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9篇
工业技术   12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杨亚峰  马荣  燕青芝  张乐福  葛昌纯 《材料导报》2011,25(10):100-102,114
研究了12Cr铁素体/马氏体钢在650℃/25MPa超临界水中的腐蚀行为。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量色散谱(SEM-EDS)、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不同腐蚀时间氧化膜的显微形貌、组织结构与成分分布。结果表明,在650℃/25MPa的超临界水中腐蚀1000h后,12Cr铁素体/马氏体钢的均匀腐蚀增重速率达到了0.6328mg/(dm2.h)。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表面多面体氧化物颗粒长大,并且在氧化膜表面出现了气孔和裂纹。氧化膜为双层结构,厚度约为50μm,外层氧化膜较疏松而富Fe贫Cr,内层氧化膜相对致密而富Cr。  相似文献   
82.
通过对小型模块反应堆蒸汽发生器管板的解剖试验,分析不同部位试料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均匀性。试料A~F化学成分均匀,C的质量分数控制在0.18%~0.19%范围内,S和P的质量分数分别控制在0.002%和0.005%以内,其他合金元素质量分数仅在一个非常小的范围内波动。从调质态试料的周向力学性能来看,室温和高温强度均在正常范围波动,相对而言,冲击韧性波动较大。试料E在-10℃低温平均冲击功仅为76 J(最低47 J),基本满足最低标准要求。均匀分布的短棒状或近球形的碳化物+回火马氏体的显微组织具有良好的强韧性。因淬透性不足而发生贝氏体相变产生的长棒状或不规则形状的晶界碳化物是导致韧性降低的主要原因。管板锻件整体成形后基本可以达到力学性能均匀化的目的,但整体锻造工艺和后续性能热处理工艺具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相似文献   
83.
通过对小型模块反应堆蒸汽发生器下封头的解剖实验,分析了不同部位试料的力学性能的均匀性。不同试料的成分分析表明,C含量在0.20%~0.21%(质量分数)范围内,S和P含量分别在0.004%(质量分数)和0.001%(质量分数)以内,其他合金元素含量仅在一个非常小的范围内波动。受到整体锻造工艺大变形和复杂应力的影响,下封头球体内外表面、管嘴和其与球体链接处的硬度有所波动,但处在217HB~232HB一个较窄的范围内。从调质态和模拟态试料的周向、径向力学性能来看,室温和高温强度均在正常范围波动,相对而言,冲击韧性波动较大,但相应的最小冲击功仍远大于最低要求。下封头锻件整体成型后可以达到力学性能均匀化的目的,证实了整体锻造工艺和后续性能热处理工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4.
利用直流电压降方法(DCPD)测量X-750合金在空气中的疲劳开裂速率和高温高压水环境中的应力腐蚀裂纹扩展速率。介绍利用紧凑拉伸(CT)试样测量裂纹扩展速率的方法。基于滑移-氧化膜破裂-氧化模型,分析裂纹尖端特殊水化学环境形成的原理和过程,探讨水中溶解氧和SO42-离子在该环境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85.
人工神经网络在材料实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将人工神经网络算法作为一种通用的科学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引进材料科学。实践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由神经网络算法对实验数据学习获得的规律可以比较良好地满足工程 对数据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86.
本文采用直流电压降(DCPD)方法,使用恒K(K=27.5 MPa·m1/2)加载方式,在核电厂高温高压水环境中研究了氯离子对316L不锈钢的应力腐蚀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高温除氧水中,氯离子会加快316L不锈钢的应力腐蚀裂纹扩展速率,且当水中存在溶解氧时,氯离子对应力腐蚀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87.
张乐福 《电力设备》2006,7(2):100-100
加大电源建设力度以补电力需求之缺为中国电力设备制造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而一次能源危机以及人类生存空间清洁的觉醒意识又将人类能源的开发目光锁定到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领域。就我国而言,近年来水电的发展也在能源紧缺的一片喧嚷中开始渐渐提速。  相似文献   
88.
304NG在超临界水中的腐蚀增重随温度的异常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奥氏体不锈钢304NG在550、600和650℃超临界水环境下的腐蚀行为。采用扫描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氧化膜的腐蚀形貌、组织结构和成分分布。实验结果表明,试样在3种不同温度下经1000h腐蚀实验后的增重均符合幂函数规律,但650℃时的腐蚀增重与600℃时的相比大幅下降,其主要原因为在较高温时,Cr的扩散速度快,试样表面氧化膜能够维持保护性从而使疖状腐蚀分布数量减少所致。  相似文献   
89.
本文对采用板上芯片技术(COB)组装的某电子产品因时间延长而出现的 产品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采用故障树的方法,全面找出了可能引起此类问题的工艺原 因和物料原因。通过工艺跟踪和质量检验,确定了引起这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键合焊 前的清洗工艺不当所致。实践证明,改进清洗工艺后,产品的质量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90.
采用开路电位监测、电化学阻抗谱、动电位极化曲线测量和热力学分析等方法,研究690合金在模拟压水堆二次侧高温高压碱性水环境中(氨水调节pH@25℃=9.5)的电化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下(50,100,150,200,250或285℃)的氨水溶液中浸泡20h后,690合金的开路电位都已到达较稳定状态,表面有双层氧化膜生成,随着温度的升高,外层氧化膜阻值先减小后增加,内层氧化膜阻值逐渐减小,而总的氧化膜保护性逐渐降低。再结合试验温度下溶液pH@T的降低,导致690合金的开路电位下降,由极化曲线获得的腐蚀电流密度和维顿电流密度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