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工业技术   1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液态金属双频电磁约束成形过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高频-超音频和双高频的电磁场实现了液态金属双频电磁约束成形的工艺过程,达到了固态试样无接触加热熔化、初步约束成形和复杂形状熔体无模壳电磁成形的目的。在双频电磁成形过程中发现,高频-超音频双频电磁成形控制不仅优于单频电磁成形,而且比双高频电磁成形控制容易,2种频率的电磁场不同加热熔化和电磁成形功能都能加以发挥,并可单独加以调节。在试验中利用高频-超音频双频电磁成形工艺过程成功儿得了扁椭圆截面和弯截面复杂形状的双频无模电磁成形样件。  相似文献   
22.
包晶合金的定向凝固与生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包晶合金定向凝固中包晶相的形核与生长机制,讨论了利用最高界面生长温度假设以及成分过冷和充分形核判据下包晶合金的微观组织与相选择规律,对包晶相的3种生长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在Sn-Cu包晶合金定向凝固实验中发现其包晶反应不仅存在于凝固界面处,在后续冷却过程中也能进行,最后针对国内外包晶合金定向凝固研究的现状,提出了其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3.
镍基高温合金真空电磁约束成形与定向凝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介绍了高熔点大密度铁、镍基合金的电磁约束成形定向凝固的两种先进技术。在系统研究电磁场与温度场及其耦合作用的基础上 ,利用特殊设计的双频双感应器成功地实现了多种截面形状的不锈钢及高温合金的无容器电磁约束成形。借助于特制的磁结晶器获得了电磁软接触的高温合金近终形定向凝固叶片样件。  相似文献   
24.
高温合金叶片类铸件电磁软接触成形过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高温合金叶片类铸件制备过程中,熔体长时间在陶瓷模壳材料中保温,易受其污染,而借助于交变电磁场与液态金属相互作用产生的电磁压力可使高温合金呈半悬浮状态,减少了熔体与磁模结晶器的接触面积和时间,能尽可能避免污染的产生。将该方法和定向凝固技术相结合,提出了1种实现高温合金复杂形状电磁软接触成形的定向凝固工艺,探讨了该工艺下不同结晶器材料、磁化套高度及其所加方位对线圈中磁感应强度的影响,并在实验室中成功制备出了2种近叶片形状的高温合金电磁软接触成形的定向凝固样件。  相似文献   
25.
包晶合金定向凝固中的共生生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包晶合金定向生长特性进行分析,并与共晶系经典共生生长模型(Jackson-Hunt模型)所描述的共生生长特性进行对比,提出包晶稳态过热共生生长模型,同时以Fe-Ni合金系为对象,对其亚包晶和过包晶成分在不同温度梯度G和生长速度1,下进行定向凝固实验及组织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定向凝固条件下,包晶系两相严格的共生生长只有在进入稳态且温度高于包晶相变温度时才可能进行;包晶合金两相的共生生长尤其在G/v值高的平/胞界面形态,确实发生在Tp温度以上,与提出的模型所预测的一致。  相似文献   
26.
采用组合导航系统在对目标的位置、航向进行测量时,其状态模型和观测模型中存在非线性问题,采用基于EKF和UKF的非线性滤波算法以改善传统Kalman滤波的估计精度,并保证算法收敛性.通过建立组合导航的状态方程和量测方程,分别采用EKF和UKF对状态方程中的非线性部分进行离散化,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基于UKF的非线性导航算法能有效提高导航位置精度和系统稳定性.  相似文献   
27.
将一种十八铵盐类柴油降凝剂(POSA)与T-1805和JKT-1010降凝剂进行两两复配,考察其对市售柴油和常压三线柴油的降凝助滤效果及最佳使用量.结果表明:单一使用3种降凝剂对2种不同油样的降凝降滤效果都不理想,最多只降滤点2℃.将3种降凝剂按不同比例进行两两复配,POSA和JKT-1010的复配及JKT-1010与T-1805的复配效果不明显,但POSA与T-1805的复配效果较好.当m(POSA)∶m(T-1805)为1∶1时,可降常压三线的柴油凝点6℃,滤点5℃.当m(POSA)∶m(T-1805)为1∶3时,可降市售柴油效果凝点10℃,滤点18℃.  相似文献   
28.
木质纤维生物质作为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 不仅储量巨大而且在利用过程中具有碳平衡的显著优势, 已逐渐成为最具发展前景的可再生能源之一。木质纤维中的木质素是自然界最大且唯一的可再生芳香族化合物原料, 在生物质燃料转化, 尤其是解聚生产苯系化工产品等领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在简述木质素化学结构的基础上, 综述了近年来木质素高温热解聚, 生物酶解聚, 催化热解聚, 光催化解聚和溶剂热解聚等解聚方法, 深入分析了液相催化过程中酸、碱催化体系, 加氢和氧化催化体系的机理及优缺点, 总结了现阶段木质素解聚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9.
以硝酸铜、柠檬酸为原料,利用氨水调节pH制备溶胶,将溶胶蒸发干燥得到的干凝胶通过自蔓延法制得金属铜纳米粉体,研究pH在制备溶胶-凝胶过程中对成胶时间的影响,以及pH、自蔓延温度对产物组成的影响;通过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别对凝胶的热分解机制、产物的物相组成以及形貌和粒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pH=6~7时,形成的凝胶均一,凝胶时间最短(4 h);当自蔓延反应温度为250℃时,可以制得粒径为50~70 nm的球形纳米铜颗粒。  相似文献   
30.
下肢负荷外骨骼需要在变负载情况下实现助力的功能,外骨骼应能准确地跟踪人体的期望运动轨迹。为此,基于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提出了鲁棒自适应PD控制方法。该方法将系统外界的干扰、关节摩擦和噪声统一为上确界已知的干扰项,在控制器设计时引入中间变量,计算出以关节变量为参数的回归矩阵和一个描述外骨骼质量特性的未知定常参数向量,利用回归矩阵和引入的中间变量设计自适应律。仿真结果表明,外骨骼能够准确跟踪上期望的运动轨迹,系统的鲁棒性得到改善,实现了系统变负载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