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8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基于有限元-无限元耦合分析模型,对软土地区地铁盾构隧道地震动力响应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不同地震动输入条件下地基-盾构隧道体系的加速度反应、位移反应和动应变规律,根据土-结构地震响应影响因素及特点提出了传感器的布置原则,明确了振动台试验中隧道结构的观测面位置及测点处的主要观测指标。结果表明:地基土对地震波的传播具有高频过滤、低频放大作用,地基中的加速度放大系数与埋深和加载波形有关;隧道结构动应力反应在与拱顶、拱底成30°圆心角附近达到最大,是应变量测的重点位置;结构不同高度处的加速度反应和接触土压力不同,沿结构高度布置传感器可量测各点动力差异及变化规律;观测面距离结构端部0.26D(D为结构宽度)处的端部效应可达13.58%,约为观测面距结构端部1D处的3倍,在选择主、辅观测面时应尽量远离结构端部1D。提出的量测方案为开展地铁盾构隧道振动台模型试验数据采集提供了保证,亦可为其他地下结构模型试验测点布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模型结构自身质量损失过大而导致的惯性力失真效应等问题,为准确了解模型试验中加重微粒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合理选取结构相似材料,基于正交试验方法,以水灰比、骨胶比、细砂率、重率及石灰比为考量因素,通过密度测试、强度测试和弹性模量测试对该材料进行了研究,借助直观法和方差法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初步获得了模型材料原料组成对该种材料强度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原料组份变化对模型材料的物理力学指标及力学特性具有明显影响,极差法和方差法的分析结果大致相同; 重晶石砂在微粒混凝土模型材料中的应用效果较好,重率为调节材料密度的主控指标,并且能够实现材料其他力学参数的稳定调节; 水灰比与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负相关,增大水灰比将致使抗压强度和弹模迅速降低。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模型试验中结构微粒混凝土材料的制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对地下结构进行抗震分析时,土体边界条件和地震波的施加方法直接关系到运算结果的精准程度。为了使地下结构抗震分析建模更加高效,分析结果更加合理,对边界和地震波的施加算法进行了程序化设计,利用Python语言对ABAQUS进行了二次开发,编写了黏弹性边界和地震波统一自动施加程序,建立了土体—隧洞结构相互作用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黏弹性边界和地震波的快速自动施加,能够很好地模拟波动在土体中的传播规律;在靠近土体边界附近一定范围内的加速度峰值有3%左右的误差,当模型尺寸取9倍的结构宽度时可以消除这一影响;隧洞结构纵向端部2~3倍结构宽度范围内的计算结果偏大。  相似文献   
14.
冯江  王建宁 《起重机》2002,(2):12-14
本文介绍了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等地区主要港口的集装箱运输概况,对各港口今后的集装箱发展规划,泊位建设及定位方向做了阐述,对提供港口集装箱装卸设备的企业起到一定的市场了解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地铁地下车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中不考虑地下连续墙存在的现实问题,通过建立土–地下连续墙–复杂异跨地铁车站结构静动耦合非线性相互作用的有限元数值模型,对比分析了无地下连续墙、含单层地下连续墙及含双层地下连续墙等不同情况下异跨地铁地下车站结构的地震动力反应特征。结果表明:地下连续墙的存在仅在地震强度较小时能够显著提高车站主体结构的抗水平侧移能力,当地震强度较大时结构的水平位移增大明显;从结构层间位移的角度看,结构下层的层间位移涨幅最大,不考虑地下连续墙存在的计算结果将偏于危险;地下连续墙加强了地铁车站结构的抗侧移刚度,致使车站结构整体变形性态和内力分布发生重大变化,其中结构侧墙端部应力水平明显减小,各楼板端部的应力水平明显增大;本文计算工况中,异跨车站结构的下层中柱是抗震设计时的薄弱位置,其中以双层地下连续墙工况时的结构下层最为危险。  相似文献   
16.
贺晓晖  王建宁  李晓骊 《钢结构》2013,(12):36-37,46
利用MIDAS Gen软件对不同跨数、不同纵向长度的带吊车门式刚架进行动力特性分析,研究它们对结构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的影响.与一般的平面结构模型相比,考虑柱间支撑及屋面水平支撑等的空间整体协同作用,更接近于实际情况,对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有异跨地铁地下车站结构抗震分析方法缺乏合理性能评价指标的问题。考虑土体与结构混凝土的材料非线性和接触非线性,建立了土-异跨地铁车站静动耦合整体时域有限元数值模型,通过在基岩处输入不同强度等级和类型的地震动,研究了异跨地铁车站结构的侧向变形规律与地震损伤特性,揭示了该车站结构的地震损伤破坏演化过程,建立了基于层间位移角与损伤破坏状态的异跨框架式地下车站结构抗震性能水平评价方法与物理特征描述。所建议的抗震性能评价方法能初步应用于异跨框架式地下结构的抗震性能水平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太阳能光电游览车设计构思及技术原理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文中在阐述智能化地震队系统定义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智能化地震队Web端和手机端的基本功能。可视化的地震勘探生产信息的展示,能够帮助计算员快速、准确的掌握野外各个小组作业生产动态,从而能够更加直观和便捷地了解测量工作进展,在野外采集数据过程中的质量监控消息提示以及可在现场合理利用影像图进行点位偏移的全新的质量控制方式,能够助力现场决策,从而能够让测量适应高效率地震勘探采集的提质提效和流程再造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以聚丙烯腈(PAN)初生纤维和含硅油剂S为原料,在纺丝试验线上考察了挤压胶辊材质、油剂浓度、导辊数量、膨润度和含水率对PAN纤维含油率及其变异系数(CV值)的影响规律.确定了较优的上油条件:胶辊材质A,挤压压力为0.10 MPa,上油导辊数为7,PAN纤维膨润度为80%,含水率为小于45%.在此上油条件下,采用索氏抽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