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湖南省宁乡县现阶段水资源存在水量不足、水质污染、管理粗放、时空分布不均、干旱时段饮用水源短缺等问题,解决的办法就是建立节水为先、治污为本、多方开源,强化管理保护、优化配置、科学规划的对策体系,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52.
风电场的稳定问题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介绍了大型风电场的并网技术;指出了依据风电场的容量大小,其接入电网的电压等级也有所不同;在对风电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定位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包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的研究成果的对比分析,展现了不同类型的风电机组在电力系统暂态过程中的行为特性,为从事风电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分析了宽板坯表面纵裂纹的产生的原因,并结合生产实践,提出切实可行的工艺预防措施。分析认为在浇注碳质量分数在0.12%~0.17%包晶区的钢种、硫质量分数偏高且锰硫比小于30的钢种及含Nb的微合金钢种时,易产生表面纵裂纹;还进一步分析了工艺拉速、保护渣、水口浸入深度、结晶器液面波动对表面纵裂纹的影响。  相似文献   
54.
介绍了利用2台同精度经纬仪,采用激光对点替代无棱镜全站仪对矸石山进行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的方法.通过对实测数据进行精度计算,证明该方法能够满足测量精度要求,从而安全、高效地完成测量任务,同时也提出了一种在野外艰苦环境下采用较低端仪器来完成数字化测图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55.
结合转炉超低硫钢研发试验及生产实际,分析了转炉原材料中硫含量分布,得出铁水及带渣量、废钢、石灰占转炉入炉原料总硫质量分数的70%以上;研究了150 t顶底复吹转炉碳氧积对终渣(FeO)的影响,吹炼时间(0~15 min)、炉渣综合碱度R(2~4)和(FeO)(15%~25%)以及转炉钢水终点温度(1640~1700℃)对渣-钢硫分配比LS=(S)/[S]的影响。20炉无取向硅钢AGW600生产结果表明,当转炉终点碳氧积控制在0.002 8以内,二元碱度3.2~3.7、转炉钢水终点温度1675~1710℃、渣中(FeO)不超过20%,渣-钢硫分配比LS达7.0,钢水终点[C]为0.025%~0.048%,[S]为0.0024%~0.005 7%,钢材的[C]为0.0012%~0.0029%,[S]为0.0022%~0.0047%。  相似文献   
56.
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GNSS-R)信号进行潮位反演时,需要对多路径频率进行估计.常规反演方法仅对主频率估计,因此存在数据利用率低、反演结果时间分辨率不足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本文利用Savitzky-Golay(SG)平滑滤波优化GNSS-R潮位反演.首先,利用Lomb-Scargle周期图(LSP)法提取信号功率的前4个频率f1~f4,并反演它们对应的潮位值;然后,利用SG平滑滤波方法提取最佳反演结果;最后,以法国BRST站和MAYG站30 d的数据验证算法的有效性.通过与LSP法和窗口LSP(WINLSP)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比LSP法,滤波后BRST站和MAYG站的日均反演值数量分别提升34.3%和19.6%,反演值的最大时间间隔分别减少43.2%和29.4%,RMSE值变化不大;相比WINLSP法,滤波后BRST站和MAYG站的日均反演值数量分别提升24.2%和45.9%,反演值最大时间间隔分别减少25.4%和28.6%,RMSE值均减少了7 cm.总体而言,该方法能够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提高反演结果的数量,同时提高了数据的利用率和潮位反演的时间分辨率.  相似文献   
57.
通过研究安钢150 t LF-VD工艺流程下不同钢种的脱硫工艺及其脱硫效果,为采用该工艺流程生产不同成品硫含量要求的钢种提供了操作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控制LF炉的精炼渣碱度、LF精炼目标硫含量,以及VD处理抽真空模式、极限真空度和真空处理时底吹氩气流量,可以获得良好的脱气和脱硫效果。对产品标准要求成品硫含量分别不超过0.005%、0.010%和0.015%的钢种,采用不同的钢水脱硫工艺控制后,其钢中硫含量可分别达到0.001%左右、0.006%以下和0.009%以下,LF-VD工艺总平均脱硫率为92.31%、86.22%和80.39%;VD后试验钢中氢含量可达0.0001%以下,氮含量平均为0.0040%,均能满足钢种要求。  相似文献   
58.
含风电电力系统电压稳定问题的分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揭示含风电电力系统的分岔现象及电压失稳的机理,对3机9节点的电力系统加入风电场(基于恒速恒频机组构成)并网等值模型进行仿真研究,以MATLAB软件为计算工具,用延拓法追踪系统平衡解流形;用分岔理论中的直接法计算鞍结分岔点。引入电容补偿的动态数学模型,以风电场注入有功功率和电容补偿为控制参数,对系统进行单参数分岔分析和双参数制约性分岔分析。在有效参数变化范围内对系统平衡解流形的追踪表明:在高注入功率的情况下发生鞍结分岔;对风力发电机组进行有效的电容补偿,能够抑制鞍结分岔,系统各节点的电压得到有效抬升;在解流形的下半解支搜索到动分岔点。  相似文献   
59.
以特征结构分析法为理论基础,对包含风电场(基于恒速恒频机组构成)的电力系统的静态电压稳定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对相关比、参与因子和潮流雅可比矩阵、收缩有功和无功雅可比矩阵最小模特征值的分析.揭示电压和角度不稳定的机理和失稳模态,并提供相关节点的参与程度和系统的稳定裕度信息。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恒速恒频机组构成的风电场及其附近节点具有较强的无功-电压参与程度.是系统电压失稳的关键区域。在IEEE10机39节点电力系统中加入基于恒速恒频机组的风电场并网的简化模型进行仿真研究,采用连续潮流算法对系统平衡解流形进行追踪,对鞍结分岔点的计算采用分岔理论中的直接算法。工具软件采用MATLAB7.04.  相似文献   
60.
结合生产实际,对断坯试样进行了光谱、低倍、扫描电镜(SEM)及能谱分析,分析认为:板坯内部裂纹是45#钢板坯横向脆断的根本内因,热坯缓冷速度过快造成板坯内部存在较大收缩应力或吊运过程中受到较大的机械外力是板坯横向脆断主要外因;同时,二次冷却不均匀影响柱状晶生长并造成元素偏析、疏松及夹杂物富集,是造成板坯内部裂纹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