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4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针对水处理过程中混凝絮体的跟踪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压缩感知与粒子滤波的絮体跟踪算法,即采用压缩感知技术提取絮体的图像特征,并以此进行单帧图像检测,得到检测值;同时通过粒子滤波实现非线性非高斯状态空间模型的絮体位置的最优估计,采用最优估计值和检测值进行数据关联,从而确定各个粒子的航迹以实现对絮体跟踪。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实现了絮体的实时跟踪及沉降速度的计算,有效地解决了获取图像特征时运算量大、效率低等问题,保证了跟踪的精度及效率。  相似文献   
22.
微涡流混凝技术在十堰水厂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十堰某水厂采用涡流反应器对机械澄清池进行改造,改造后单池处理规模由1280m^3/h提高到2500m^3/h,澄清池出水浊度〈3NTU,出厂水浊度〈1NTU,改造投资〈30元/m^3。实践表明,涡流反应器具有混凝效率高、反应时间短、出水水质优、适应能力强、施工方便等优点,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3.
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气浮工艺处理肉类加工废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洛阳春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污水处理站设计规模为 4 0 0 0m3/d ,采用水解酸化 生物接触氧化 气浮工艺 ,在进水COD为 6 0 0mg/L ,BOD为 30 0mg/L的条件下 ,处理后出水COD <80mg/L ,BOD <2 5mg/L ,SS <6 0mg/L ,动植物油 <15mg/L ,达到《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 7- 92 )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24.
强化混凝是指水处理常规混凝处理过程中,在保证浊度去除效果的前提下,通过提高混凝剂的投加量和控制pH值来实现提高有机物去除率的工艺过程。依据国内外进行过的试验研究及应用,综述了强化混凝技术的研究进展及结果,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强化混凝技术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5.
本文对水力循环澄清池普遍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进行了分析,针对提高其混凝效果、沉淀效果、容积有效利用率及排泥控制等改进措施进行分析归纳.并对其工程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对改进型水力循环澄清池除氟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6.
介绍了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主要制备方法,共沉淀法、水热合成法、离子交换法、结构重建法和诱导水解法等,分析了不同制备方法合成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性质,包括结晶度、分散性以及可重生性能等;总结了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去除溶液中金属、阴离子、有机污染物的机理和能力。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认为研究新的合成方法,将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原位生在其他材料上形成新的复合材料,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27.
涡流絮凝澄清技术在嘉兴某净水厂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嘉兴某公司净水厂在扩容新建澄清池过程中使用涡流絮凝澄清技术,对<给水排水标准图>中320 m3/h水力循环澄清池S771(八)的内部构造作适当改造:缩短喉管长度,改变第一及第二反应室构造并在反应区加入涡流反应器,沉淀区加设斜管,外形尺寸及结构保持不变.改造后单池处理规模提高到500 m3/h,澄清池出水浊度稳定在3 NTU以下,滤后水浊度小于1 NTU,涡流投资在35元/m3以下.实践表明,涡流絮凝澄清技术具有澄清效率高、出水质量优、适应变化能力强、施工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28.
改性生物质炭去除水中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生物质炭的改性方法 (蒸汽活化、酸改性、碱改性、浸渍法),并对改性过程机理进行分析,总结了改性生物质炭对水中重金属、阴离子、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认为生物质炭的再生处理是研究重点之一,结合其他功能材料形成新的复合水处理材料也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29.
活性污泥异常现象的成因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试验过程出现的污泥异常现象如污泥自身氧化分解,混合液出现红色及污泥膨胀等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践知识,从进水水质和运行条件两方面进行同时控制,使污泥异常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可供从事设计和操作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