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2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21.
利用CFD技术对城市生活垃圾富氧燃烧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富氧燃烧技术具有明显的节能与环保效益,是低热值垃圾稳燃,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措施.运用CFD技术对垃圾在机械炉排炉内富氧气氛下的燃烧特性进行了研究,给出了O2/N2=21:79和O2/N2=25:75两种工况下床层上方的烟气温度、烟气组分浓度曲线及床层焦炭分布图.模拟结果表明:当一次风的氧气浓度由21%(v)提高到25%(v)时,垃圾床层表面燃烧区域平均温度由1 350 K升高到了1 466 K,增加了116 K;灰渣中可燃物(焦炭)含量由3.9%(wt)降为0.1%(wt),随着氧气浓度增加,垃圾着火位置前移,提前进入稳定燃烧阶段.模拟结果与前人的试验测量值吻合.  相似文献   
222.
混煤煤灰软化温度的实验研究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某电厂700MW机组锅炉取混煤灰样,在智能灰熔点测定仪上采用角锥法对其进行软化温度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混煤煤灰软化温度与掺混比呈非线性规律。采用径向基神经网络(RBFNN)在MATLAB环境下建立了混煤软化温度的智能预测模型。为检验模型的预测效果,以实验的8个混煤煤灰作为受验样本,应用该网络模型对其软化温度进行预测。预测表明:RBFNN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二者的最大相对误差为3.79%,平均相对误差为1.56%。预测效果远远优于线性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223.
液化天然气储运与利用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随着我国对液化天然气(LNG)的大量进口和广泛应用,LNG的储运和利用过程中安全性、环保和经济性问题就显得越来越突出。文中提出:建立描述LNG涡旋的分形模型、描述对流分层和泄漏扩散的时空混沌模型、描述爆炸和轰燃的突变模型,以及应用模糊理论、人工神经网络,结合非线性理论,构造出完整的预测和评价模型,实现对LNG储运常见事故的实时预测和储运系统安全性的智能化评价。通过燃气互换性和污染物排放及控制特性的研究,得到天然气置换其他燃气的最优方法,以及天然气洁净利用的方法。研究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性能和安全性问题,获得机组运行安全临界指数,结合运行参数对机组性能影响的敏感性分析,建立优化运行、经济调度的模型,形成调峰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优化运行、经济调度辅助决策系统,指导机组安全、经济运行。分析LNG气化站运行性能、燃气轮机电站机组特性,建立冷能转化和利用数学模型,以及LNG冷能利用评估模型,通过效益分析,经济评价,优化LNG冷能利用系统,实现冷能的经济利用。  相似文献   
224.
为进一步提高电站燃气轮机负荷爬坡速率,缩短电网负荷响应时间,增强燃气轮机电站系统调频服务市场竞争力,基于集总参数法和能量、动量、连续性方程,采用模块化建模方法,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上建立了压气机抽气调控的燃气轮机系统动态模型。利用ThermoFlex和电厂运行数据分别验证了模型的稳态特性和动态特性,证明了模型的可靠性。功率-流量、温度-阀门开度采用PID控制器,通过试凑整定参数,保证了系统参数变化更加平滑稳定。分别模拟了20%、40%阶跃降负荷和20%斜坡降负荷指令下系统动态响应,并与传统燃气轮机调峰机组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暂不考虑抽气系统储能利用,虽然抽气系统在效率方面劣于基准系统,但阶跃降负荷下抽气系统表现出更快的负荷调节速率。研究可为压气机抽气储能提升电站燃气轮机调峰调频潜力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25.
垃圾焚烧炉的高效稳定运行及减少NOx排放是目前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以某500 t/d垃圾焚烧炉为对象,研究了城市生活垃圾(MSW)掺混高热值废弃物(ISW)下不同配风方案对燃烧过程、流场分布的影响和最佳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 SNCR)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不同各级一次风配比床层对应的最高温度基本不变,但增加炉排一二级风室配风,挥发分析出和固定碳燃烧提前,挥发分析出最大速率提高。良好的二次风喷入角度能有效组织炉内气流流动,在工况7下,炉内高温贴墙现象最轻,流线分布较合理,因此该工况下的二次风角度设置最合理。喷入SNCR还原剂显著减少NOx排放量,喷射速度为50 m/s时,脱硝效率最高,可达33.96%。因此在实际使用中,建议采用合适的配风和二次风喷入角度,并结合SNCR技术进行NOx减排。  相似文献   
226.
典型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advanced adiabatic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AA-CAES)受限于压气机的稳定工作范围,不适宜作为非稳定电源侧的储能系统。该文提出一种功热并储恒压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isobaric adiabatic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 system integrated with power-thermal combined storage,PT-IA-CAES),在输入功率低于压气机启动功率时,储热系统运行,从而实现储能功率大范围连续可调。其次,阐述该系统的设计方法及其运行规则。通过构建系统部件及整体变工况模型,获得储/释能特性曲线。案例研究表明,电源侧配置的恒压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isobaric adiabatic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IA-CAES)与PT-IA-CAES两种设计系统的循环效率分别为69.60%和66.80%,低于AA-CAES的71.83%,但弃风率从4.121%分别降低至1.168%和0.405%,总释能量分别增加48594.33和52137.07MJ,表明所提出的设计系统在应对非稳定电能输入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27.
基于拉格朗日颗粒追踪模型及El-Batsh和Haselbacher等提出的微颗粒沉积模型并结合燃气轮机透平静叶实际运行参数,为研究PM2.5等微颗粒在透平静叶的碰撞和沉积特性,通过计算流体CFD方法,对不同直径的微颗粒横掠透平静叶进行颗粒运动轨迹追踪和沉积情况分析。模拟结果表明:颗粒直径0.1~5.0μm时,碰撞率随颗粒直径的增大而增大,黏附率随着颗粒直径的增大反而减少,沉积率随着颗粒直径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少;颗粒直径为0.1μm时,在叶片背面和压力面都有碰撞和沉积,直径为1.0和2.5μm时,沉积和碰撞大都发生在压力面后半部分和前驻点附近,直径为5.0μm时,沉积大都发生在压力面前半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