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球科学   2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11.
红树林生态系统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碳循环过程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准确评估红树林湿地的碳收支,对于保护和恢复海洋蓝色碳汇以及全球气候治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红树林湿地为研究对 象,采用 《对 2006 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的 2013 增补:湿地》 (简称 《湿地指南》) 中的计算方法,利用野外现场调查数据及已有的研究成果作为参数,评估和量化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湿地在 2010—2018 年期间的碳收支情况。研究表明:(1) 2010 年红树林面积为 1 627.21 hm2,全部为成熟红树林,碳储量为 5.85*105t C;2018 年红树林面积为 1 665.42 hm2,其中 1 625.84 hm2为成熟红树林,碳储量为 6.71*105t C,39.58 hm2为过渡期红树林,碳储量为 4.36*103t C,总碳储量为6.75*105t C。 (2) 2010—2018 年期间红树林碳储量增加了 9.0*104t C。另外,有 1.37 hm2的红树林湿地退化为水域,释放了81.36 t 的碳储量。因此,2010—2018 年期间东寨港红树林湿地碳收支为+8.99*104t C,整体上表现为净碳汇生态系统。本研究结果可为气候变化背景下海南红树林湿地的保护与恢复、风险评估以及气候治理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利用实况常规气象资料、NCEP每天4个时次1°×1°再分析资料、FY2C卫星资料及地面自动站资料,从天气形势、动力和水汽等方面综合分析了2011年5月上旬清远市的一次强降水天气.结果表明:这次强降水天气是广东处于地面变性高压脊区的情况下,回流东风与偏南风辐合所触发的华南暖区回流暴雨;西南低空急流在这次暴雨的生成中不仅起了输送热量和水汽的传送带作用,由于其脉动式的风速变化具有强烈的不稳定性,更容易触发中尺度系统的形成,导致暴雨产生;这次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南海,华南北部存在明显的水汽辐合区和强烈的位势不稳定区,与暴雨发生区域相对应;红外云图上显示先后有2个强对流云团影响清远地区,后一个云团云顶亮温较高,对流发展更旺盛,这与降水强度更大的实况相一致.另外,造成这次强降水天气漏报的主要原因有2个:一是对华南地区850 hPa西南风速脉动式的变化没有预报出来,另外对辐散式的低空急流不够重视;二是地面弱冷空气对华南地区影响比预想中要明显,地面变性高压脊南部的偏东风一直吹到了华南中部粤桂交界附近,形成了触发暖区回流暴雨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3.
目前DSG5型降水天气现象仪已在国内台站大量列装,观测记录了许多宝贵的资料。本文通过一次降水天气过程,分析了DSG5型降水天气现象仪的数据结构、内容及其在业务中的应用。发现:DSG5型降水天气现象仪记录的降水天气现象与人工观测基本一致,但记录的降水开始时间比实际滞后,结束时间比实际提前,一些微弱降水没有记录;利用观测的雨滴谱数据可以揭示降水过程的细微结构和演变特征,加深对降水过程的认识,为处理地面观测中出现的降水量与天气现象矛盾等问题提供观测依据;本次降水过程中雨滴数和雨滴尺度谱存在明显的时间变化。较多的是直径0.3mm左右的小雨滴,但对降水强度影响比较大的是直径大于1mm的雨滴,且伴随着大于1mm雨滴增加,雨滴尺度谱加宽,地面降水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4.
以拟建的清远连州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雷达站所处地理、地质、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从雷达站天线塔楼、雷达天线、雷达机房、电缆及波导管、传输系统、供电系统等方面探讨了天气雷达站的雷电防护措施,为进行综合、全面的新一代天气雷达站的防雷设计提供参考意见.为确保将来雷达站气象业务的正常运转提供防雷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5.
