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218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1 毫秒
111.
本文从分析絮凝体密度和其构造形态的关系出发,提出了理想化结团絮凝体的构造模式。通过对实际结团凝聚装置中作用在结团絮凝体上的各种外力的分析可认为高体积浓度悬浮层中絮凝体之间的摩擦力和挤压力是促使构成絮凝体的初始粒子规则排列,形成高密度结团絮凝体的主要动力。各外力与结团絮凝体的内聚力达到平衡的条件决定了结团絮凝体的构造形态和它的密度。试验结果基本上证实了这些特点。  相似文献   
112.
结团凝聚是在对传统凝聚絮凝工艺进行了深入细致研究之后提出的水处理新概念和新工艺。本文根据理论分析和试验观察,提出了结团凝聚的机理和数学模式,并对影响结团凝聚效果的诸因素进行了讨论。初步试验研究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是基本正确的。文中还通过小型试验装置的运转资料,证明结团凝聚工艺是一种高效率的水处理新工艺。尤其是它能对黄河高浊度原水直接进行澄清处理,为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开辟了又一途径。  相似文献   
113.
自来水中残余铝的健康危害风险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自来水中残余铝的健康危害风险程度,提出了一种新的健康危害风险评价法:把传统评价方法中污染物的浓度改进为污染物浓度的分布函数,采用蒙特卡罗(Monte-Carlo)数学模拟的计算法,利用风险评价软件Crystal ball进行风险值计算.通过对某城市自来水中残余铝的健康危害风险进行分析,发现该城市自来水中残余铝的健康危害风险值和人们最大可以接受的风险值在同一数量级.  相似文献   
114.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中生物群落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PCR-DGGE、脂磷法及传统的细菌培养法等微生物技术,研究了臭氧-生物活性炭污水深度处理工艺中生物群落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床内生物量呈沿炭层高度从上到下逐渐减少的分布特征.生物活性炭床中存在丰富的专性好氧、兼性和专性厌氧等16种菌种.在炭床中上部,好氧及兼性菌数量较大,厌氧菌虽然在炭床底部占主导,但其数量较少.生物活性炭床中好氧菌是优势菌.  相似文献   
115.
在渭河宝鸡市滞水河段,利用现场人工围隔,研究了不同淹没水位和不同水力停留时间芦苇带对河水的净化效果,证明芦苇带净化城市滞水景观水体效果良好.在HRT=7d、淹没水位0.4m时,TN、NH4 -N、TP、CODM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4.5%、59.6%、67.3%和10.5%;在HRT=5d、淹没水位0.6m时,TN、NH4 -N的单位面积去除速率分别达到137.4和54.5mg.m-2.d-1;在HRT=2d、淹没水位0.6m时,TP单位面积去除速率达到最大15.3mg.m-2.d-1.试验结果表明芦苇带对河水中氮磷削减效果明显.同时还发现在河水中CODMn值较低时,芦苇带对其的去除率较低,仅为10%.  相似文献   
116.
水箱模型在小流域水文水质模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箱模型也称Tank模型,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流域水文模型.模型将复杂的降水径流过程简单概化为流域的蓄水与出流关系进行模拟.针对皂河小流域的降水、径流和水循环等水文特性,建立了4层串联水箱模型,模拟流域的降水径流过程,计算流域径流量,并结合河流水质模型,综合模拟河流流量及主要水质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各项指标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说明水箱模型用于小流域的径流模拟较为准确,可与水质模型耦合使用,综合模拟小流域的水文水质变化.  相似文献   
117.
采用不同污泥考察了它们在不同负荷和预处理条件下对污水中有机物、铵和磷酸盐的厌氧吸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负荷和污泥对污染物的吸附量有显著关系,当负荷为0.1 kgCOD/kgMLSS时,污水厂A2/O系统中的活性污泥对原水中COD的吸附去除率可达83.2%.硝化污泥好氧活化1 h后对NH4Cl溶液中氨氮的吸附去除率达61.5%;A2/O系统的活性污泥经过反复淘洗后,对KH2PO4溶液中磷的吸附去除率达86.3%.通过改变污泥吸附条件,可大大提高污泥对有机物、铵和磷酸盐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118.
碳源是影响脱氮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在A/O-MBR中进行了葡萄糖、乙酸钠和厨余发酵液的脱氮性能对比。结果表明:3种碳源条件下反应器对NH4+-N的去除率都较高,达到98%以上;以葡萄糖为碳源时,反硝化作用不够彻底,TN去除率只有60%,而乙酸钠和厨余发酵液的反硝化作用明显,TN去除率达到80%。通过批式实验得出,葡萄糖的比反硝化速率最低,乙酸钠和厨余发酵液的比反硝化速率较高,且相当;同时,葡萄糖的反硝化COD利用效率也比乙酸钠和厨余发酵液低,说明其脱氮能力低于后两者。  相似文献   
119.
再生水资源价值理论与价值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现有的水资源价值理论与模型为基础,结合再生水资源的特点,探讨了再生水资源的价值理论以及价值模型的基本构架,认为效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和生态价值论等可作为再生水资源价值理论研究的基础,而影子价格模型、边际机会成本模型及市场价格模型等可用于再生水资源价值的定量化分析,再生水资源价值理论和价值模型的研究对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0.
生物造粒流化床脱氮除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了生物造粒流化床对城市污水脱氮除磷效果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生物造粒流化床对TN、NH3-N、TP的去除率分别达53.5%、41.6%和95.1%。氮的去除可以用微环境理论来解释,而除磷主要通过化学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