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工业技术   33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31.
大规模风电接入对福建电网调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福建省风资源丰富,可供风电开发的场址较多,风电在福建电网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大规模的风电并入电网后,风电出力的随机性和间歇性对电力系统调峰的影响将日益增大。目前对该影响的研究多集中在内陆风电,沿海风电研究相对较少。介绍了风电出力对系统负荷峰谷差的影响机理。结合福建电网的实际负荷数据,分析福建电网的月负荷特性和日负荷特性。在此基础上,结合福建已投沿海风电近三年的实际出力数据,利用数理统计和概率分析的方法,对大规模风电接入对福建电网负荷峰谷差的影响大小及影响的概率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对福建电网风电规划、电网调度等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332.
本装置主要解决安装人员在构架钢梁上工作时其所佩安全带无法很方便的随之移动的问题,杜绝安全隐患。方法是在钢梁的顶部或侧面加设安全带悬挂装置,使安全带一直处于保护状态。这样既解决了安全保障,也加快了施工速度。  相似文献   
333.
周成 《钻采工艺》1999,22(2):65-67
阐述了缓凝剂的缓凝作用机理,缓凝剂的作用机理目前有4种理论:(1)吸附理论,(2)络合理论,(3)沉淀理论,(4)成核理论。研究了各种缓凝剂在不同温度、不同掺量下对油井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掺量相同时,随温度升高缓凝作用降低;对某些缓凝剂,温度升高只要提高加量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对某些缓凝剂温度升高时增加加量反而会引起快凝。  相似文献   
334.
335.
研究不同摩尔分数氨甲环酸的CsPbI2Br钙钛矿前驱液旋涂退火制得的钙钛矿吸光层薄膜对钙钛矿电池器件性能影响。在实验中检测出当前驱液中氨甲环酸摩尔分数达到0.5%时,钙钛矿吸光层薄膜的微观形貌,薄膜结晶性及光生载流子迁移率均得到明显改善,CsPbI2Br基钙钛矿电池器件光电转化效率为12.14%达到最佳。因此,CsPbI2Br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加入适量的氨甲环酸是一种优化吸光层薄膜,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可靠途经。  相似文献   
336.
调相机本体参数确定的情况下,励磁系统的优化成为进一步提升调相机暂态无功特性的关键。利用频域和时域灵敏度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励磁系统参数对调相机动态无功特性的影响,提出了大、小扰动工况下调相机动态无功特性的定量评价方法,确定不同场景下的励磁系统主导参数及其优化方向,通过不同扰动工况下的时域仿真验证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该研究能以极低的成本改善调相机暂态无功特性,提升调相机对系统的电压支撑水平,具有很高的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337.
为探究矿化对黏土渗透性的影响,采用球形赖氨酸芽孢杆菌属kp-22菌诱导矿化处理黏土,测定了碳酸盐生成率,研究了矿化处理后黏土的渗透性,系统分析了渗透系数随菌液OD600值、胶结液浓度和土中镉含量变化的规律,探讨了各因素对渗透系数的影响规律及机理,建立了考虑菌液OD600值和胶结液浓度影响的矿化后黏土渗透系数的经验公式。结果表明:矿化后的土样中生成了碳酸盐颗粒,填充了部分土体孔隙,渗透系数最多可降低约一个数量级;随着菌液OD600值的增大,矿化后黏土的碳酸盐生成率先升高后逐渐稳定,而土样的渗透系数先减小后趋于平稳,当菌液OD600值大于0.9时,碳酸盐生成率和渗透系数都变化很小;随着胶结液浓度增大,碳酸盐生成率先升高后下降,而渗透系数先减小后增大,当胶结液浓度为0.8 mol/L时,黏土的渗透系数最小;随着土中镉含量的增大,矿化反应受到抑制,渗透系数逐渐增大;矿化后黏土的渗透系数与碳酸盐生成率负相关,两者满足线性关系;所建立的矿化后黏土渗透系数经验公式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338.
高承压酸溶性堵漏剂ZC6-6室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永忠  曾秀清  申威  周成 《油田化学》2000,17(3):193-196
针对钻井工程中同一裸眼井段地层压力系数相差悬殊、高低压层交替出现引起的高压差漏失和漏、储同层的油气层保护问题,研制了能大幅度提高地层承压能力并能酸化解堵的高承压酸溶性可固化堵漏剂ZC6-6,室内研究表明,其抗压强度大于12MPa,酸溶率达90%以上,是一种既有保护油气层功能又有高抗压强度的新型堵漏剂。  相似文献   
339.
为研究胶结充填体在冲击载荷下峰后破坏特征及损伤演化规律,通过对灰砂比为1∶4,1∶6,1∶8和1∶10的充填体试件进行单轴冲击试验,探索充填体在冲击荷载下的力学特性。基于weibull分布统计损伤理论,引入裂纹闭合系数(h),构建了Weibull分布的裂纹闭合效应的充填体损伤本构模型,结合试验曲线分析充填体的损伤演化规律,并分别探讨了Weibull参数的物理意义。研究表明:不同灰砂比的损伤发展趋势均呈倾斜拉伸的“S”型,在峰后阶段,同等应变条件下,高配比试样损伤变量值大于低配比试样损伤变量值,表明在一定承载范围内,低配比的充填体反而能更好地发挥峰后承载能力。当h=0.98时,由损伤本构模型得到的理论预测曲线与试验曲线具有较高的吻合度;且损伤演化方程也能很好地反映充填体损伤破裂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