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11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51.
为了适应钝感弹药对传爆序列提出的新要求,综合运用炸药冲击起爆理论、有效装药理论、聚能效应,设计了环形传爆药柱,并设计了适用于环形传爆药柱起爆的4点和8点同步起爆网路.利用主装药轴向钢凹法研究了环形传爆药柱的起爆能力,并与圆柱形传爆柱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多点起爆条件下环形传爆药柱的起爆能力高于圆柱形传爆药柱,8点起爆效果优于4点起爆效果.  相似文献   
52.
谷明朝  曹雄  朱晋宇 《山西化工》2014,(1):37-38,77
利用自制临界爆炸装置对80%硝铵磷水溶液的热安全性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含氯离子硝铵磷水溶液比纯硝铵磷水溶液的临界爆炸温度要低;一定浓度的氯离子有促进硝铵磷水溶液爆炸的作用,硝铵磷水溶液的临界爆炸温度随氯离子浓度的增大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研究结果对使用硝铵磷生产复合肥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3.
为防止硝铵磷水溶液在生产复合肥过程中发生意外爆炸事故,利用自行研制的临界爆炸装置对不同浓度硝铵磷水溶液的热稳定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硝铵磷的浓度对硝铵磷水溶液的临界爆炸温度有较大的影响,硝铵磷浓度越高,其水溶液临界爆炸温度越低。研究结果对硝铵磷在生产、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4.
任丽军  胡双启  曹雄  程威  罗帅 《爆破》2015,(3):162-165
为了防止六硝基六氮杂异戊兹烷(CL-20)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爆炸,选乙酸乙酯作为溶剂,采用自行设计的临界爆温测试装置对CL-20和CL-20溶液的热分解情况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0.4 g CL-20在较高温度下加热时会发生爆炸;当CL-20溶液质量分数低于12%时,CL-20溶液不会发生爆炸;当CL-20质量分数在14%~16%时,CL-20溶液在170℃左右迅速分解且发生爆炸,且CL-20溶液浓度的变化对临界爆温的影响很小。实验结果对CL-20的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5.
针对半球形这一新型传爆药装药结构,通过对其输出波形、拐角效应现象及有效冲击波压力作用面积等的描述和分析,初步了解了半球形装药结构的特点,以其对其他结构的新型传爆药装药结构的认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
氯乙烯转化器就是在这电石乙炔法生产氯乙烯工艺中将电石产生的乙炔气和氯化氢气反应生成氯乙烯的重要设备。目前国内大部分厂家均使用循环水冷却,这使氯乙烯转化器在管板及特别是反应管受到腐蚀。因此如何防止腐蚀、延长氯乙烯转化器的使用寿命成为电石乙炔法工艺安全、稳定生  相似文献   
57.
基于AHP的成品油储备仓库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库是储存油料的基地,目前,我国的石油储备形式不断的趋于大型化,因此,油库的安全评价变得越来越重要。客观正确地评价油库安全状况的前提是准确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成品油库进行评价,确定了影响油库安全的各主要因素的权重,根据实例应用证明,该体系能更全面、真实地反映成品油储备仓库的客观实际情况,根据评价结果来进一步改善成品油库环境的安全,也为成品油库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58.
对油罐区爆炸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类,绘制了油罐区爆炸事故树。通过结构重要度和最小割集分析得出,除达到爆炸极限外,油气积聚和油罐区通风不良是引发事故的重要因素,并提出防止油罐爆炸事故的有效可行方法评价的结果对加油站进行安全决策、减少事故隐患,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9.
针对2 t/h卧式锅壳锅炉炉膛结构及换热特点,建立了炉膛换热条件下油雾燃烧的非预混燃烧模型,研究了风速对炉内燃料燃烧及碳烟颗粒物排放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炉内燃料浓度在炉膛轴向0.3~0.7 m的范围内快速降低,碳烟颗粒物主要在距炉膛燃料喷口0.3~1.5 m的混合燃烧区内迅速生成,并随风速增大而远离喷口,生成速率在着火点位置最大. 风速过大或过小都会增加碳烟颗粒物的生成,风速7.5 m/s时炉膛碳烟排放浓度最小,出口浓度分布更均匀,约为0.042%(w).  相似文献   
60.
目的 为了提高传爆药柱的起爆威力 ,解决钝感主装药的可靠起爆问题 .方法 应用炸药的冲击起爆理论、冲击波汇聚理论、有效装药理论等 .结果 设计了两种凹球型传爆药装药结构 .结论 利用主装药变组分法等实验方法对新结构传爆药的起爆威力与常规圆柱型传爆药进行了对比实验 .实验表明 ,新结构传爆药的起爆威力较常规圆柱型传爆药的起爆威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