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2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水性纳米掺锑二氧化锡(ATO)浆料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硅烷偶联剂对纳米掺锑二氧化锡(ATO)粒子表面进行化学改性,以分散剂对其进行物理包覆,调节分散工艺、体系黏度和pH,获得了稳定性可达到两个月以上的水性纳米ATO浆料.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硅烷偶联剂可以有效地包裹在纳米粒子表面.当采用硅烷偶联剂KH570,其用量为纳米ATO粒子质量的1.5%时,包覆效果最好;选用嵌段型分散剂3275,其用量为体系质量的0.2%时,分散效果最好;当体系黏度大于88 mPa·s和pH=10时,浆料稳定性最好.透射电子显微镜观测表明,纳米ATO粒子获得了良好分散.  相似文献   
62.
借助HAAKE RHEOCORD 90 流变仪分别在180,190和200℃3个温度下,研究了聚丙烯(PP)和PP/聚醋酸乙烯酯有机蒙脱土(PVAc-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结果表明:PP/PVAc-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行为同PP一样,仍属于非牛顿型假塑性流体流动行为,剪切应力对纳米复合材料中OMMT含量变化敏感;恒温下随着OMMT含量的增加,纳米复合材料的表观粘度增加;PVAc-OMMT的加入明显减弱了PP表观粘度对温度变化的敏感程度; 相同温度下,PP/PVAc-OMMT纳米复合材料挤出膨胀比低于PP的,这一特性说明PP/PVAc-OMMT纳米复合材料制品尺寸稳定性较PP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3.
气相白炭黑对氟橡胶/硅橡胶共混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气相白炭黑补强氟橡胶/硅橡胶共混胶。研究了气相白炭黑的用量和比表面积对氟橡胶/硅橡胶共混胶的力学性能、耐热老化性能和耐油性能的影响,并采用SEM观察了共混硫化胶的拉伸断面形貌。研究表明,随着气相白炭黑的用量从0份增加到50份,气相白炭黑的比表面积从120m^2·g^-1增大到380m^2·g^-1,共混胶的力学性能和耐油性能提高,而耐热老化性能下降;当气相白炭黑用量为40份,且比表面积为220m^2·g^-1时,共混硫化胶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SEM照片表明,随着气相白炭黑用量增大,其在氟橡胶/硅橡胶共混胶中的分散均匀性下降;当气相白炭黑比表面积为220m^2·g^-1时,气相白炭黑的分散性较好。  相似文献   
64.
EPDM接枝马来酸酐增韧酰胺6的性能及冲击断面形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EPDM接枝马来酸酐(EPDM-g-MAH)用量对聚酰胺6(PA6)性能的影响及PA6/EPDM-g-MAH共混物的冲击断面形态。结果表明:EPDM-g-MAH分散相颗粒民PA6基体能形成牢固的结合,对PA6有显著的增韧性作用;当PA6/EPDM-g/MAH的用量比为90/10时,共混物的综合性能最理想,其常温(25℃)及低温(-20℃)下的冲击强度分别比纯PA6增大64.8%和106.6%。而且具有良好的挤出和注射成型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65.
PANI-PVC原位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聚氯乙烯(PVC)为基体材料,吸附一定量的苯胺单体(ANI)后,通过氧化剂使ANI在PVC中发生就位(insitu)化学氧化聚合反应,制备了电导率高达0.233S/cm的聚苯胺-聚氯乙烯(PANI-PVC)原位复合材料。研究了单体用量、氧化剂种类及反应工艺条件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制备条件。SEM观察的结果表明PANI在PVC中分散非常均匀,在PANI含量较少时即能形成导电通路。  相似文献   
66.
盐酸掺杂聚苯胺的热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盐酸掺杂的聚苯胺 (PANI HCl)进行热处理 ,通过元素分析、TG、FT IR、WAXD等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PANI HCl的组成、结构及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ANI HCl的温度低于 140℃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但温度超过 160℃后 ,起掺杂作用的HCl会从聚苯胺分子链中脱除而导致电导率逐渐下降 ;当热处理温度为2 60℃时 ,2h内样品的电导率比处理前下降 11个数量级 ,只有 3 4 6× 10 - 10 S·cm- 1。此外 ,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 ,PANI HCl的结晶能力也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67.
碳化硅晶须对导热有机硅电子灌封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端乙烯基硅油为基胶、三氧化二铝(Al2O3)为主导热填料,并添加少量β-碳化硅晶须(SiCw),制备了导热有机硅电子灌封胶,研究了SiCw用量对灌封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少量SiCw能有效提高灌封胶的热导率,并提高其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和硬度,但黏度有所上升。当SiCw用量为填料总质量的5%时,灌封胶的热导率从0.565 W/m.K提高到0.623 W/m.K,提高了10.3%;拉伸强度从1.23 MPa提高到1.5 MPa,提高了22%,黏度为5 800 mPa.s。扫描电镜显示,添加SiCw有利于形成导热通路、增加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力,从而提高灌封胶的热导率和拉伸强度。  相似文献   
68.
研究了抗氧剂GM对SBR/HAF共混胶的硫化特性、力学性能和耐热老化性能的影响,并通过TG分析表征共混胶的耐热稳定性.结果表明,抗氧剂GM具有防止焦烧和软化胶料的作用,随着GM用量的增大,共混胶的伸长率和撕裂强度升高,硬度下降.共混胶的耐热老化性能随抗氧剂GM用量增大而提高,GM用量以3份为宜.TG分析表明,加入抗氧剂...  相似文献   
69.
研究了抗氧剂GM、抗氧剂264和抗氧剂2246对SBR/HAF混炼胶的硫化特性、力学性能和耐热老化性能的影响,并通过TG分析表征混炼胶的耐热稳定性.结果表明,与抗氧剂264和抗氧剂2246相比,添加抗氧剂GM的混炼胶具有更好的防焦烧性能,更高的力学性能以及更优异的耐热老化性能.TG分析表明,在三种抗氧剂中,加入抗氧剂G...  相似文献   
70.
溶胶-凝胶法制备高折射GPTMS/TiO_2-ZrO_2材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正钛酸四丁酯、四正丁氧基锆和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MS)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通过在玻璃上涂膜、热固化交联方式制备了具有高折射良好透明性的GPTMS/TiO2-ZrO2纳米复合杂化材料。采用FTIR、AF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椭偏仪等对杂化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杂化膜平整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