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218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生物除磷过程中活性污泥聚磷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生物除磷工艺的运行稳定性,采用以A2/O和A/O方式运行的高效除磷反应器,对除磷过程中活性污泥的聚磷酶(PPK)活性、混合液中磷浓度和聚磷颗粒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探讨PPK活性的变化规律。A2/O及A/O工艺的运行周期均为6 h,运行工况分别为进水/厌氧(1 h)、缺氧(0.5 h)、好氧(1.5 h)、沉淀/排水(1 h)、闲置(2 h)和进水/厌氧(1 h)、好氧(1.5 h)、沉淀/排水(1.5 h)、闲置(2 h)。结果表明:细胞聚磷含量与水中磷浓度的变化均符合典型的生物除磷过程特征,而PPK活性与磷浓度和聚磷含量间并无明显的相关关系,表明PPK并非生物除磷过程的关键限制性酶。  相似文献   
182.
A~2O-MBR工艺处理校园生活污水与回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A2O工艺与采用PVDF柱式中空纤维膜组件的MBR相结合,构建了处理量为2 000 m3/d的A2O-MBR组合工艺,采用其处理低碳氮比值校园生活污水,考察了对有机物、氮和磷的去除效果。该工艺对COD、NH4+-N、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0%、98%、45%左右,出水COD、NH4+-N、TN平均值分别为18、0.2、16 mg/L;出水TP均值在1.5 mg/L左右,经化学除磷后能达到1 mg/L以下。出水水质优于《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中冲厕及绿化用水水质的要求并全部用于校园回用,表明A2O-MBR组合工艺在污水处理及回用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3.
复合人工湿地处理受污染河水中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建设5个系列不同组合复合人工湿地中试工程,考察复合人工湿地对受污染河水的净化效果及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最佳组合形式,为渭河大型人工湿地群建设提供技术支持。研究结果表明,成熟复合人工湿地各系列对COD、BOD5的平均去除率一般可达80%、85%,NH4+-N、TN、TP的平均去除率除系列1、2外,其它各系列一般可达80%。在皂河入渭口建设人工湿地能有效改善渭河水体水质,可以在渭河湿地群建设中采用。  相似文献   
184.
随着油田注水开发的深入,油田采出污水水质变化幅度和处理难度不断增加,采用常规处理难以达到油田注水标准.严重影响了油田的正常生产.以陕北某低渗透油田采油污水为研究对象,采用斜板混凝沉降-过滤法对该采油污水进行处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无机聚合物絮凝剂WXT-766与有机阳离子助凝剂WT-831复配使用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在这种处理工艺条件下,可使处理后污水含油质量浓度降至5.0 mg/L、悬浮物质量浓度降至3.0 mg/L、悬浮物粒径<2.0 μm,达到了低渗透油藏注入水水质指标.  相似文献   
185.
天然水体中铝形态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铝形态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对天然水体中常见的铝形态分析方法按组形态和单形态进行了归类整理.并对各种铝形态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及使用条件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86.
DE型氧化沟的脱氮、除磷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西安市北石桥污水净化中心DE型氧化沟不同断面、不同水深处的水质指标测定分析,了解到沟内的混合液基本上处于完全混合状态,氧化沟高效率脱氮除磷的原因在于高浓度、高活性污染对水中污染物的迅速吸附和沟内污泥的高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7.
为了研究菌液状态对发光细菌急性毒性测试结果重现性的影响,实验选取ZnSO4·7H2O、CdCl2·2.5H2O、三氯异氰尿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四种化学物质对不同状态的青海弧菌(Vibrio Qinghaiensis sp.-Q67)菌悬液进行急性毒性测试.结果表明:利用储存时间不同的菌种培养8.5 h或储存时间相同的菌种分别培养8.5 h、9.0 h、10.0 h获得的Q67菌悬液进行急性生物毒性测试,结果差异均较大.为了进一步探讨其中的原因,对实验所用菌悬液的pH、相对发光值(RLU)、OD600值(菌液密度指标)进行检测发现:菌液的pH差异不大,发光值和OD600值存在较大的不同.因此,发光值和OD600值是影响实验重现性的主要因素,而菌液的OD600值影响其发光值.因此,严格控制试验菌液的OD600值对提高实验的重现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8.
纳滤膜处理火力发电厂循环冷却排污水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纳滤膜技术处理火力发电厂循环冷却排污水做了简要介绍。纳滤可有效地去除循环冷却排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总硬度,降低含盐量,其中总溶解性固体和总硬度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含盐量去除率达到80%以上,处理后扣水质符合工业用水和循环水补充用水的水质要求。纳滤膜处理循环冷却排污水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处理后的水可回用于电厂补给水系统,可以大大减少火力发电厂的耗水量和工业废水排放量,达到节水和“零”排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9.
王丽华  朱溪  王晓昌  王磊 《水处理技术》2007,33(3):62-64,92
本试验通过对比两种预氧化剂对夏季滦河水的藻类、CODMn、UV254、TOC等指标的去除效果,分析水中分子量的分布情况,研究了高锰酸钾和氯预氧化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KMnO4预氧化在去除有机污染物方面的效果要好于预氯化的处理效果;高锰酸钾预氧化的UV254去除率为23.4%,而TOC去除率为7.1%,说明一部分UV吸收性有机物在预氧化过程中转变为UV非吸收陛有机物,低高锰酸钾投量条件下水中有机物不能得到完全去除。  相似文献   
190.
饮用水沸石除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通过静态搅拌实验和恒温震荡实验研究了接触时间、pH值、温度对沸石除氟效果的影响 ;测定了在 2 5℃时沸石除氟的吸附等温线 ,并对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 ,证明其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qe=0 .0 68Ce/(1 0 .0 868Ce) ;对吸附速度进行了数学处理 ,证明其符合斑厄姆吸附速度公式dq/dt=0 .0 0 1 8(qe-q) /t0 .2 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