机制为印度洋板块俯冲欧亚板块引起东南方向的地幔流并导致太平洋板块俯冲后退;珠琼运动二幕的活动时间为晚始新世至渐新世,即39.4~25.5 Ma,起因于海南地幔柱柱头到达岩石圈底部引起东南方向的伸展效应。  相似文献   
67.
??????????????????μ??????????????????????????????????????????????????????????????????????????????????????ж??????е??????????????????????????????????????????????????????????????????????????  相似文献   
68.
塔里木盆地柯克亚地区凝析油气藏成因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塔里木盆地柯克亚地区油气藏中天然气和原油的地球化学剖析,发现天然气的C2/C3与C1/C2,C1/C3、干燥系数等的分布关系揭示出研究区不仅存在两种明显不同类型的天然气,而且在空间分布上也具有规律性.一类天然气为原油裂解气,分布在浅层X25以上储层中;另一类天然气为干酪根裂解气,分布在深层X27~X8及E2k储层中.原油正构烷烃摩尔浓度的分布反映该地区原油经历了多种类型次生变化作用,且这些次生变化作用都与原油成藏后气态烃类的充注过程有关.根据柯克亚地区油气藏中乙烷、丙烷单体烃的碳同位素值、原油和凝析油中轻烃异庚烷值、庚烷值以及芳烃成熟度参数,指出柯克亚地区油气藏原油和天然气不是同期注入的产物.  相似文献   
69.
使用1998—2016年大西洋40个飓风2 032个GPS下投式探空仪观测数据,以距离海岸线300 km为界分为近海和远洋两组,利用合成分析方法探讨了飓风边界层特征高度的差异。边界层特征高度的定义方法包括最大切向风高度、入流层高度、混合层高度和理查森数法高度。对比分析不同定义方法下近海和远洋边界层高度,结果表明:根据最大切向风和入流层强度定义的边界层高度,近海边界层高度低于远洋边界层高度,且近海边界层高度随径向增加至2倍最大风速半径后趋于稳定;基于混合层定义的边界层高度明显低于动力边界层高度,且近海与远洋混合边界层特征高度无明显差异;近海理查森数边界层高度在最大风速半径内与远洋的无明显差异,而在最大风速半径外略高于远洋的。  相似文献   
70.
为加强对海上油气平台和海底电缆管道的信息化管理,为海洋管理部门的使用审批和相关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信息服务和决策支持,文章基于国家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设计开发海上油气平台和海底电缆管道信息化系统。该系统采用多层架构体系,具有较强的扩展性;分为数据整理、行政审批、统计分析、综合展示和系统管理5个功能模块,采用面向服务的软件架构、模型驱动的系统设计和开发以及MVC技术框架等关键技术,实现数据标准化和共享化、审批全过程管理以及二/三维可视化等功能。目前系统运行状况良好,已获取大量海上油气平台和海底电缆管道信息,在三维展示方面仍需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