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7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4 毫秒
31.
于平  郝继飞  蒋晶 《煤矿机械》2011,32(5):218-220
主要针对煤矿大型设备超能力超强度运行,介绍了基于ARM的GPRS预警监测系统的设计,处理器采用的是英创生产的ARM9 EM9161,创新之处则是将超限数据信号通过GPRS模块实现短信发送,并触发语音报警功能。讲述了系统的硬件构成,WINCE的软件环境等。  相似文献   
32.
新型细分层注水工具在"三低"油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扶余油田属于低渗透、低饱和度、低孔隙度的"三低"油田,其油藏特点主要是:油层薄、隔层薄,层间矛盾大,细分层注水困难,油层动用状况差.本文提出的双通路可控偏心配水器和封配一体注水器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33.
通过对日记本密码锁弧形开关工艺分析,设计了采用强制脱模、一模八腔的注射模.笔者着重比较了成型侧凸的几种常见结构.介绍了利用Molsflow对浇注系统进行优化设计,采用Pro/E进行型芯、型腔和型芯镶块的设计.  相似文献   
34.
采用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对制品微注塑(μIM)模具结构进行优化,基于材料微尺度下的流变数据,运用Autodesk Moldflow Insight模流分析软件对微模具浇注系统、排气系统、温控系统进行优化仿真,并以此为参考进行模具设计。结果表明,通过实际注塑制品验证了优化方案的准确性,μIM短射实验与CAE模拟结果较为一致,微尺度效应影响下熔体流动前沿呈现平齐状。  相似文献   
35.
针对分布式光伏电站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采用无线通信模块LoRa来替代传统有线通信方式进行监控组网。根据LoRa模块的功能特点,设计了基于LoRa和ARM的无线通信板卡,并对该板卡的无线通信性能进行测试验证和对比,试验证明,在分布式光伏电站监控系统设计中,采用基于LoRa模块的无线通信组网从成本上、传输距离、信号可靠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6.
桩岩(土)接触面力学特性的研究是桩基承载机理研究的基础。通过红层泥岩桩岩接触面大型直剪试验,研究了红层泥岩桩岩接触面的力学特性,结果表明:接触面剪应力先随剪切位移增大而增大,在达到峰值后,剪应力随着剪切位移增大而降低,并最终趋于稳定值,应力应变曲线呈现出应变软化的特征。根据剪切试验结果,推导出桩岩接触面应变软化本构方程。利用fish语言对FLAC3D中自带的理想弹塑性接触单元进行二次开发,并应用开发的模型对桩岩接触面直剪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剪应力与剪切位移之间的关系,证明了该本构能够较好地模拟接触面间的应变软化特性。  相似文献   
37.
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我国的能源利用方式需面临调整.首先,介绍了目前我国非化石能源比重为15%左右,到205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比重将达到70%左右.其次,指出除了提高非化石能源的利用比例,在某些难以脱碳的领域必须利用碳捕集与利用等技术实现碳减排.接着,文章对碳捕集与利用技术做了详细介绍,碳捕集技术分别包括二氧化碳燃...  相似文献   
38.
桩-岩(土)接触面力学特性的研究是桩基承载机理研究的基础。通过红层泥岩桩岩接触面大型直剪试验,研究了红层泥岩桩岩接触面的力学特性,结果表明:接触面剪应力先随剪切位移增大而增大,在达到峰值后,剪应力随着剪切位移增大而降低,并最终趋于稳定值,应力应变曲线呈现出应变软化的特征。根据剪切试验结果,推导出桩岩接触面应变软化本构方程。利用fish语言对FLAC3D中自带的理想弹塑性接触单元进行二次开发,并应用开发的模型对桩岩接触面直剪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剪应力与剪切位移之间的关系,证明了该本构能够较好地模拟接触面间的应变软化特性。  相似文献   
39.
该文针对传统汽车诊断技术方法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现代新型汽车故障诊断技术方法。研究分析了新型汽车故障诊断技术方法的原理及实施现状,新型汽车故障无线检测诊断技术虽存在技术欠成熟等问题,但具备应用简单便捷、易掌握推广等显著特点,突出了其优势,易受普通车主及专业技术人员的偏爱。因此汽车故障无线检测诊断技术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0.
针对以往有关工艺参数间的交互作用对注塑制品质量影响的研究较少的现象,以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某半圆形加强筋截面制品为例,运用正交试验和交互作用图筛选出影响气体穿透率和气指效应程度的交互影响因素,并基于交互效应值得出影响气体穿透率的最主要的交互因素是熔体温度和延迟时间,影响气指效应程度的最主要因素是熔体温度和注气压力,最后结合单因素试验对相应指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