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7篇
  免费   389篇
  国内免费   318篇
工业技术   6874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191篇
  2022年   180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96篇
  2019年   227篇
  2018年   213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371篇
  2013年   299篇
  2012年   332篇
  2011年   400篇
  2010年   361篇
  2009年   350篇
  2008年   315篇
  2007年   314篇
  2006年   332篇
  2005年   251篇
  2004年   221篇
  2003年   217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80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4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31.
研究了Ag和SnO2的原始粉末形貌,并对高能球磨后粉体的分布特征进行了观察,研究了压制过程中Ag-SnO2复合粉体的密度变化和密实机制,推导了Ag-SnO2复合粉体压制的本构方程,该方程计算结果实测值吻合较好,预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32.
微量钪对Al-3%Cu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采用硬度、拉伸性能测试、金相组织观察、扫描电镜与能谱分析以及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了微量稀土元素Sc对Al-3%Cu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元素Sc能够强烈地细化Al-Cu合金的晶粒,改善枝晶网胞。微量Sc元素添加到Al-3%Cu合金中,合金的抗拉强度σb和屈服强度σ0.2均有所提高(△σ约为30MPa),对合金的伸长率几乎没有影响;微量Sc元素添加到Al-3%Cu合金中,除部分固溶于Al基体中外,大部分与Al形成对合金起强化作用的Al3Sc共格相,对合金起强化作用,没有发现其他相,包括W(AlCuSc)相生成。  相似文献   
133.
含钪Al-Cu-Li合金的形变时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显微组织观察和室温拉伸试验,研究了形变时效对含钪Al-Cu-Li合金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时效前的预变形能促进T1(Al2CuLi)相弥散细小的析出,显著提高合金的强度,使时效峰值提前。合金的强度随预变形量的增大而升高,但预变形量过大,不利于T1相的析出形态和分布,影响合金的性能。在本试验条件下,该合金的最佳预变形量为3.5%。  相似文献   
134.
微量Sc元素对Al-Cu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拉伸力学性能测试、扫描电镜与能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不同量稀土元素Sc对Al-4Cu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元素Sc能够细化Al-4Cu合金的晶粒组织,改善枝晶网胞;当Sc含量小于0.2%时,Al-4Cu合金的抗拉强度δb和屈服强度δ0.2提高约20MPa;当Sc含量为0.3%~0.4%时,抗拉强度δb和屈服强度δ0.2有所降低;当Sc含量为0.5%时,抗拉强度δb和屈服强度δ0.2又有所升高,但低于未添加Sc的Al-4Cu合金;Sc对合金的伸长率几乎没有影响。微量Sc元素添加到Al-4Cu合金中,当Sc含量小于0.2%时,基本上以固溶的形式溶入合金基体中;当Sc含量为0.3%。0.5%时,除部分固溶于Al基体中外,大部分形成起强化作用的Al3Sc相及交互作用AlCuSc相,AlCuSc相是Al-Cu-Sc系合金中的有害相,它使合金的力学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35.
无铅压电陶瓷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人们环境意识的加强,无铅压电陶瓷及其应用已成为了当前铁电压电材料及其应用研究的热点。本文根据近期国内外有关无铅压电陶瓷的发展,结合本课题组肖定全教授等近年在无铅压电陶瓷的研究,对无铅压电陶瓷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BaTiO3基、Bi1/2Na1/2TiO3基、碱金属铌酸盐基、钨青铜结构和铋层状结构五大体系无铅压电陶瓷的性能、本课题组主要发明的无铅压电陶瓷体系以及BNT基无铅压电陶瓷在滤波器上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6.
微波热处理对La-Ni-Pt纳米合金催化剂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进的多元醇还原法以乙二醇为反应介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保护剂、水合肼为还原剂,制备出了AB,型La—Ni—Pt纳米合金催化剂。同时采用了液相微波高温高压热处理对样品进行合金化处理。并采用XRD、TEM、SEM研究了其对样品的晶相结构和微观形貌的影响。测量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高温固相热处理相比,液相微波热处理能在较低的温度400-600%和较短的时间120s使样品合金化,同时并没有引起样品的晶粒和颗粒的明显长大。将微波热处理过的样品和未经微波热处理过的样品作为PEMFC阳极催化材料,进行电池性能比较,测试结果表明了经过微波热处理的样品其电催化性能得到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7.
采用磁控溅射真空镀膜技术制备银包铝复合线坯,通过后续不退火多道次拉拔,制备低密度的超细银包铝复合软导线。结果表明,磁控溅射处理时,银镀层厚度随走线速度加快而变薄,随溅射电流增加而增厚;拉拔加工要求银镀膜层厚度大于1.3μm,道次变形量宜小于7%;随银镀层厚度增加,制备的10μm超细丝的密度和抗拉强度均增大。将φ15μm的纯铝芯材采用优选条件溅射镀银膜,经拉拔加工制得φ10μm的银包铝复合软导线,其密度为4.87 g/cm~3,抗拉强度286 MPa,复层表面均匀致密无缺陷。  相似文献   
138.
基于集散式模型预测控制的多无人机协同分区搜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多无人机在对大范围目标区域执行协同搜索任务时搜索资源分配不均、容易因频繁转场造成资源浪费等问题,借鉴集中式控制和分布式控制结构的优点,建立了集散式多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协同搜索结构体系,通过聚类分析和V图划分等方法对目标区域进行分区,结合各子区域任务特点对无人机群进行搜索任务分配,并采用一种经改进后可有效增大UAV预测范围的预测控制模型,研究了动态环境下多UAV集散式协同分区搜索问题,最后,将所提方法与常见几种协同搜索方法进行对比仿真,获取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在目标发现概率和搜索效率方面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9.
针对后轮独立驱动轻型低速电动汽车协调控制问题,以阿克曼转向为基础建立了电子差速控制模型。CANoe-MATLAB接口软件可以整合CANoe和MATLAB的优势,在SIMULINK中将所建立的差速模型用对应的CAN模块进行封装,并自动生成执行代码。同时,在CANoe中建立电子差速与电机通信的CAN网络,将生成的DLL文件加载到CANoe电子差速节点中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电子差速控制模型能够完成轻型低速电动汽车的差速功能。同时,验证了整个控制网络的有效性、实时性和准确性。该方法具有一定的扩展性,能够在开发实际控制器之前验证控制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0.
现在北京地铁1号线、5号线、13号线等已均已开始实施"人物同检",《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草案)》拟规定,轨道交通进站乘车人员及其携带物品均在安全检查实施之列,由安全检查单位依照规定实施。但是2014年5月25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时表示,"人物同检"的安全性与轨道交通的快捷性和高效性之间存在矛盾,建议进行更深入研究。CF-1型背散射人体安检仪的研发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人物同检"的弊端,为地铁实行人物同检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