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7篇
工业技术   9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采用微生物发泡法,将酵母菌作为微生物发泡剂,结合循环冷冻–解冻法制备聚乙烯醇(PVAL)/羧甲基纤维素(CMC)多孔复合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了酵母菌与葡萄糖比例(Y/G)、发泡时间、发泡温度和CMC与PVAL比例(CMC/PVAL)对发泡效果的影响,采用L9(34)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了发泡条件,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PVAL/CMC多孔复合材料的结构。结果表明,当Y/G比例为2.8/1、发泡温度为31℃、发泡时间为60 min、CMC/PVAL比例为0.7/1时,PVAL/CMC多孔复合材料发泡效果最佳,其中CMC/PVAL比例为主要影响因素,此外,Y/G比例对发泡效果的影响也较为显著。SEM照片显示,以酵母菌为发泡剂制备的PVAL/CMC多孔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大孔平均孔径在180μm左右,小孔平均孔径在15μm左右,呈现大孔套小孔的开孔结构。  相似文献   
82.
采用NaOH对酒糟(DG)氧化预处理,同时采用不同改性剂对DG表面改性,将DG与聚丁二酸丁二酯(PBS)进行熔融共混,制备可生物降解PBS/DG复合材料,并进行75 d堆肥降解试验。探讨了DG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结晶性能、热稳定性和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未改性DG粒径为109μm、添加量为7份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较纯PBS分别提高了15.56%和20.31%。当DG采用5%NaOH溶液在40℃水浴下搅拌处理30 min后,碱处理纤维与PBS的极性差异导致相容性较差,断裂伸长率下降,但材料亲水性明显增强,降解速率加快,经过75 d堆肥降解后质量损失率达到42.82%,较纯PBS提高了5.90倍。用改性剂表面改性经碱处理后的DG,可以明显改善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与纯PBS相比,当采用2份KH-560表面改性7份碱处理的DG后,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了23.66%和33.18%,且复合材料的亲水性明显提高,经75 d堆肥降解后质量损失率比纯PBS提高了5.16倍,复合材料质量损失10%和50%的热分解温度较纯PBS分别提高了11℃和14℃,仍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此外,DG的加入对PBS的晶型没有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83.
采用浸泡腐蚀试验和电化学试验,以及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三维形貌测试仪等研究了304L不锈钢焊接接头表面状态对其在硼酸溶液中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打磨能够改善304L不锈钢焊接接头在硼酸水溶液中的耐蚀性,与未经打磨的焊接接头相比,经2 000号砂纸打磨后,焊接接头的腐蚀速率在整个浸泡过程中比较稳定,且远小于未经打磨焊接接头的;经40号砂纸打磨后焊接接头的表面粗糙度远大于机械抛光后焊接接头的,但前者的自腐蚀电位低于后者的,说明表面粗糙度越小耐蚀性越好。  相似文献   
84.
贵州糯东煤矿进、回风斜井揭开、通过软弱强突煤层施工中,采用马丽散双液浆注浆加固来构筑人工假顶,以及采用防高强瓦斯突出的技术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5.
针对PLA、PBS、PPDO三种不同结构的可生物降解聚酯,采用化学和物理改性采提高其综合性能,分析了改性前后化学结构与物理性能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聚酯的降解机理和拓宽其应用领域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6.
针对鞍钢新 1号高炉浓缩池 ,寒区水工混凝土冬期负温施工条件 ,阐述施工原理 ,施工技术要点的同时 ,着重讨论了提高结构混凝土抗冻 (融 )耐久性的基本思路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7.
88.
为了研究8367、904L和316L奥氏体不锈钢在不同环境下的的耐点蚀性能,采用电化学试验和浸泡腐蚀试验,从点蚀当量、临界点蚀温度、点蚀电位和腐蚀速率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8367、904L和316L不锈钢在3.5%NaCl溶液中的临界点蚀温度分别为66,50,15℃;随着介质温度的升高,8367的临界点蚀点位无明显变化,904L和316L的临界点蚀点位则逐渐降低,且Eb(8367)>Eb(904L)>Eb(316L);8367不锈钢在20℃和50℃的4%FeCl3溶液中均具有较低的腐蚀速率,且随着温度升高,腐蚀速率无明显变化;904L和316L在20℃和50℃的4%FeCl3溶液中的腐蚀速率均大于8367,且随着温度升高,904L和316L的腐蚀速率大幅度增大。  相似文献   
89.
测试了40CrNiMoA高强钢在湿空气环境中的应力腐蚀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俄歇电子能谱(AES)和拉伸冲击试验等方法,研究试样断裂形貌及其脱氢前后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40CrNiMoA高强钢在湿空气中发生了沿晶应力腐蚀开裂,断口形貌特征为氢脆;俄歇电子能谱结果提示晶界偏聚不是发生氢脆的主要原因;脱氢处理后,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明显下降,断面收缩率明显上升,冲击功也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90.
分别采用2种酸1种醇和2种醇1种酸分别对聚丁酸丁二醇酯(PBS)改性,合成了不同化学结构的共聚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co-己二酸丁二醇酯)(PBSA)和聚(丁二酸丁二醇-co-丁二酸己二醇酯)(PBSH),并在磷酸缓冲液以它们为底物在磷酸缓冲液中,研究了对脂肪酶N435降解反应感受性的异同。采用质量损失率和凝胶渗透色谱评价了降解前后共聚酯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广角X衍射仪和热重分析仪分析了酶降解前后共聚酯结晶度和热性质的变化;偏光显微镜对降解后的材料进行了形貌观测。结果表明,相比于PBS,PBSA和PBSH对脂肪酶的感受性有很大提高,24 h后降解率分别达到90 %和60 %以上,并且PBSA降解速率比PBSH快;降解后两种共聚酯相对分子质量变化不大,但相对分子量分布系数变宽,结晶度增大;降解3 d后PBSA的热稳定性降低,而PBSH的热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