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9篇
工业技术   37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沈峰满  姜鑫  高强健  郑海燕 《炼铁》2019,38(2):17-21
对高炉炉渣全成分(Al_2O_3=8%~25%)的适宜镁铝比进行了理论分析,以构建协同优化-功效最大化的适宜镁铝比理论体系。基于热力学和相图分析,定量给出了适宜镁铝比三段式精细化控制方针:①当炉渣Al_2O_314%时,炉渣的镁铝比不受限,可根据原燃料条件和生产成本等条件添加MgO;②当炉渣Al_2O_3=15%~17%时,炉渣适宜的镁铝比为0.40~0.50,但需注意炉渣对温度的敏感性;③当炉渣Al_2O_318%时,炉渣适宜的镁铝比为0.45~0.55。  相似文献   
72.
基于非线性直接优化方法的发电机励磁系统参数辨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励磁模型的准确程度对于电力系统仿真的准确性有显著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工程中容易实现的方法,即利用非线性直接优化法辨识微分方程形式的励磁模型参数。首先利用Matlab仿真与传统的最小二乘法比较验证算法有效性。然后利用动态信号记录装置,根据模型结构获得各个环节的时域内发电机阶跃试验数据,对1台300 MW汽轮发电机组的励磁系统分别进行分环节参数辨识和整体辨识。利用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power system analysis software package,PSASP)的用户自定义模型功能建立励磁模型进行相同的阶跃仿真,结果验证了辨识参数在电力系统仿真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3.
堆内辐照过程中辐照靶件的核发热和传热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辐照靶件在堆内辐照过程中的核发热和传热计算方法。温度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良好。这表明:核发热和传热计算方法可为放射性同位素辐照生产和辐照安全提供重要参数和保证。  相似文献   
74.
沈峰  岳升 《核动力工程》1997,18(5):385-392
介绍了脉冲反应堆脉冲功率波形信号的时域表达式,用积分变换方法对脉冲功率信号的特征做了初步的理论分析,求出了频率密度函数的由功率测量仪表响应特性引入误差的计算公式,并给出了脉冲功率波形信号的复频域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信号频谱存在着一个临界频率,只要测量仪表通频带上限高于此频率,仪表响应特性所引入的误差就可基本消除。  相似文献   
75.
研究堆冷中子源装置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介绍了研究堆冷中子源(CNS)慢化中子的原理和研究现状,并对国外CNS装置的慢化剂、冷包材料及形状、冷却方式及主要组成系统的特性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76.
根据低配碳直接还原—低温熔分工艺制备粒铁的技术思想,考察了渣相成分对熔分开始时间及熔分后铁收得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CaO添加量的增加,球团熔分开始时间先减小后增加.当CaO添加量为2.0%时,熔分开始时间最短.n(C)/n(O)为0.8时,渣相熔点较低,流动性较好,有利于渣铁分离.综合考虑熔分时间、铁收得率及能耗等,实验室条件下的最佳工艺参数为n(C)/n(O)=0.8,CaO添加量为2.0%,反应时间40 min(熔分开始时间30 min+熔分时间10 min).该条件下铁收得率约为85%,铁粒中铁含量约为94%,金属化率达95%以上,可作为优质的电炉炼钢原料.  相似文献   
77.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图像局部模糊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目前模糊测量方法难以处理存在纹理平坦区域时的局部模糊测量.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的图像局部模糊检测方法.方法 该方法采用所有奇异值以描述不同尺度信息随模糊变化情况,并与描述高频信息变化的DCT(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非零系数结合,实现奇异值向量和DCT非零系数个数联合的混合模糊测度,达到空频联合的模糊度描述.在此基础上,通过训练BP神经网络分类器,实现图像块模糊值预测.结果 单幅局部模糊图像实验中,较好区分纹理平坦区域和模糊区域的模糊程度;多幅局部模糊图像的统计实验中,召回率-准确率(RP)评估曲线显示在相同召回率下准确率较其他方法高.结论 该方法可以较准确地实现局部模糊图像(特别是存在纹理平坦区域的局部模糊图像)的模糊测量.  相似文献   
78.
新型透明聚氨酯胶粘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峰 《化学与粘合》2002,(1):1-2,10
介绍了粘接聚碳酸酯--聚碳酸酯板、聚碳酸酯-玻璃板、聚碳酸酯-有机玻璃板等透明防弹材料用透明聚氨酯胶粘剂的合成,讨论了原材料配比,NCO/OH的配比、水含量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制备了工艺。  相似文献   
79.
应用6σ法对影响连铸过程的增碳因素进行分析,使用单因子方差分析法考察了钢包砖衬、开浇渣种类、中间包涂料批次、中包渣批次、保护渣种类等因素对超低碳钢增碳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钢包砖衬、开浇渣种类、保护渣种类是影响超低碳钢增碳的主要因素.根据研究结果,在生产中采取了使用无碳砖衬钢包、无碳开浇渣、低碳结晶器保护渣等措施,铸坯增碳量显著降低,超低碳钢连铸工序增碳量小于3×10-6.  相似文献   
80.
隧道的稳定性是隧道设计与施工的重中之重,直接影响隧道在施工和以后使用的安全问题,而围岩松动圈又是分析隧道稳定性、进行支护结构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特长公路隧道通省隧道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围岩大变形,采用超声波测试技术对隧道大变形段的围岩松动圈进行探测,同时对松动圈厚度进行了理论验证,理论计算结果与超声波测试结果基本一致,为支护结构的优化设计、有效控制隧道大变形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