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64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分析了焦油蒸馏之后残留的多环芳烃的黑色稠状物煤沥青作为针状焦原料的基础条件;研究了煤系针状焦原料煤沥青中间相的生成机理及成焦过程;讨论了国内外煤系针状焦的生产工艺及国内针状焦工艺存在的不足;并对比分析了国内外不同生产工艺生产的煤系针状焦产品的微观结构差异,造成此微观差异的主要是因为国内原料预处理没有充分脱除喹啉不溶物,以致阻碍了中间相的充分发展,在固化成焦的过程中,温度和时间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因此相对于国外针状焦的质量,国内煤系针状焦的生产工艺和质量还需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32.
用5kg实验焦炉进行配煤炼焦实验,研究了废弃活性炭的添加量与粒径大小对焦炭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入一定量的废弃活性炭替代瘦煤进行配煤炼焦是可行的,废弃活性炭的配入量和粒径分别控制在0.5%~2%、0.5~1.0mm时,对焦炭的冷态强度与热态强度不产生影响。用废弃活性炭替代瘦煤炼焦,可以降低配合煤成本,有效解决资源浪费以及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3.
分析了目前武钢粗苯回收工艺存在的问题。通过把洗油再生器排出的液态树脂沥青兑入煤焦油和取消脱萘塔等优化措施,提高了洗苯效果,简化了洗油再生的工艺,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果。  相似文献   
34.
武钢140t/h干熄焦的调试与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140t/h干熄焦装置试运行的设备改进和生产调试,评价了试生产过程中的工况。结果表明,干熄焦不仅可提高焦炭的质量,降低高炉焦比,而且还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和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35.
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对武钢焦化氨水回收设备腐蚀问题进行研究,采用全浸动态挂片试验和极化曲线法研究Q235-A碳钢试样在模拟现场工况条件下的腐蚀情况。结果表明,武钢焦化氨水回收设备的腐蚀主要为硫离子和氰根离子所致。  相似文献   
36.
利用动态拉伸台和扫描电镜(SEM)对AZ31B镁合金轧制板材进行了动态拉伸的微观形貌观察。试验证明,材料宏观织构和显微组织都会对镁合金轧制板材的室温拉伸性能产生影响;在轧制镁合金拉伸变形时滑移和孪生同时存在;裂纹的产生和扩展具有明显的方向性。轧制组织中大量的变形孪晶与应力方向的位向关系,是轧向和横向上裂纹产生及扩展机制产生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7.
提高高炉焦炭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武钢高炉喷煤的现状和发展规划,以及提高焦炭质量的必要性。根据不同配煤比条件下炼焦试验和改变工艺条件下炼焦试验的结果,探讨了生产中提高焦炭质量的途径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还对20kg试验焦炉焦炭与6m、4.3m焦炉焦炭热反应性CRI和反应后强度CSR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8.
潘立慧  刘启兵 《燃料与化工》2001,32(2):92-93,61
通过对改质沥青生产过程吕发生故障原因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39.
焦化废水电化学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焦化废水的电化学处理技术的现状,并结合近年来环境电化学技术的前沿研究,提出了焦化废水电化学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结合量子力学和结构化学理论,重点分析了采用极端的电化学条件来改变分子的几何结构和电子云结构,从而达到降解焦化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0.
对不同变质程度的5种烟煤进行了5 kg实验焦炉炭化实验.并就单种煤的结焦性与对应焦炭的微晶结构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3焦煤焦炭、焦煤焦炭的冷态强度和热态强度较好;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表明,肥煤焦炭的炭结构因子(La/Lc)最小,石墨化程度最高.焦炭的真相对密度(TRD)随着La/Lc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