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2篇
  免费   229篇
  国内免费   70篇
工业技术   2521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2 毫秒
141.
基于非开挖翻衬法管道修复技术对管状内衬复合材料的特殊要求,设计了一次成型的定径、分叉、弯径、三通和变径机织管状织物增强体的结构与织造工艺,对试织的管状织物的基本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聚酯弱捻长丝织制的几种管状织物厚度、密度、强力与弹性达到了翻衬法管道修复技术的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42.
研制了胡柚精油纳米乳并对其进行了品质评价。利用伪三元相图法优选配方,直接以胡柚精油为油相,从Span系列和Tween系列中筛选出Span-80与Tween-80作为混合表面活性剂,选用丙三醇为助表面活性剂,加入蒸馏水制备胡柚精油纳米乳。通过染色法鉴定染色法该乳液属于O/W型,清澈透明有明显的丁达尔现象,经激光粒度仪测得分散相平均粒径为21 nm,且粒径大小集中,影响因素实验表明该胡柚精油纳米乳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3.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胡柚精油,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设计正交试验L9(33),考察了液料质量比、蒸馏时间及氯化钠添加量作为主要影响因子对胡柚精油得率的影响,并对所得精油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蒸馏时间120 min,提取液料质量比4∶1,氯化钠添加量5%是胡柚精油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精油的得率可达最大值1.28%;同时所得精油经气-质分析,共鉴定出含有47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柠檬烯(33.78%)和γ-松油烯(31.08%),与其它柑橘类精油有较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44.
研究水分在食品中的含量和分布,以及各种条件下水分迁移的机理和影响因素,对提高食品的品质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均有积极意义。核磁共振技术作为一种无损、快速、准确的研究方法,是研究食品中水分迁移状况的有效技术手段。对核磁共振技术在检测食品中水分含量及其分布,在加水、干燥、储藏条件下水分迁移和探究水分迁移机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展望核磁共振技术对食品研究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5.
为探索1-MCP(1μL/L)熏蒸结合臭氧处理(2 h)对蓝莓低温下(1±0.3)℃保鲜80 d的效果,以蓝莓鲜果(粉蓝)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CK组、50、100和150μL/L臭氧处理组,贮藏期间取样对果实的顶空气体、呼吸强度、乙烯释放率、腐烂率、果皮相对电导率、软果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花色苷和多酚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MCP结合100μL/L浓度臭氧处理在整个贮藏期间效果最好,贮藏到第80 d,其腐烂率、软果率、呼吸强度、乙烯释放率分别比CK组低6.14%、6.87%、21.13%和15.77%,而V_C、花色苷、多酚、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分别比CK组高出18.78%、13.55%、19.98%、9.74%和9.02%,因此,1-MCP结合适宜浓度的臭氧处理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的蓝莓鲜果保鲜方法。  相似文献   
146.
以粉蓝蓝莓为试验材料,通过采前喷施不同保鲜剂(800mg/L纳他霉素、1 000mg/Lε-聚赖氨酸、800mg/L壳聚糖),采后于(0.5±0.5)℃冷藏,研究蓝莓果实生理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采前不同保鲜剂处理均能降低蓝莓果实的腐烂率,延缓蓝莓鲜果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及花色苷含量的降低,降低蓝莓鲜果呼吸强度及乙烯生成速率,维持较好的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脂氧合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并有效降低蓝莓霉菌及酵母菌的菌落总数。采前喷施800mg/L纳他霉素对蓝莓果实的贮藏效果最好,能有效抑制蓝莓的衰老进程,维持更好的贮藏效果。  相似文献   
147.
针刺非织造布不同参数与拉伸性能及硬挺度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简介非织造布是借助于机械、加热、化学或溶解的方法将纤维、纱线或长丝相互缠结、粘合在一起形成的片状或网状结构的产品。产品结构的成型方法对其形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针刺非织造布中 ,纤维间的摩擦力是其力学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纤维间的相互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受生产过程中机器参数的影响 ,而这种影响对于交叉铺网和平行铺网非织造布是不相同的。在过去的 3 0年里 ,非织造布在不同载荷下的机械性能已广受关注。很多研究人员利用纤维拉伸性能和纤网结构的基本数据建立理论模型 ,用来预测非织造布的力学性能。近几年 ,人们采用模拟…  相似文献   
148.
朱遵义  王瑞 《江苏电器》2014,(12):42-44
针对一起低压综合配电箱投入运行时发生的短路事故,对该事故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和现场验证,发现是因加工切屑在断路器投运震动时移位造成短路事故,且由于未在断路器的进线端铜排之间安装隔弧板从而导致事故扩大,并从生产制造、安装前检查、安装后须进行绝缘测试等方面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9.
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比分析了大球盖菇子实体菌盖和菌柄的挥发性成分,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从大球盖菇子实体菌盖和菌柄都分别鉴定出50种化合物,其中菌盖主要以醇类、酯类和烷类化合物为主,分别占总比例19.93%、19.43%、9.79%;菌柄主要以醇类、酯类和酮类化合物为主,分别占总比例23.04%、21.04%、12.35%。所检测出的化合物中以3,4-二羟基-2-甲基吡啶-5-甲醇、4-哌啶醇、马来酸二乙基己酯、环己烷和3-壬烯-2-酮相对百分含量最高,对大球盖菇香味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了醇类化合物为大球盖菇菌盖和菌柄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且菌盖和菌柄在挥发性成分组成上具有明显差异。该研究结果为大球盖菇风味品质评价和大球盖菇品质育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0.
麻非织造复合材料的开发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磊  王瑞 《非织造布》2005,13(4):24-27
对近几年来国内外对麻纤维和麻复合材料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和评述,结合我国汽车等工业的现状,展望了麻纤维复合材料作为21世纪新型环保材料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