利用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全球海温资料(OISST)及区域气候模式(RegCM3)研究了东亚夏季低层(925hPa)大气环流对东海及其邻近海域热力异常的响应.结果表明,夏季,当东海及其邻近海域的海温升高0.5和1.0℃时,在中国东部和东海及其邻近海域上空均会出现一个异常的气旋性环流,而且海温越高,气旋性环流越明显,并在海面上空形成辐合中心;反之,当东海及其邻近海域海温降低时,中国东部和东海及其邻近海域上空将出现一个异常的反气旋性环流,并在海面上空形成辐散中心.东海及其邻近海域夏季海温的异常可通过热力作用影响低层大气的辐合(散)和垂向运动,并影响局地低层大气和上层海洋的相互作用,从而使得东亚大气环流发生改变,进而可能对中国大陆东部气候和近海环境的变化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FDI区位选择的特征与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基于1991、1996、2000和2005年4个时间断面的注册FDI企业数据,分析了四川FDI对不同行业投资及区位选择的时空发展特征。研究表明:FDI投资区域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遍在性",到90年代末转变为强烈的"成都指向"性。在行业空间结构上,FDI对制造业、建筑业、农林牧渔业及除旅游业外的其他第三产业的投资基本都集中在成都主城区,对农林牧渔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以及房地产业的投资在成都市郊区都有较大量分布,但除制造业在成都市郊区有明显的集聚趋势外,其他行业的投资都在降低。绵阳市在制造业和批发零售贸易FDI的投资有较明显的增长趋势,乐山的旅游业是FDI重点投资的行业。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风能资源分布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风能资源数值模拟评估系统(WERAS)为基础,对其中的MM5模式模拟方案进行改进(即利用格点分析张弛逼近的方法完成3 h间隔的地面观测资料的四维同化处理,以减小原WERAS系统的模拟误差),对广东省2009-06-01―2010-05-31的逐时风能资源进行高时空分辨率的数值模拟评估。模拟结果表明:广东省风能资源较丰富的地方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粤北、粤西海拔较高的山区,70 m高度上年平均风速达到6.0 m/s以上,年平均风功率密度达到300 W/m2以上;冬半年的风能资源优于夏半年;风能主要由出现频率相对较低的大风速过程产生。模拟结果所揭示的广东省风能资源时空分布特征与本地的气候特征和地形地表特征相符合,70 m高度风速模拟误差在10%左右,风功率密度模拟误差在30%左右。  相似文献   
18.
2010—2018年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湿地碳收支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9.
遥感数据的分形测量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用分形几何学方法对遥感数据进行了分析,从而定量解释遥感影像。共编制了3种分数维测量方法,它们是分线方法(或等值线方法),方差方法和三角棱柱方法。用分线方法计算了腾冲地区陆地卫星TM数据的分数维。图像数据的等值线长度分别按行,按列和按行-列方法处理记取以便能发现图像的模式变化。当图像有明显的走向模式时,按行方法所测量的D值与按列方法测得的D值是不同的。按行-列方法测量的D值几乎不受定向模式的影响。当R(相关系数)>0.9时,按3种方式记取等值线所得到的D值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都能给出图像数据中的空间相互关系。通过分维测量,不但能描述图像数据的整体特征而且能描述图像数据中的每个值的特征,揭示遥感数据表观的无序性和内在的规律性,更重要的是可把这些D值与地面物体之间建立联系来探讨各种自然现象中的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20.
总结2022年2月18—24日清远市出现持续近一周的阴雨寒冷天气特点,并复盘总结该次过程的预报预警服务,结果表明:气象部门预报准确、预警及时、服务到位,与防御部门联动高效,应急、交通、交警等部门及时采取有效防御措施有关,避免了更严重的灾害损失。复盘发现仍有值得改进之处:(1)气象监测预报的精密、精细、精准度有待提高,尤其是对夜间的特殊天气观测和预报能力需要加强;(2)今后与灾害防御部门联动可按防御重点精准深度合作;(3)防灾与趋利并重,利用广东省稀缺冰雪资源与旅游部门合作做好冰雪天气预报和服务,挖掘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