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55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介绍来冶50m2炼锡反射炉在近年来的生产实践,通过对反射炉炉体结构改进、供热和物料配比等工艺进行优化,提高了生产能力,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32.
以VPO_4/C为中间体,相继以乙炔黑及葡萄糖作为碳源,通过两步固相碳包覆法制备了纯相单斜晶系的Li_3V_2(PO_4)_3/C复合材料。该方法首先通过制备纳米级的VPO_4/C中间体,为后续制备Li_3V_2(PO_4)_3/C提高反应活性,降低热处理温度,其中碳源不仅起到还原剂、导电剂的作用,还能细化晶粒,且两步法包碳使得材料颗粒表面的碳层更均匀,从而改善材料的综合电化学性能。最终在750℃下煅烧12h得到颗粒细小且分布均匀的Li_3V_2(PO_4)_3/C样品,在电压区间3.0~4.5V内,该材料在0.1,1和2C倍率下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41.5,119.8和109.4mAh/g,在0.1C倍率下循环50次后的容量保持率高达97.7%。  相似文献   
33.
通过碳热还原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3V2(PO4)3,考察了不同合成温度、时间对产物晶形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合成温度、时间分别为800℃,20h时,所合成的样品属于单斜晶系,且粒度大小分布比较均匀,该材料以0.2C充放电,其首次放电容量为120mAh·g^-1,循环30次后其比容量达108mAh·g^-1。  相似文献   
34.
针对带钢表面缺陷人工检测方法效率低下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在线自动检测系统.首先,提出了带钢表面缺陷在线检测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包括系统的硬件结构、软件结构以及图像采集系统.随后,着重研究了在线检测系统中所涉及的图像预处理方法、图像分割方法、特征提取选择和缺陷分类方法.通过缺陷区域频率域图像特征的提取和缺陷的人工神经网络分类,提高了分类结果的准确性.最后,采用常见缺陷的样本对该系统进行测试,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5.
根据公司实际需要,设计了一种基于Visual Studio 2010为设计平台,以Access为数据存储软件和以Excel为最终数据处理软件的新型人事管理系统。采用一种模块化的设计思想,所设计系统同时具有Visual Studio 2010、Access和Excel优点,并且能够独立操作,同时,稍作修改即可满足其他地方的使用。根据测试,所设计的管理系统功能强大、大大提高了公司的管理效率,满足了公司的需要。  相似文献   
36.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3V2(PO4)3和LiVPO4F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3V2(PO4)3和LiVPO4F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质;综述了Li3V2(PO4)3和LiV-PO4F的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并对它们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7.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橄榄石LiFePO4的晶体结构,重点讨论了近年来各种合成LiFePO4的制备方法以及改性研究,并对其发展方向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8.
采用扩散渗析技术对高铜含砷废水进行了铜砷分离,研究了静置时间、进水酸度、水流速、料流速和水流速与料流速之比对铜砷分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静置时间为2h,进水酸度为5g/L,水流速为450mL/h,料流速为400mL/h,水流速与料流速的比值为450/400时,铜、砷综合分离效果最好。铜的分离率为92.65%,砷的分离率为50.21%。  相似文献   
39.
利用V2O5-nH2O湿凝胶,LiOH.H2O、NH4H2PO4和C为原料,通过低温碳热还原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3V2(PO4)3.考察了不同合成温度、时间对产物晶形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合成温度和时间分别为550℃和12 h时,所合成的Lj3V2(PO4)3样品属于纯的单斜晶系,且颗粒分布均匀.该样品以O.2 C充放电,首次放电容量为130 mAh.g-1,循环30次后容量为124 mAh.g-1.  相似文献   
40.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1/3)Co_(1/3)Mn_(1/3)O_2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氢氧化物共沉淀法合成了LiNi1/3Co1/3Mn1/3(OH)2前驱体,然后以Ni1/3Co1/3Mn1/3(OH)2和LiOH·H2O为原料,合成出了层状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O2.通过XRD、SEM和电化学测试对LiNi1/3-Co1/3Mn1/3O2材料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800℃烧结12h所合成的样品粒度大小分布比较均匀,该材料以0.2C充放电,其首次放电容量为150mAh·g-1,循环30次后容量为137mAh·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