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92篇
工业技术   3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321.
以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设计法,优化了普鲁兰酶酶解制备弹簧糊精的工艺参数,并建立数学模型,得到的最佳工艺参数为:p H 4.96、酶解温度53.32℃、酶用量420 U/g、酶解时间6 h,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弹簧糊精纯度为99.2%。测定了制备的弹簧糊精的链长分布,实验结果表明聚合度(以DP表示)小于60的弹簧糊精占总弹簧糊精质量分数的95.5%,其中聚合度为DP 6~12、13~24、25~36、37~60的弹簧糊精质量分数分别为24.40%、45.08%、19.60%及10.92%。  相似文献   
322.
研究不同蒸煮方式、干燥方式和预处理方式对方便米饭质构、体外消化率、血糖指数等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电饭锅蒸煮制备的方便米饭硬度和黏度要高于常规制备的方便米饭。-20℃冷冻+80℃热风干燥和4℃水洗+-20℃冷冻干燥方式制备的方便米饭品质最接近新鲜米饭。热风干燥方便米饭的复水率为2. 71,复水时间为8 min;冷冻干燥方便米饭的复水率为3. 32,复水时间为5 min。2种干燥方式制备的方便米饭体外消化率均高于新鲜制备的米饭,其饱和浓度C∞、水解指数HI和血糖指数GI等指标也相应的增高。感官评价结果表明,2种干燥方式制备的方便米饭均具有较好的品质,口感良好;其中,4℃水洗+-20℃冷冻干燥制备的方便米饭感官评价更高。  相似文献   
323.
为了避免食品电场加工中因电极使用而产生电化学反应造成食品污染和电极腐蚀的问题,采用交变磁通代替电极作为激励源,在果泥料液中诱导形成感应电场(induced electric field,IEF),实现对蓝莓果泥的IEF处理:分析激励电压、温度和时间对蓝莓果泥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及总花青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0 V激励电压产生的IEF可减缓PPO和POD酶活的受热损失。150和250 V激励电压下,IEF与高温钝化PPO和POD具有协同作用。IEF可提高花青素分子的热稳定性且电场强度越高稳定作用越强。与未处理果泥相比,经85℃、250 V激励电压的IEF处理30 min的果泥总花青素含量得到最大提升(12.55%),PPO和POD可被完全灭活。该条件下获得的蓝莓果泥表观黏度与鲜榨果泥更为接近,且储藏期内(4℃,8周)的菌落总数维持在1 lg(CFU/mL)以下,显著低于常规热处理(0 V)和未经热处理的果泥。研究为蓝莓果泥的IEF处理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324.
碳水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主要来源于植物、动物、微生物。碳水化合物一般被分为4类:单糖、双糖、寡糖和多糖。碳水化合物是人体必需的三大营养素之一,最基本的生理功能是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但是,随着近年来全球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大家对碳水化合物摄入有了新的需求,具备各种功能的碳水化合物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同时,越来越多的功能性碳水化合物被人类发现并应用在食品中。功能性碳水化合物主要分为膳食纤维、抗性淀粉、抗性糊精、活性多糖、功能性低聚糖、糖醇等代糖。功能性碳水化合物具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多种生理功能,在提供能量、构成机体成分、调节蛋白质代谢、抗生酮、保护肝脏以及调节肠道菌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阐述了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及常见功能性碳水化合物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功能性碳水化合物的未来发展趋势。希望可以以此丰富人们对功能性碳水化合物的科学认识,为功能性碳水化合物的深入研究及相关食品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25.
β-环糊精在食品中的胶囊化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β-环糊精的性质及形成胶囊的特点,根据它与常用的聚合材料或淀粉不同的胶囊化机理,重点详述了香料的胶囊化以及β-环糊精在脂肪、蛋和乳制品中的胆固醇等提取过程中的应用。通过胶囊化,β-环糊精能用来传递风味到食品中。  相似文献   
326.
大环糊精因其较大的柔性空腔而具有独特的包埋特征,但因大环糊精的制备和分离比较困难,使其工业化的进程受到限制,作者针对大环糊精的分离、鉴定及其应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探讨,并就研究与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27.
加酶挤压因其在处理和降解天然大分子方面具突出优势,在酿造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将其应用于土圞儿预处理酿造黄酒是一种提升土圞儿产品附加值的较好方法。该研究优化了加酶挤压参数,得挤压末区温度为104.9℃,挤压水分50.06%,螺杆转速96 r/min,加酶量1.40‰(0.168 KNU/g,淀粉干基)。此时可得最高糊化度和还原糖含量分别为98.89%和20.69%。随后以最优条件预处理土圞儿酿造黄酒,得到成品土圞儿黄酒的酒精度为9.4%,总酸7.15 g/L,总糖2.7 g/L。此外,黄酒中含较高的非糖可溶性固形物(50.02 g/L)、γ-氨基丁酸(0.47 mg/L)以及抗氧化性,证明其具有较好的营养价值。感官评定结果显示其整体接受度尚好并且风味独特,综上,证明加酶挤压预处理酿造得到的土圞儿黄酒在扩充黄酒品类方面具有一定潜力。通过GC-MS和气味活度值进一步分析得土圞儿黄酒中芳樟醇、月桂烯等可能是其特殊风味来源。  相似文献   
328.
燕麦乳易因淀粉回生引发沉淀、口感变差,是燕麦乳生产、储运、消费等环节面临的共性难题。通过尝试加酶挤压替代传统酶解工艺,考察了加酶挤压对燕麦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并评估其应用于燕麦乳加工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α-淀粉酶添加量为0%、0.02%、0.06%、0.1%和0.2%的条件下,燕麦淀粉分子质量与加酶量呈负相关,水溶性指数、还原糖含量和糊化度与加酶量呈正相关。添加0.2%的α-淀粉酶后,淀粉分子质量由原淀粉的178.38×104 g/mol降为41.42×104 g/mol,水溶性指数和还原糖含量分别由原淀粉的0.41%和15.13 mg/g升高为44.39%和56.72 mg/g,糊化度为98.19%。加酶挤压样品的黏度显著降低。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加酶挤压导致淀粉颗粒不规则形状的形成。流变学结果表明,加酶挤压样品表现出更强的流体特性。加酶挤压处理后,燕麦乳稳定性明显增强,感官评价良好。  相似文献   
329.
利用明串珠菌SK24.002发酵制备水溶性(1→3)(1→6)-α-D葡聚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扫描电镜、Zeta电位/粒径仪、热分析系统、差示扫描量热仪、旋转流变仪等现代分析方法测定其理化性质。结果表明,该葡聚糖表面呈多孔网络结构,能溶于水,溶液中粒径分布在40~160nm范围内。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呈单一峰,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200℃以下只失去了吸附水,当温度在265~345℃时,发生强烈的热裂解反应,(1→3)(1→6)-α-D葡聚糖溶液的黏度在5~10 g/d L范围内随着质量浓度增加呈指数上升,高浓度的葡聚糖溶液呈现剪切变稀特性,能形成弱凝胶。  相似文献   
330.
挤压是一种连续、高效、低耗,集温度、压力、剪切综合作用于一体的加工方法,是食品、饲料等农产品制造中常用的重要加工手段.简述了农产品螺杆挤压机的结构特点和挤压膨化原理;阐述了挤压技术在碎米原料的综合利用、变性淀粉干法生产、酿造和饲料原料预处理及特种饲料生产等重要领域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挤压技术在上述领域应用面临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