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4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使KTN热释电薄膜能够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有较高的热释电系数,本文在Pt/Ti/SiO2/Si基片上采用Sol-Gel法制备了两种多组分成分非梯度分布的KTN热释电薄膜.用XRD分析了薄膜的晶相结构,并研究了其铁电、介电和热释电性能.结果表明,两种薄膜均具有钙钛矿型结构,且均可观察到典型的电滞回线.在100kHz频率下,Ⅰ型薄膜在16~43℃,εr=332,tg δ=0.21,14~46℃平均热释电系数为3.246×10-4C/(cm2·K),计算所得Fv=3.58×10-7C·cm/J,Fd=1.42×10-5C·cm/J,Ⅱ型薄膜在17~46℃,εr=987,tgδ=0.18,14~44℃平均热释电系数为2.797×10-4C/(cm2·K),电压响应优值为1.04×10-7C·cm/J,探测度优值为7.69×10-6C·cm/J.  相似文献   
32.
以丙烯酰胺,全氟辛基磺酰氟为原料,三乙胺为催化剂,乙酸乙酯为溶剂合成含氟单体,并研究了其表面特性,表明其具有较好的表面活性。在乳化剂SDS(十二烷基硫酸钠)浓度低于或接近于其CMC(胶束临界浓度值时,以此氟单体、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为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制备了含氟丙烯酸酯三元共聚乳液。得到的乳液具有较好的稀释稳定性,热稳定性和储藏稳定性;加入氟单体后,乳胶膜的吸水性降低,乳胶膜的抗水性有了一定的改变。含氟聚合物较好的热稳定性。已为热分析结果证明。  相似文献   
33.
超疏水TiO_2纳米棒阵列薄膜的电浸润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制备了超疏水TiO2纳米棒阵列薄膜和CdS量子点敏化超疏水TiO2纳米棒阵列薄膜。研究了TiO2纳米棒阵列薄膜的电浸润过程以及薄膜厚度和CdS量子点对电浸润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液滴在薄膜表面的接触角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在施加电压相同时,薄膜越厚其接触角减小的幅度越小,CdS量子点敏化的薄膜的接触角减小的幅度要大于未敏化的薄膜。  相似文献   
34.
聚醋酸乙烯乳液耐水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述了聚醋酸乙烯乳液耐水性改性研究进展情况,包括共聚,共混交联,保护胶体等。  相似文献   
35.
用加固剂加固保护陶质文物是一种延长陶质文物寿命的有效方法.采用纳米SiO2改性的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对陶质文物进行加固保护处理.结果表明:复合乳液处理后的陶质文物具有优良的耐老化性、耐水性和力学性能,同时不影响陶质文物的外观.纳米复合乳液有望在文物保护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6.
二氧化钛由于具有合适的禁带宽度、良好的光电性能、制作工艺简单等特点,目前广泛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其中,大部分光阳极主要是由纳米颗粒组成,但纳米颗粒不利于电子和空穴的分离及传输、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的提升。因此,可采用一维纳米结构光阳极替换纳米颗粒,这有利于提升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一维纳米材料具有较少的晶界,可为电荷提供通道、加速电子的传输,且能有效减少空穴/电子的复合,减少电子与染料的复合,从而提高效率。同时一维二氧化钛其较大的比表面积,不仅有利于染料吸附量增加,而且能有效提高电流密度。综述了几种一维二氧化钛制备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制备方法对二氧化钛光阳极的能带结构、光吸收特性、染料吸附量和电子传输过程的影响,介绍了近几年一维二氧化钛在染料敏化太阳能中的应用。最后,对一维二氧化钛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7.
原子层沉积技术(ALD)是一项正处于发展之中、在许多领域具有巨大应用前景的新型材料制备技术,该技术在纳米结构和纳米复合结构的制备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在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领域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前景。首先概述了ALD技术的工作原理,简要介绍了近几年ALD技术在硅基太阳能电池和铜铟镓硒薄膜电池(CIGS)中的应用,然后重点综述了原子层沉积纳米功能薄膜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和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为代表的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最后,总结了原子层沉积功能薄膜的特点和优势,展望了ALD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8.
ZnO:Zn光致发光陶瓷釉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宏泉  董兵海 《陶瓷》1998,(3):27-29,46
详细研究了发绿光的ZnO:Zn光致发光陶瓷釉的制备工艺过程及其ZnO:Zn荧光粉,基础釉的制备方法,用能带理论,能级跃迁阐明了ZnO:Zn荧光粉的发光机理,并利用现代化测试了手段,研究了ZnO:Zn发光陶次釉的结构。  相似文献   
39.
在Pt/Ti/SiO2/Si基片上采用Sol-Gel法制备了五组分成分梯度分布的KTa1-xNbxO3(x=0.55,0.525,0.50,0.425,040)热释电薄膜。测试结果表明,复合KTN薄膜具有钙钛矿型结构,0.5μmKTN薄膜在15℃至51℃温度范围内,频率1.0kHz时,平均相对介电常数εr=1075,平均介电损耗tanδ=0.011。在室温及120kV/cm下极化30m in后,0.5μm复合薄膜在15-51℃温度范围内热释电系数出现峰值,平均热释电系数为3.54×10-6C/(cm2.K),电压响应优值Fv=1.205×10-9C.cm/J,探测度优值Fd=3.768×1-7C.cm/J。该薄膜工作温度范围较宽,作为热释电材料开发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40.
纳米粒子的表面聚合物接枝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纳米粒子与高分子聚合物复合的优点及不足,分析引起不足的原因,指出纳米粒子表面改性的重要性。同时在比较纳米粒子几种表面改性方法的基础上指出化学接枝改性的优越性,分析各种化学接枝改性方法及其有关的修饰机理和几种常用的表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