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638篇 |
免费 | 2342篇 |
国内免费 | 1697篇 |
学科分类
工业技术 | 2367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0篇 |
2023年 | 370篇 |
2022年 | 791篇 |
2021年 | 1028篇 |
2020年 | 668篇 |
2019年 | 426篇 |
2018年 | 506篇 |
2017年 | 619篇 |
2016年 | 634篇 |
2015年 | 891篇 |
2014年 | 1055篇 |
2013年 | 1331篇 |
2012年 | 1564篇 |
2011年 | 1672篇 |
2010年 | 1578篇 |
2009年 | 1488篇 |
2008年 | 1493篇 |
2007年 | 1477篇 |
2006年 | 1400篇 |
2005年 | 1090篇 |
2004年 | 840篇 |
2003年 | 573篇 |
2002年 | 554篇 |
2001年 | 519篇 |
2000年 | 396篇 |
1999年 | 192篇 |
1998年 | 75篇 |
1997年 | 58篇 |
1996年 | 68篇 |
1995年 | 43篇 |
1994年 | 27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5篇 |
1970年 | 1篇 |
1959年 | 4篇 |
1951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综合电子干扰对编队对地攻击作战效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编队对地攻击作战效能和战损模型,重点分析了编队综合电子干扰(雷达干扰、通信干扰、光电干扰)对敌防空预警系统、指挥引导系统以及武器制导系统的探测概率、引导概率和跟踪概率的影响,进一步指出了其对编队战损及作战效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
为分析不同大气湍流条件下望远镜的分辨力,计算了非科尔莫戈罗夫(Kolmogorov)湍流条件下望远镜的分辨力。通过非科尔莫戈罗夫湍流条件下大气的相位结构函数推出望远镜长曝光和短曝光传递函数,进而推导了望远镜的分辨力函数,并得到望远镜口径无穷大时的长曝光极限分辨力与湍流功率谱指数β之间的关系,最后由望远镜的极限分辨力函数推导了望远镜的归一化分辨力函数。结果表明,β越小望远镜的极限分辨力越高,β越大望远镜的极限分辨力越低;不同的β,望远镜的短曝光和长曝光的最佳分辨力所对应的D/r0也不同。 相似文献
93.
为了解决电磁感应加热仿真中因目标体积太大或者太小、时间长而难以仿真的问题,介绍了一种对空间和时间进行多尺度变换的快速计算方法。通过有限元方法仿真计算和对比验证,尺度变换后所得结果与变换之前吻合良好,能够减少大物体建模仿真的运算数据量。当时间尺度分别缩小10倍和100倍时,计算所需的时间分别减少了81.7%和91.8%。 相似文献
94.
廖红梅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32(Z2)
为适应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改革,提高课程整体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实验技能,促进学生创新,在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结合计算机仿真技术、虚拟实验技术、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和创新设计等多种教学手段,构建了一个多角度、全方位的立体化实验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5.
杂波抑制是实现地面慢速目标检测(GMTI,Ground Moving Target Indication)的前提条件.本文研究基于高分辨合成孔径雷达(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图像在杂波起伏时地面动目标检测问题.利用沿航迹(along-track)多幅SAR图像的相关性,提出一种基于广义特征分解的联合噪声子空间投影杂波相消算法.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抑制杂波内部起伏,并且对SAR图像配准误差具有稳健性. 相似文献
96.
网络化实验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探讨了网络化实验教学平台开发与建设的意义,介绍了网络化实验教学平台设计思路、系统服务功能、硬件平台的设计和开放实验教学模式的实施等.该网络化实验教学平台的特色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仪器设备的作用,降低了实验教学成本;以优化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为目的,强化了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构建了具有工程特色的网络化实验教学平台. 相似文献
97.
98.
99.
为了研究发动机羽流撞击平板的热效应,通过在风洞内建立羽流流场,利用红外热像仪测量平板模型的表面温度,进而获得不同推力产生的羽流撞击平板的热流率分布.首先回顾了高空羽流污染及其效应研究所开展的工作,接着介绍了试验研究所使用的高超声速低密度风洞、红外热像仪等主要仪器设备的性能参数以及平板模型的外形特征,其次给出了2 N与10 N推力的试验条件、热流处理方法、试验结果及其讨论.最后研究了推力喷管轴线与平板距离变化对羽流撞击平板的热效应影响.结果表明:发动机喷管轴线与平板的距离不同,羽流撞击产生的高热流率区域的位置与大小也不相同,距离越小,高热流区域越靠近平板前缘,产生的热效应也越强.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