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8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掺铜对DLC膜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纯铜靶作脉冲阴极,并改变碳阴极的数量或在铜靶前设置栅网调节DLC膜中铜含量,制备了不同铜含量的几组样品.研究发现,随着铜含量的增加,薄膜的硬度和应力下降;但当铜原子百分比含量大于6.3%时,薄膜的硬度和应力基本保持不变.摩擦因数随着铜含量的增加,一直缓慢增加,并且磨损量也慢慢增加.  相似文献   
82.
83.
本文通过四点弯曲钢筋混凝土梁静力加载试验,研究了梁破坏全过程的声发射信号变化规律。利用全信息声发射技术对梁损伤过程监测、损伤程度评定和损伤位置区间确定,建立了基于全信息声发射技术的混凝土梁损伤过程监测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参数分析方法,提取梁破坏时的声发射参数,表征梁的破坏过程,评定损伤程度,将梁损伤过程分为健康、轻微损伤、中度损伤、重度损伤、破坏五个阶段;并预测了结构极限承载力,对结构的可能破坏进行预警。基于声发射穷举法定位技术,研究梁受载过程中裂纹扩展规律,损伤区间确定具有一定精度,揭示了全信息声发射技术能够实时有效地监测与评价结构复杂、受力复杂的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损伤破坏过程,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84.
对离子源进行合理设计,使离子源中的Ar离子溅射产生Fe离子,利用裹挟Fe离子的Ar离子在制备类金刚石薄膜的过程中进行间歇性注入掺杂,制备多层类金刚石薄膜.这种多层类金刚石薄膜和单层类金刚石薄膜相比,应力从4.5 GPa降至3.9 GPa,摩擦系数从0.14降至0.1附近,同时保持硬度值不变.  相似文献   
85.
MgO催化尿素与1,2-丙二醇合成碳酸丙烯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武生  刘绍英  王公应 《精细化工》2008,25(4):388-391
采用8种金属氧化物为催化剂,考察了其在尿素与1,2-丙二醇合成碳酸丙烯酯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研究表明,以干燥法制备的MgO催化活性较好。通过工艺条件优化,在MgO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3.2%,n(尿素)∶n(1,2-丙二醇)=1∶2,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4 h的条件下,碳酸丙烯酯收率为87%。用XRD、BET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MgO比表面积是影响其催化活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6.
提出将钢铁企业的放散氧气回收送入其自备电厂混烧锅炉,使炉内形成微富氧燃烧。通过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对微富氧工况下混烧锅炉的炉内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和热力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助燃空气中氧气浓度的增加,炉内温度水平明显升高,延长了煤粉在炉内的停留时间,增加了辐射换热量,提高了锅炉热效率;氧气浓度的增加还有助于混烧锅炉掺烧部分低热值高灰分烟煤。  相似文献   
87.
高能激光技术不断发展,逐渐成为卫星在轨安全的威胁。介绍了高能连续激光和脉冲激光武器对卫星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针对卫星太阳电池阵、相机、星敏感器等光学系统以及热控多层、复合材料推进剂储箱等非光学关键结构防护特点,总结分析了线性光学防护薄膜、非线性光学防护薄膜、相变材料、机械快门、高损伤阈值薄膜和防护罩等各种高能激光防护技术的主要原理、发展现状和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88.
针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材料烧蚀问题,分析并比较了碳基材料喷管和钨材料喷管的烧蚀率。通过计算两种喷管材料的热化学反应速率,得到了对应的烧蚀率和热流密度分布特性,并分析了燃烧室压强和温度对喷管烧蚀的影响。结果表明:碳基材料喷管与钨材料喷管的烧蚀分布规律相同,但钨材料喷管的整体烧蚀率更小;燃烧室压强和温度均会提高喷管的烧蚀率。综合考虑材料成本和固体火箭发动机整机重量因素,选用钨材料喉衬可以明显减小喷管关键位置的烧蚀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