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8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39篇
工业技术   74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本文以我国教育法规为理论基础,深入细致地对教育法规在化工课程改革中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指出教育法规是新时期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发展规律的使然,教育法规还具有明确课程改革目标,指明正确发展方向的重要作用。通过对于教育法规在化工课程改革中的作用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透彻明确地将教育法规贯彻执行于化工课程改革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92.
针对相干激光雷达远场回波信号信噪比低,提取困难的问题,提出了脉冲编码技术,以改善系统信噪比,增大雷达探测距离。研究了相干激光雷达系统中Golay码的编码和解码原理,理论分析了采用脉冲编码技术对系统信噪比的提升效果。基于大气分层模型仿真生成了相干激光雷达时域回波信号。基于Golay码解码原理得到了脉冲编码系统的风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时间分辨率为1s,距离分辨率为60m的情况下,使用Golay编码脉冲作为相干激光雷达的探测脉冲,在0~5.3km范围,风速误差小于3m·s~(-1)。在相同的测量时间内,相比于传统脉冲相干激光雷达,基于脉冲编码技术的相干激光雷达将探测距离提高了2.5km,提高了远场弱信号的信噪比。  相似文献   
93.
分别采用活性粉末混凝土(RPC)和渗浇钢纤维混凝土(SIFCON)两种制备工艺,根据水泥基材料结构的多尺度特征,研究了由碳酸钙晶须和微钢纤维复合增强的超高韧性水泥基材料(Ultra-High-Toughness Cementitious Composite,简称UHTCC)的制备技术,测试UHTCC不同配比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弯强度以及单轴拉伸性能,采用折压比、韧性指数等多个指标对UHTCC的韧性进行了评价。试验表明:UHTCC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弯强度以及延性和韧性都远高于普通钢纤维混凝土,其抗弯强度最高达65.1 MPa、韧性指数I20最高达49.21,单轴拉伸试验时呈现明显的假应变硬化行为,极限拉应变可达4%~8%。相对而言,利用SIFCON工艺制得的水泥基材料韧性更高。  相似文献   
94.
高台子油层加密新井进行压裂措施以来,压裂增油对区块增油控水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采油井含水情况、地层压力、油水井注采关系及压前调整和压后保护等方面的分析,找出了主要影响压裂效果的原因,对油田开发过程中实施压裂措施改善开发效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5.
底板钢筋绑扎完毕后,把模板(按设计纵向钢筋间距切割出豁口)先行摆放在预定位置,然后绑扎上排钢筋,待绑扎到后浇带位置时,纵向钢筋贯通绑扎,上排横向钢筋可以暂不绑扎,用以支设、固定后浇带模板。后浇带模板要伸出上排钢筋,在模板内侧固定50mm×50mm木方,然后用废旧模板固定在木方上,盖住后浇带。在浇注后浇带混凝土前,再拆除模板,绑扎好遗留的横向钢筋,就可以浇注混凝土,见图1。  相似文献   
96.
本文论述了制成千米承压材料的技术途径。分析表明,在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条件下,用钢管或超高强钢管与超高强混凝土或特超强混凝土复合是制成千米承压材料的基本技术途径。根据这一思想,作者以常用的原材料与通用的工艺研制成功了抗压强度达156 7及164 9MPa的特超强混凝土。特超强混凝土的脆性极大,但与钢管复合后的钢管特超强混凝土复合材料塑性优异,短柱压缩变形达7%~20%后,试件仍然保持完整。并得出了此种复合材料中心受压承载力计算式。取目前已有应用的钢管混凝土超高层建筑的柱直径2500mm、3000mm及较小的套箍指标0 72等参数的计算表明,其承载力达9 92×105kN及14 19×105kN(9 92万吨及14 19万吨)。具有如此巨大承载力的材料,用其建造出千米高超级摩天大楼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97.
基于福建某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的地质勘察,分析了标准贯入试验在花岗岩类岩石风化程度划分、评价砂土的密实度、评价地基土中砂与黏性土承载力标准值等方面的应用,并提出了标准贯入试验结果在勘察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8.
蒲心诚  王勇威  蒲怀京  王冲 《建筑技术》2005,36(11):866-869
在当前的科学技术水平条件下,用钢管或超高强钢管与特超强混凝土或超高强混凝土复合,是制成千米承压材料的基本技术途径。试验证明,钢管特超强混凝土千米承压材料,承载能力巨大,变形性能优异,完全克服了特超强混凝土脆性极大的本质性缺陷。千米承压材料有广泛而美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
熊钰  王冲 《断块油气田》2016,(4):476-483
引入泡沫油的概念是为了描述原油流动过程中伴随有分散气泡的现象。泡沫油现象被认为是加拿大和委内瑞拉稠油油田出现反常高产和超出预期较高采收率的主要机理。在充分调研泡沫油模型文献的基础上,对各种概念模型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和总结。加拿大的一些稠油油藏在产出泡沫油的同时伴随有出砂现象,这表明地质力学作用和流体特殊性质2种因素并没有相互排斥,甚至存在两者的耦合作用。泡沫油的形成机理目前依然存在争论,如对于泡沫油的黏度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泡沫油形成过程的影响因素之间是否存在耦合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未来应在泡沫油溶解气驱微观可视化模型和非常规PVT测试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其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00.
从地震资料中提取频率信息在岩性分析上有广泛的用途。目前,一些提取频率信息的工作通常在大计算机上进行。为了适应生产实际的需要,南阳油田地调计算站使用TQ-16小型计算机,研制成功四种提取和显示频率信息的程序:连续频谱图可提供某炮、某道、某段的频谱分析图件,也可提供相邻道、炮,或在一固定的时窗内沿一个目的层连续追踪频谱的变化。平均加权频率-时间图像它能把频率信息附加在地震记录的波形之中,频率的等级用颜色的浓淡表示,现有五个等级。频率-时间剖面它可在不同颜色的背景上描绘地震波形,兼有通常的时间剖面和特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