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5篇
工业技术   38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91.
航空公司基地建设是保证航空公司正常运行的前提。本文结合工程经验,对航空公司基地功能构成及各部分的设计要点进行了剖析,希望为航空公司基地设计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2.
郭睿 《食品指南》2013,(1):58-63
时逢改版之际,《食品指南》应读者要求,于2013年开始推出一个全新栏目“独家品食团”。  相似文献   
93.
以丙烯酸和自制壬基酚聚醚酯为单体,利用溶液聚合法,以甲苯为溶剂,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合成一种二元共聚物稠油破乳剂。考察了各因素对合成破乳剂脱水率的影响,在引发剂用量1.6%(基于单体总质量),聚合温度130℃,聚合时间5h,丙烯酸与壬基酚聚醚酯质量比1∶7。在破乳温度75℃,加药量200mg/L的条件下,该破乳剂对陈庄稠油的脱水率为90%,破乳性能优于市售破乳剂SP-2和SP169。  相似文献   
94.
以含氢硅油、十四酸烯丙基聚醚酯为原料,氯铂酸为催化剂,合成了聚醚酯改性硅油,对其结构进行了红外和核磁表征。探讨了温度、时间和原料比对Si—H转化率的影响,测定了其水溶液在不同质量浓度下的表面张力,并将其制成消泡剂乳液研究了消泡性能。结果表明,在85℃、6 h、n(CC)∶n(Si—H)=1.3∶1时,Si—H转化率为87.6%;聚醚酯改性硅油水溶液在质量浓度0.3 g/L时表面张力为28.6 mN/m;配制的消泡剂乳液消泡时间5 s,抑泡高度300 mL。  相似文献   
95.
安秋凤  郭睿  黄良仙  刘玉婷 《山东化工》2014,43(12):161-162,166
精细有机合成化学与工艺学是化工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围绕该课程特点,本文就如何开展绪论教学、合理调控教学内容、传统板书与多媒体的结合、教学与科研实践的结合等进行了探索研究,获得了期望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6.
以氯铂酸为催化剂,烯丙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F-6)、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LMA)和含氢硅油(PHMS)为原料,通过硅氢加成制备了聚醚与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共改性硅油(PMS),并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硅氢键与碳碳双键的量之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对Si—H转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为:甲苯的质量分数30%~40%,Si—H与CC的量之比1.00∶1.20,催化剂用量为30×10-6,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6 h,Si—H转化率达到92.35%。产物水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为0.6 g/L,PMS的临界表面张力为22.236 mN/m,表现出低表面能的特点。  相似文献   
97.
介绍了表面活性剂的光降解催化剂,光催化降解机理,光催化降解动力学及热力学模型,分析了影响光催化降解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国内表面活性剂光催化降解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8.
采用混合均匀设计优化了非超声、不同超声场制备大蒜风味物质的工艺,考察了超声频率、超声强度、时间、液料比等因素对大蒜风味物质得率的影响。超声制备最佳工艺条件为双频交变超声28/40kHz,超声强度0.45W.cm-2,时间20min,液料比8∶1,制备能力值为0.061mg.g-1.min-1,相对于非超声、单频超声、双频复合超声制备能力值分别提高了144.0%、17.3%、84.8%。  相似文献   
99.
为了防止SiC颗粒与过渡金属在高温下混合应用时发生反应,使用流化床PECVD在名义粒度80目SiC颗粒表面镀覆完整的Al2O3隔绝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对膜层的形态、组成和物相进行了表征,利用混合烧结法模拟SiC颗粒与过渡金属在高温下混合应用的状态。膜层厚度在4微米以上,膜层主要成分为无定形氧化铝,和少量含碳杂质。在700 ℃/1060 ℃的温度和空气氛围中保温12小时,膜层发生相变,生成γ-Al2O3/α-Al2O3。经高温真空腐蚀实验验证,证实膜层有效防止SiC与Ni等过渡金属反应,提高了SiC颗粒高温应用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0.
以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乙二醇(PEG)和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主要原料合成了水性聚氨酯固色剂,研究了PEG的相对分子质量、预聚反应温度、DMPA用量及有机溶剂对反应的影响,并对产品的固色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EG相对分子质量应选在800~1000之间,最佳的预聚反应温度为75℃,DMPA的质量分数为5%,有机溶剂选用二甲基甲酰胺(DMF)或丙酮。该固色剂对直接染料、活性染料和酸性染料的皂洗牢度、耐磨擦牢度和水洗牢度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