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4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1.
采用共聚法制备聚硅铁镁复合絮凝剂(PSFM),优化了PSFM絮凝剂的制备工艺参数,探讨了PSFM的絮凝效果及其絮凝机制。结果表明,PSFM适宜的制备条件为:n(Fe+Mg)∶n(Si)=4∶1,n(Fe)∶n(Mg)=3∶1,碱化度B=0.4,c(SiO_2)=0.4 mol/L。相同实验条件下PSFM絮凝剂的絮凝效果优于其他传统市售无机絮凝剂,COD和色度去除率分别达60%和80%以上。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Fe0/S2O2-8体系氧化垃圾渗滤液去除有机物的效果,试验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反应条件,借助响应面法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了以紫外吸光度UV254的去除率为响应值的二次回归模型,分析零价铁(Fe0)投加量、初始pH值和S2O2-8与12COD0的质量比3个因素的交互作用,确定最优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Fe0投加量为31.3mmol/L、初始pH值为4.4,ω(S2O2-8/12COD0)为1.14条件下,UV254的去除率达到最大值72%。  相似文献   
13.
水下推动器对氧化沟混合液的循环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别对曝气转刷、水下推动器单独运行以及联合运行时的一体化氧化沟主沟流速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在曝气转刷上游设置水下推动器可以对曝气转刷底部低速区的混合液循环流动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从而解决曝气转刷底部流速低、易引起污泥沉积的问题,同时可为增加沟深所引起的氧化沟沟底混合推动不足提供较好的解决方法。设置水下推动器专门用于推动混合液可以使一体化氧化沟的运行方式更加灵活,这对于节约能源、降低运行费用、提高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不仅严重破坏生态环境,而且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的不稳定。本文分析了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特点,总结了应急处理小组组成和应急处理程序,并针对目前应急处理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微涡流絮凝工艺处理低温低浊水时,絮凝区流场流态的变化以及水中浊度、CODMn、UV254的最优去除效果,采用CFD数值模拟探究不同流量(絮凝时间)下絮凝区流场流态,确定最佳絮凝时间;应用响应面中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流量、混凝剂投加量与涡流反应器投配比及其交互作用对微涡流絮凝工艺去除浊度、CODMn、UV254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絮凝时间的减小,絮凝区内平均湍动能、有效能耗散及其变化率逐渐增大,平均涡旋尺度及其变化率逐渐减小,最佳絮凝时间为18.5~13.6 min;投配比是微涡流絮凝工艺的极显著影响因素,且与加药量、流量具有协同作用;微涡流絮凝工艺处理低温低浊水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流量6.4 m3/h、混凝剂投加量26.8 mg/L、投配比为2(2/5占比HJTM-1型+3/5占比HJTM-2型涡流反应器)。此时,浊度、CODMn、UV254去除率分别为85.48%、63.84%和55.37%。  相似文献   
16.
水力循环澄清池改造设计及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上饶铁路东门给水所160m3/h水力循环澄清池的改造设计。按设计要求,单池产水量由160m3/h提高到320m3/h。经过两年多的运行表明:改造后的水力循环澄清池出水浊度比未改造的160m3/h水力循环澄清池出水浊度低,稳定在8度以下,且耐冲击负荷能力加强  相似文献   
17.
Biowin工艺及其在挪威Groos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加拿大安大略州Environsim联合公司开发的Biowin工艺的特点 ,以 1996 ,1997两年的运行数据说明并分析了该工艺在挪威Grimstad市Groos污水处理厂的应用情况。低温时 ,采用Biowin工艺 ,在长泥龄 ,高污泥浓度的条件下 ,可以取得较好的除磷脱氮效果。  相似文献   
18.
水下推动器单独运行时一体化氧化沟流态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下推动器单独运行时一体化氧化沟主沟流速进行了测试分析 ,结果表明 :水下推动器单独运行时一体化氧化沟中的流速分布与曝气转刷单独运行时沟中的流速分布具有明显的互补性 ;水下推动器设置在曝气转刷上游可以解决曝气转刷底部流速低、易引起污泥沉积的问题 ;增设水下推动器可以使一体化氧化沟的运行方式更加灵活 ;同时 ,可为氧化沟沟深增加所引起的氧化沟底部混合推动不足提供较好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一体化涡旋网格澄清工艺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一体化涡旋网格澄清工艺是基于微涡旋混凝技术及浅池理论而提出的。该反应器在絮凝反应单元设置了涡旋网格絮凝反应器,在澄清分离室内设置了斜管(或斜板)沉淀器,增设了污泥浓缩单元,采用低回流或无回流技术,改进喷嘴及喉管结构,加大反应室的容积利用率,降低了能耗。工程实践表明,该工艺不仅提高了净水工艺的絮凝反应效率、降低了药耗、改善了净水水质,而且还提高了沉淀分离效率和污泥含固率,具有节省整体工程投资、降低制水成本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Cu Al-LDHs/生物质炭的制备及对水中磷的去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热法制备铜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负载在剑麻生物质炭上,得到CuAl-LDHs/生物质炭,通过SEM、BET、XRD和FTIR等对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初始pH值、投加量、吸附时间和温度等对吸附除磷的影响,并讨论了吸附动力学与等温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制备的材料结晶度高、粒径小,平均孔径为4.37 nm;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分别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在pH为8.0,温度25℃时,对磷的最大吸附容量可达78.56 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