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工业技术   10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81.
围绕着机械加工车间生产辅助工具的动态配送问题,研究了生产辅助工具的供应保障问题和离散制造车间的信息流动模式;研究并建立了基于NC代码的车间辅助工具的动态配送和现场调度相结合的生产辅助工具管理方法,开发了相应的信息系统,使得生产辅助工具能在生产现场动态调度,减少配送和回收次数及数量;从而降低生产工具的库存,提高了车间的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系统已在企业成功实施,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82.
本文研究了氧化温度对工业纯钛氧化膜结构及阻氢性能的影响。利用XRD和SEM对氧化膜相组成、表面形貌和截面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工业纯钛在500~700℃氧化后的氧化层主要由金红石结构TiO2组成;表层氧化物的晶粒尺寸及氧化层厚度随氧化温度的提高而增加;低于500℃氧化时,氧化物晶粒较为细小,氧化层厚度较薄;高于600℃氧化时,氧化物晶粒较为粗大,氧化层较厚。氧化层的阻氢性能由氧化层厚度及致密度共同控制;氧化温度低于500℃时,随着氧化温度的升高,氧化层的阻氢性能逐渐增强;氧化温度高于500℃时,因氧化层致密度降低,其阻氢性能随氧化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83.
贮氢合金高倍率放电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研究了贮氢合金表面处理、粒度分布、稀土组成、Al含量和添加剂硼对贮氢合金高倍率放电性能的影响.采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对贮氢合金进行表面处理,提高了合金表面电化学反应速度,同时促进了氢原子在合金本体中的扩散,从而改善了合金的活化性能、放电容量和高倍率放电能力.贮氢合金粉粒度太粗和太细都使合金电极阻抗增大,导致放电容量和高倍率放电能力下降,而且大电流放电平台也较低.选择合适的贮氢合金粉粒度分布既可提高合金的活性和放电容量,又能改善合金高倍率放电能力.随着合金中La含量的增加和Al含量的减少,提高了合金的表面活性,使合金的大电流放电性能得到改善.贮氢合金中加入少量元素B,形成第二相,不但提高了合金的活性和放电容量而且显著地提高了合金高倍率放电能力.  相似文献   
84.
LaNi5-xAlx合金的Al含量对吸氢量和平衡氢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研究LaNi5-xAlx合金系的结构特性、储氢性能及热力学性能的基础上,分析讨论了Al的加入使LaNi5-xAlx合金系晶胞体积增大的同时,引起了晶格的各向异性膨胀,以及这种非平衡的空间增长对吸氢量和平衡氢压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Al的合金化影响了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原子间距的重新调整,从而导致了储氢性能的变化。根据实验数据导出了LaNi5-xAlx金属间化合物中的Al含量x与平台压力间的对应关系。晶格的各向异性膨胀与吸氢量之间呈很好的线性关系;Seitz半径随Al的加入而增大,有利于平衡氢压的降低;同时吸氢量可能由于晶格畸变增大而减少。  相似文献   
85.
研究了两种真空热处理条件(653K,3.5h和1223K,1h)对用机械合金化(MA)法制得的Ti65Ni35非晶合金电化学行为的影响。发现低温热处理后的合金在较大的放电速率下仍然有比较大的容量,同时具有较长的寿命。用电化学方法测定了两种条件热处理后的合金比表面积,发现低温热处理后的合金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认为两种条件热处理后的合金,其循环寿命的差别在于材料的膨胀程度和晶界数目的差别。  相似文献   
86.
以离散生产现场辅助工具动态调度方法为研究对象,在对生产辅助工具状态建模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零部件加工过程的实时仿真来确定工具在生产现场的闲置时间,来制定辅助工具生产现场动态调度计划的方法,使生产辅助工具在生产现场更加高效地为生产服务。并研究了生产现场辅助工具动态调度冲突解决方法,使制定的调度计划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在此研究基础之上,开发了数据结构和业务逻辑可配置的生产辅助工具动态管理系统,并在某离散制造企业进行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87.
采用熔体旋淬法制备了LaNi4.25Al0.75合金,用XRD、SEM及吸氢PCT曲线(压力-组成等温线)和动力学测试等方法,研究了退火处理对合金结构和储氢性能的影响。XRD测试结果表明,退火后,合金保持CaCu5结构,但晶粒变大。PCT和动力学测试结果表明,经过退火处理的合金与快淬态相比,吸氢量增加,吸氢平台变宽,吸氢速度变快。  相似文献   
88.
熔体旋淬Ml(NiCoMnAl)5贮氢合金的微结构与电化学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熔体旋淬和常规熔铸Ml(NiCoMnAl)5贮氢合金的微结构和电化学行为。SEM和XRD分析表明,熔体旋淬合金由细小的柱状晶组成,它们的晶体结构与铸态一样,都为CaCu5型六方晶休结构。电化学测试表明,旋淬态合金电极初始容量较高(>210mA.h/g)经1-2次循环就可达到最大放电容量。旋淬速度为10m/s的合金电极的放电容量(294mA.h/g)稍高于铸态合金电极的容量。所有旋淬态合金电极充放电循环稳定性皆优于铸态合金,在600mA/g电流质量密度下,旋流速度为10m/s的合金电极具有较好的高倍率充放电能力,但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其容量稳定性稍次于旋淬速度为25m/s和40m/s的合金电极。  相似文献   
89.
研究了熔体旋淬和常规熔铸Ml(NiCoMnAl) 5贮氢合金的微结构和电化学行为。SEM和XRD分析表明 ,熔体旋淬合金由细小的柱状晶组成 ,它们的晶体结构与铸态一样 ,都为CaCu5型六方晶体结构。电化学测试表明 ,旋淬态合金电极初始容量较高 (>2 10mA·h/ g) ,经 1~ 2次循环就可达到最大放电容量。旋淬速度为 10m/s的合金电极的放电容量 (2 94mA·h/g)稍高于铸态合金电极的容量 ,所有旋淬态合金电极充放电循环稳定性皆优于铸态合金。在 6 0 0mA/ g电流质量密度下 ,旋淬速度为 10m/s的合金电极具有较好的高倍率充放电能力 ,但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 ,其容量稳定性稍次于旋淬速度为 2 5m/s和 40m/s的合金电极。  相似文献   
90.
研究了Cu含量变化对Lao.6Nd0.4Ni4.8Mn0 2Cux(x=0,0.1,0.2,0.3,0.4)合金系的晶胞参数、热力学性能以及贮氢性能的影响,讨论了晶胞参数与吸放氢平台压力以及吉布斯自由能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u含量的增加,晶胞参数á增加,c减小,晶胞体积先增大后减小;吸放氢平台压力随着晶胞参数á的增加呈线性降低;La0.6Nd0.4Ni4.8Mn0.2Cux合金的Seitz半径随着Cu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并且与△Sd/△Hd之间呈现非常好的线性关系,与△Sa/△Ha之间存在双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