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4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钢纤维和莫来石纤维增强陶瓷基摩擦材料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热压烧结法制备出钢纤维和莫来石纤维增强陶瓷基摩擦材料,对比分析钢纤维、钢纤维和莫来石纤维的混杂纤维以及莫来石纤维增强陶瓷基摩擦材料的机械性能和摩擦磨损特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不同温度下的磨损表面和磨屑形貌,并研究其磨损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钢纤维和莫来石陶瓷混杂纤维增强的陶瓷基摩擦材料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以及良好的摩擦稳定性和耐磨性能,以莫来石纤维增强的陶瓷基摩擦材料,摩擦因数表现出严重的热衰退,且具有低的耐磨损性能。SEM分析表明,在从低温到高温的摩擦过程中,钢纤维和莫来石陶瓷混杂纤维增强的陶瓷基摩擦材料的磨损形式主要由黏着磨损转化为黏着磨损与磨粒磨损的复合磨损形式,而以莫来石纤维增强的陶瓷基摩擦材料,其磨损形式以磨粒磨损为主。  相似文献   
12.
基于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瓦斯输送管道内喷嘴安装角度、布置方式对细水雾颗粒在管道内的均布长度和压力变化的影响规律,得到了细水雾喷嘴在管道中抑爆效果最佳的安装角度和布置形式。结果表明:在相同瓦斯流速条件下,喷嘴采用0°安装且布置在管道中心时,细水雾在管道内的均布长度较大,压降较小,输送能耗较小,抑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往复压缩机故障诊断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叙述了往复压缩机故障诊断的意义及研究现状,对往复压缩机常见故障及机理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国内外一些常见的往复压缩机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的方法及其原理和特点,最后提出了往复压缩机的故障诊断技术的难点和发展方向,为从事该方面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以一缩二乙二醇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要原料,以二丁基氧化锡为催化剂,酯交换合成一缩二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考察了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一缩二乙二醇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及阻聚剂用量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得出了最佳的反应条件: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一缩二乙二醇的摩尔比为3.5:1,反应温度为回流温度,催化剂二丁基氧化锡及阻聚剂氮氧自由基的加入量分别为一缩二乙二醇质量的3%及0.1%。在此工艺条件下收率可达到97.5%。  相似文献   
15.
从机械产品设计的特点出发,对CGI、JSP、ASP技术在动态页面产生机制、资源消耗与响应效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突出JSP在机械协同设计系统开发中的优势.通过JSP在协同领域应用现状的分析,指出JSP系统设计中过于注重响应速度而忽视系统维护所产生的问题;探讨了机械协同设计系统的应用趋势;以摆线泵设计系统为实例,使用JSP与Servlet进行协同设计系统的开发,并指出该系统在异地参数化设计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在大力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今天,加大对废旧印刷电路板的资源化研究,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通过对废旧PCB的组成成分和废旧PCB中金属的含量分析,指出废旧PCB具有很大的可再生利用价值。着重综述了废旧PCB资源化的常规用法,主要包括热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物理机械处理法,并对这些方法做了的分析归纳。通过对各种方法的综述可以看出采用物理机械方法回收废旧电路板应该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采用HF/HNO_3酸刻蚀液对金刚石线切割太阳电池多晶硅片进行制绒研究,对比分析了刻蚀液浓度、刻蚀时间以及以H_2O和CH_3COOH为添加剂等因素下的多晶硅片绒面形貌特性。结果表明:富HF体系,金刚石线切割多晶硅片表面的划痕加深,但其表面刻蚀效果较好;富HNO_3体系,金刚石线切割多晶硅片表面往复纹微消除,而表面制绒效果不佳;然而,随着时间延长,富HF和富HNO_3刻蚀多晶硅片表面腐蚀坑均由较小凹坑状逐渐变大,最终形成条状腐蚀坑;与H_2O为添加剂相比,CH_3COOH下的硅片表面腐蚀坑分布较均匀。研究成果为金刚石线切割技术应用于多晶硅片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细水雾在瓦斯输送管道中的沉降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发辉  余明高  裴蓓 《煤炭学报》2016,41(6):1441-1446
为研究不同喷雾压力、不同气流速下水雾在管道内的沉降特性,搭建了管道喷雾实验台,采用粒子图像速度仪(PIV)对方形管道内的水雾运动特性进行了测量,分析了喷雾压力和气流速度对水雾沉降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气流速度一定,喷雾压力从0.1 MPa增加到1.3 MPa时,水雾在喷嘴下游管长为1 m管道内的沉降量增加了96%,沉降的主要原因是碰壁沉降,而在1 m之后的管段内水雾沉降量减少了76%,沉降的主要原因是惯性沉降;当喷雾压力一定,气流速度从1.1 m/s增加到10.4 m/s时,水雾在管长为1 m管道内的沉降量降低了24%,在1 m之后的管道内沉降量减少了17%。  相似文献   
19.
以FLUENT软件为计算工具,采用Euler-Lagrange方法模拟高梯度磁场中气-固两相流动,气相用标准k-ε湍流模型描述,综合考虑颗粒受力,并用颗粒轨道模型对颗粒的运动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对亚观尺度的磁性微粒,磁场作用力和流体曳力对颗粒的运动起主要作用;颗粒起始位置越靠近磁介质,颗粒就越容易被捕捉;当磁性微粒的直径在5~40μm范围内时,粒径越大,粒子被捕捉的可能性就越大;较低的气流速度有利于颗粒的捕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