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0篇
工业技术   7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5 毫秒
21.
铜渣氢气还原过程中的物相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铜渣进行氢气还原处理,分析了还原温度和时间对还原前后铜渣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的影响,并对还原过程的物相转变进行了讨论. 结果表明,铜渣氢气还原产物为金属Fe和玻璃态SiO2,二者的产出量随还原温度升高和还原时间延长而增加,950℃还原6 h铜渣中铁还原率比800℃时高47.4%,随反应时间延长铜渣中铁还原率增长速度变慢;原渣中狭长或树突状的铁橄榄石相还原后转变为不规则颗粒状或片状金属Fe相,随还原时间延长和温度升高,颗粒表面变得更加致密;铜渣氢气还原制备金属Fe催化剂时还原温度900~950℃、还原时间3~5 h为宜.  相似文献   
22.
高频介质阻挡放电传输电荷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频介质阻挡放电(DBD)实验装置和测量系统研究了外加电压幅值、气隙距离和电源频率等因素对高频DBD单个周期传输电荷的影响,并结合气体放电理论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介质表面积聚的表面电荷影响高频DBD的电荷传输特性,高频DBD单个周期传输的电荷随外加电压幅值和电源频率的增加而非线性增加,随气隙距离的增加而非线性减小。  相似文献   
23.
生物质复合型煤固硫特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所研制的生物质复合型煤的固硫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对生物质复合型煤的固硫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质复合型煤较一般型煤有更高的固硫率,当Ca/S=2.0,燃烧温度低于900℃时,生物质复合型煤的固硫率可以达到90%以上;生物质复合型煤的固硫率受燃烧温度,生物质添加量,钙硫比等因素影响,加入铁系氧化物能增强生物质复合型煤的固硫性能。  相似文献   
24.
针对艾萨炉铜熔炼过程配料优化问题,提出了基于自适应蚁群算法的艾萨炉铜熔炼过程配料智能优化方法.该方法首先分析了艾萨炉铜熔炼过程中工艺配料特点,以成本为优化目标,综合考虑工艺、质量、库存等多约束条件,采用自适应蚁群学习算法,将配料优化问题转化为在各种约束条件下的学习建模问题,借助历史配料数据进行建模,实现配料预测与优化.艾萨炉铜熔炼配料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改进配料系统的效率,比人工方式物料配比有很大的改进.  相似文献   
25.
冰铜品位、冰铜温度、渣中铁硅比是艾萨炉铜熔炼过程中的三个主要工艺参数,针对这三大参数在线检测时存在成本高、滞后大、实现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最大熵回归的自适应艾萨炉铜熔炼过程三大参数软测量方法.首先基于核聚类的局部线性嵌入算法对熔炼过程的输入数据进行降维预处理,然后利用隐马尔科夫模型对工况进行检测,最后结合工况建立广义最大熵自适应模型.实验表明,提出的方法不仅能明显改善误差,而且测量稳定性得到提高,能为实际生产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26.
针对铜冶炼过程中的能耗难以预测的问题,提出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铜冶炼节能过程参数优化学习方法:,首先分析影响铜能耗的各种参数,然后利支持向量回归算法对输入参数和输出能耗之间的关系进行训练,从而筛选出最优参数,为生产能耗控制模型提供了基础。实验结果:表明,提出方法:较传统的BP神经网络算法相比具有学习速度快,收敛性好,泛化能力强等特点,且能耗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小于7%。  相似文献   
27.
生物质复合型煤在热分析仪中的燃烧行为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何方  王华  何屏  胡建杭 《煤炭转化》2002,25(4):87-91
通过热分析技术对以农作物秸杆、城市生活垃圾、林业加工废弃物等生物质和云南先锋褐煤为原料制得的生物质复合型煤的燃烧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 ,生物质复合型煤的燃烧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即脱水干燥、挥发分的析出和燃烧、挥发分燃烧和焦炭表面燃烧并存的过渡阶段、焦炭的表面燃烧 ;且生物质复合型煤 ( BCC)具有着火温度低、燃尽率高等特点 .此外通过对热重 ( TG)、差示扫描量热 ( DSC)曲线的深入分析 ,对 BCC的有关燃烧动力学参数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8.
田霖  胡建杭  刘慧利 《化工进展》2020,39(z2):152-161
利用热重红外联动技术(TG-DTG-FTIR)研究了橡胶籽油中的单不饱和游离脂肪酸油酸组分在不同升温速率(5℃/min、10℃/min、20℃/min、30℃/min)下的热解特性。然后,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对油酸非等温热解所得到的特性参数进行研究并计算,求得不同升温速率下对应的反应级数、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并对不同升温速率下油酸热解反应活化能和指数前因子作线性拟合。结果表明:油酸热解过程主要可分为0~268℃和268~300℃两个阶段,由红外谱图特征峰的分析可知,不同升温速率下,在油酸热解的阶段内均出现了水蒸气、CH4、CO2和CO这4种主要气体挥发分。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油酸热解的最大失重速率随之增大,热解区间也向着高温段移动,同时计算在升温速率从5~30℃/min的过程中,反应级数n=1时,热解反应活化能由105.57kJ/mol降低至93.99kJ/mol,指数前因子由6.99×106降低至6.7×105n≠1时,热解反应活化能由102.45kJ/mol降低至93.38kJ/mol,指数前因子由3.13×106降低至2.97×104,反应活化能和指数前因子随升温速率的增大出现明显减小。通过对不同升温速率下油酸热解反应的活化能和指数前因子进行线性拟合后发现,两者间具有较好的补偿效应。  相似文献   
29.
预煅烧铜渣对生物质催化热解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重分析仪考察了预煅烧铜渣对生物质催化热解动力学的影响. 结果表明,催化剂的使用可明显降低生物质热解的活化能;随煅烧温度提高和1000℃下煅烧时间延长,催化剂活性先增强后减弱. 不同预煅烧条件下铜渣矿物的表征显示,由于Fe2SiO4、硫化物和磷化合物的氧化,铜渣质量先增加后降低;预煅烧使Fe从铜渣的Fe2SiO4中脱出,以Fe3O4和a-Fe2O3形式存在;随煅烧温度提高,Fe2SiO4的特征峰逐渐减弱直至消失,Fe3O4先增强后减弱,a-Fe2O3增强. 由此推断,Fe3O4的形成是预煅烧铜渣催化活性提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30.
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亟须对医疗垃圾进行集中焚烧处理,从经济角度,即通过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经济指标的计算,对拟建的昆明市医疗垃圾集中焚烧处理厂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