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9篇
工业技术   29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采用双道次压缩实验方法,在Gleeble-1500热模拟机上对加硼SPHD钢进行高温热变形道次间奥氏体再结晶软化规律的研究.在实验基础上建立了该钢的静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到实际生产的计算中.  相似文献   
52.
尹彬  杜涛  闫磊  徐超 《现代矿业》2011,27(8):85-87
矿井热害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问题之一,通过对矿井热源的分析,对巷道进行了分类。结合风流热湿交换理论,总结了各类巷道的风流温度计算公式。在通风网络解算理论的基础上,对具体矿井进行了风流温度模拟计算。为高温矿井降温系统的确立提供了理论基础,以确保矿井能够安全、高效、经济的运转。  相似文献   
53.
以实验研究为目的,通过对电动机电流动态参数的监测,利用霍尔电流传感器无接触地测量导线中的电流,设计出能够实现获取稳定可靠、无干扰信号的数据采集装置。  相似文献   
54.
首先,介绍了一种用于关节驱动的新型液压人工肌肉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其三维模型;然后,设计了该液压人工肌肉的液压控制回路系统,并介绍了控制回路的工作过程;最后,用ANSYS12.0对组成液压人工肌肉的乳胶管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得到了其推动关节弯曲的有效伸长量。  相似文献   
55.
随着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区、轮南地区轮探1井在8200 m深度以下获得工业油气流,碳酸盐岩勘探迅速向深层-超深层领域迈进,向地震勘探技术提出了严峻挑战。主要分析了超深层复杂波场地震成像理论研究进展及面临的问题。在超深层储层预测关键技术方面,分析了由地震数据结构表征识别小断裂、基于数字岩心的孔隙结构定量化预测方法等现状;从勘探地质需求的角度,提出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与流体预测技术发展趋势和重点攻关方向,以期为海相碳酸盐岩地震勘探的理论及技术研究提供借鉴。获得以下认识:(1)针对超深层低信噪比地震数据,Q叠前深度偏移和TTI介质RTM技术在碳酸盐岩储层成像中取得了一定效果,基于波动理论的层间多次波压制、各向异性Q-RTM、最小二乘Q-RTM及各向异性全方位角度域成像技术是重点攻关方向。(2)深层—超深层强非均质性碳酸盐岩储层地震预测技术存在欠缺理论依据、预测精度较低等问题,亟待加强理论方法探索和技术攻关。(3)地震岩石物理实验与储层地质的深度融合以及基于双相介质波动特征(频率、频散与衰减等)的储层敏感属性精细化地震预测技术、人工智能碳酸盐岩储层定量预测及流体检测技术等均是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6.
通过UG实体建模绘制出风机叶片翼型的样条曲线,在曲线上拾取关键点并进行分析和处理,再利用MATLAB对点坐标进行图形变换,得到相应坐标。将数据导入UG,利用UG的样条曲线功能建立各截面的翼型曲线。最终通过扫掠截面线和所建立的引导线建立风机叶片的三维实体模型,为风机叶片的深层次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7.
对理想风机的气动参数进行了设计。通过绘制升阻比曲线和升力系数曲线,对该翼型的弦长、攻角和风轮半径等进行了计算。同时应用Matlab与Profili软件分析翼型在不同攻角下的叶背和叶盆曲线上的升力和阻力的变化情况,并通过Profili软件的翼型受力分析功能,对设计出的翼型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设计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8.
59.
空前的反垄断措施,是我国法律制度逐步完善、市场环境逐步规范的基本表现。  相似文献   
60.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民航通信系统中,而这类设备的内部工作电压通常都不是很高,雷击通常都会产生巨大的电压,对我们的设备造成损害,因此防雷保护的重要性就愈加凸显,而系统科学的接地可以有效的防止雷击,可以保证我们的设备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