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2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116篇
工业技术   226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Milling operations in spinal surgery demand much experience and skill for the surgeon to perform the procedure safely. A 3D navigation method is introduced aiming at providing a monitoring system with enhanced safety and minimal intraoperative interaction. An automatic registration method is presented to establish the 3D-3D transformation between the preoperative CT images and a common reference system in the surgical space, and an intensity-based similarity metric adapted for the multi-planar configuration is introduced in the registration procedure. A critical region is defined for real-time monitoring in order to prevent penetration of the lamina and avoid violation of nerve structures. The contour of the spinal canal is reconstructed as the critical region, and different levels of warning limits are defined. During the milling procedure, the position of the surgical instrument relative to the critical region is provided with augmented display and audio warnings. Timely alarm is provided for surgeons to prevent surgical failure when the mill approaches the critical region. Our validation experiment shows that real-time 3D navigation and monitoring is advantageous for improving the safety of the milling operation.  相似文献   
62.
目的:自美国将CPS的发展列为重点研究项目,引起了各国广泛的关注。不同于传统的系统,在通信方面,CPS融合了大量的异构网络,其规模远大于现有的控制网络。为提高对协议识别的效率和准确度,并对其进行分类,系统中大量数据传输带来的网络拥堵是我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方法:基于网络流的特征,提出了对协议进行识别的变精度粗糙集的权值计算法和决策构造优化算法。结果:基于变精度粗糙集算法协议识别算法,其准确率可达98.7%。结论:基于变精度粗糙集的决策算法相较于普通决策算法,其识别准确度更高、更容易实现。  相似文献   
63.
The deformation of fully pearlitic steels during wire drawing has been investigated for both longitudinal section and transverse section by back-scattered electron imaging(BSEI),electron back-scattered diffraction(EBSD),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The results show that a large number of deformation bands(DBs)composed of a mixture of kink-like bands and shear-like bands were observed both in the longitudinal section and the traverse section of the drawn wires.The formation of such bands involves two aspects:heterogeneous deformation in the scale of pearlite colonies and instability of ferrite-cementite interfaces due to stress concentration during wire drawing.The development of such bands in fully pearlitic steels dominates the formation of metallographic texture,reduces the pearlite interlamellar spacing and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110>fiber crystalline texture of ferrite matrix during wire drawing.  相似文献   
64.
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天麻粉球形微丸,为有效提高高主药比例造粒的容易程度,首次引入粉体表面改性技术,并对改性前后的天麻进行了造粒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改性效果明显,为中药造粒提供了新的工艺思路。  相似文献   
65.
66.
针对天津市工业危险废物处理厂焚烧流程,设计了计算机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各工艺流程自动控制、在线监视、报警、联锁保护、自动生成报表等功能,对废物焚烧系统的工艺流程进行了简介,详细分析了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软硬件构成及生产过程中的各个自动控制系统。两年多的实践表明,该系统满足实际工艺要求,是可靠实用的。  相似文献   
67.
基于OLSR协议及扩展的最短路径算法,提出了综合折中跳数与带宽的一种路由计算新量度。组合MPR选择算法及路由计算新量度,设计了三种新的QoS路由方案。基于在NS-2环境中对新路由方案及OLSR原始协议进行的仿真,着重分析比较了它们的时延及分组递交率性能,探讨了带宽量度用于路由计算时对这两项性能产生的影响及主要原因,结果表明新量度能有效实现跳数少与带宽大之间的折中。  相似文献   
68.
交互技术在手写公式编辑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遵循泛化计算理论,设计实现了一个联机手写公式编辑系统,以提高识别率和交互(效)率.该系统采用上下文感知技术来辅助切分、解决符号的二义性;采用备选择优、直接指定技术来修正字符的识别结果;采用局部放大解决笔画交叉时的分割问题;最后还给出一个补笔算法.实验表明,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数学公式的识别率和系统交互(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使该系统具有自然、隐式交互的特点。  相似文献   
69.
计算机视觉技术在原木材积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简单介绍了计算机视觉技术的特点,详细阐明了它在原木材积测量中的应用,并指出了这项应用的特点及效果。  相似文献   
70.
螺旋钻孔机是基建施工中常用的大型灌注桩施工机械。在进行成孔作业时,其钻具前端的切削刃的形态及其动态性能对整个切削过程有很大影响,这里通过理论比较和实验研究,对螺旋钻孔机切削机构的理论进行分析探讨,以寻求合理的设计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