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48篇
地球科学   2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水印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信息安全技术,在保护矢量地图数据安全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矢量地图数据特点,研究矢量地图数据数字水印技术特性、常见攻击方式,提出了一种新的多级水印嵌入和检测的算法,嵌入水印时,利用经纬网对矢量地图数据进行划分,综合使用分块嵌入和叠加嵌入的方式,有效提高了水印嵌入级数;检测时,利用相关性原理检测水印信息.实验证明该算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02.
GTC2型L波段探空数据接收机是GFE(L)1型二次测风雷达的应急备份设备,新换的应急接收机或者经过维修后的接收机,在使用之前,需要对应急接收机的方位和仰角初始状态进行调整标定,在GFE(L)1型二次测风雷达发生故障后能及时进入工作状态,在初始放球时保证雷达及时跟踪住气球。由于该设备是为应急时设计的,主要考虑以接收回答器的无线信号为主,对天线的定位精度要求比较宽松,天线正(反)向转动  相似文献   
103.
研究了 Ni0 0 2 A自平仪目镜系统出现的故障——目镜卡轴转不动和视场变形现象。分析了故障产生的原因 ,认为是生产厂家在仪器设计制造上的缺陷所致。阐述了修理的办法 ,并提出了彻底消除这类故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4.
GPS作为21世纪一项前沿的3S(即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之一。伴随着光电技术、人造卫星技术在气象、军事等领域的成功推广与应用,带动了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并逐渐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05.
自动气象站自建站来已运行近十年,由于电子元器件正常老化、值班室搬迁及观测场改造等人为或非人为原因,造成自动站故障频发,故障现象多样化。以DYYZ-Ⅱ自动气象站一次地温数  相似文献   
106.
<正>中国气象局卫星数据广播系统(以下简称CMACast系统)具有每天广播400GB数据资料的能力,系统的建成进一步提高广播气象资料的种类、数量、时效性和可靠性。该系统硬件安装分为卫星接收天线和接收机的安装、县级小站计算机安装;软件接收系统采用SuSE Linux操作系统,安装时需注意该目录共享和产品调用问题。  相似文献   
107.
矢量地图数据在网络环境下的共享机制,给各个领域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其安全和版权保护问题也日益突出。数字水印技术作为版权保护的一种有效方法,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分析了矢量地图数据自身特点和常见处理方式;从建立映射关系、构造嵌入域、嵌入方式等3个步骤对空间域水印算法进行了详细分析,分析每种算法的优缺点,为下一步水印算法提供指导;对频率域水印算法进行了研究,并指出了频率域水印算法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矢量地图数据水印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8.
投影变换攻击是针对矢量地图数据水印的一种常见攻击方式,目前大多数水印算法都无法有效抵抗投影变换攻击。通过研究投影变换和矢量地图数据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折线变换方案,该方案是将折线由点坐标表示方式转化为距离和角度的表示方式,通过对转换后的角度系数嵌入水印,能够有效抵抗等角投影变换攻击。通过实验验证,该算法是可行的,且具有良好的不可见性和抗等角投影攻击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9.
青藏高原通道流模型动力环境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下地壳流"模型作为一种可能的动力学演化机制,在解决诸如喜马拉雅造山带和青藏高原东缘、南缘等区域地壳中岩层的通道流或韧性剪切挤出等方面的解释给出了相应的模型和阐述.本文基于青藏高原壳、幔介质平均速度模型,采用二维黏弹性数值模型对高原下地壳物质流动的动力学边界条件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下地壳与上地幔盖层物质作为坚硬的固态物质相接,不具备可运动的边界条件,难以在Moho界面处任意地域发生相互运动.壳、幔介质中需存在可供物质高速运动的边界条件,即以上地壳底部的低速层为上滑移面,以上地幔软流圈顶部为下滑移面,才有可能在足够强的力系作用下促使"下地壳+岩石圈盖层"物质发生同步运移;(2)若不具备这样的初始与边界条件是难以产生深部物质运移的.因此,青藏高原深部壳、幔物质运动不可能是普遍存在的,只能是局部和在特异环境下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10.
龙门山造山带重力场研究表明它处于不均衡的状态,为此,构建了横贯松潘-甘孜块体、龙门山造山带和四川盆地的二维剖面的数值模型,采用黏弹性模型对重力场响应对研究区构造演化过程及动力学效应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重力均衡调整导致了深部物质的垂向复杂动力学响应.在印度板块碰撞挤压效应与青藏高原东缘重力势能差的共同作用下,使得高原东缘深部物质在龙门山深处向东运移时潜入地幔,构成了青藏高原物质向东运移的另一种补偿方式;(2)流变结构及应变能的计算结果表明,龙门山上、中地壳层能量集中危险度较高的地段与汶川大震的孕震及发震方式基本一致,龙门山两侧介质属性、构造格局和流变属性的差异对汶川大地震的孕育和发生均起到了重要作用;(3)进一步开展由包含地表剥蚀的重力均衡调整效应与挤压缩短共同作用下的动力学模型,可以为合理地解释龙门山及周缘地带动力学响应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