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4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1.
俄罗斯、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俄乌哈)三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煤层气资源。在美国实现煤层气商业化开发的引导下,这三大独联体国家也逐渐开展本国的煤层气勘探开发。本文在分析俄乌哈三大煤盆地(库兹涅茨克、顿涅茨和卡拉干达)构造、地层及煤层气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详细地分析这三大煤盆地煤层气开发潜力,并对其开发潜力进行仔细地对比研究。研究表明:库兹涅茨克煤盆地煤层气发育具有巨大且巨富的特征,非常适合煤层气规模化开发;卡拉干达煤盆地煤层气发育具有小而肥的特征,同样适合煤层气开发;而顿涅茨煤盆地煤层气发育具有大而贫的特征,与前两者比,其煤层气开发潜力明显较差。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了我国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规定的发展历程和相关文件和标准,结合工作实践介绍了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的特点、检查项目、检查周期和档案管理,以及个人的体会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煤层气地质甜点预测方法,以沁水盆地柿庄南区块为靶区,提出了利用分频属性反演技术和频谱成像技术预测了煤层厚度与含气量,并结合钻井获取的其他煤储层评价参数,采用多层次模糊评价方法预测柿庄南区块3号煤煤层气地质甜点。结果表明,柿庄南区块3号煤层在平面上存在3个地质甜点区,即中部甜点区、东北部甜点区和西部甜点区。与现今煤层气井产量分布对比显示,高产井主要分布在中部甜点区内,低产井绝大多数位于非甜点区。由此可见,柿庄南区块煤层气地质甜点的预测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14.
沁南盆地樊庄煤层气田早期生产特征及主控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吕玉民  汤达祯  许浩  陈同刚  赖涛 《煤炭学报》2012,37(Z2):401-406
在对樊庄区块煤层气井早期产能空间和时间分布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埋深、煤厚、含气量、孔隙度和渗透率、压裂效果对气井早期产能的影响关系,同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定量确定影响高煤阶煤层气井(田)生产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压裂效果对煤层气井早期产能的影响最大,并决定气井早期高产的峰值大小,但随着排采时间的推移,其对气井产能的影响程度逐渐降低;而煤层含气量和初始渗透率影响气井整体产能及其变化趋势;含气量越高或初始渗透率越大,气井产能越好,早期高产后其下降速度也越平缓。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厨房排风量确定的几种方法;讨论了在厨房通风系统设计中对风量和压力影响比较大而又经常不被注意的几个问题,如烟囱效应、风机压力有效性等;并介绍了厨房排风用风机的选型。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线粒体DNA(mtDNA)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对突变类型和可能的机制进行了分析。着重阐述了电离辐射所致的mtDNA突变,对利用mtDNA突变建立辐射生物剂量计的可行性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核与辐射突发事件现场伤员伤情复杂,可能涉及到外照射损伤、放射性核素内污染、放射性核素体表污染及常规损伤等。核应急医学现场救援要遵循快速有效、先重后轻、先救命后去污的原则。根据放射损伤和常规损伤分类标准,按第一优先处理、第二优先处理、延期处理、最后处理四个等级进行检伤分类和开展现场医学救治。伤员转运时要严密观察伤情变化,避免出现放射性核素污染扩散,做好伤员转送记录、伤员资料和物品的交接工作。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饮食业的厨房排风,讨论了几个在通风系统设计中对风量、压力等影响较大而又常不被注意的问题。以期对厨房通风的设计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饮食业的厨房排风,讨论了几个在通风系统设计中对风量、压力等影响较大而又常不被注意的问题。以期对酒店厨房通风的设计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电离辐射致人外周血有核细胞mtDNA 4977bp缺失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集6名正常人外周血,体外进行60Coγ射线单次照射,剂量分别为0、1、2、3、4和5 Gy。照射后2小时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60Coγ射线诱发的人外周血有核细胞mtDNA 4977bp缺失(ΔmtDNA4977)和mtDNA总拷贝数(mtDNAtotal),探讨用ΔmtDNA4977为指标进行辐射事故生物剂量估算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在0~5 Gy照射剂量范围内,6名健康人mtDNA样品中的mtDNAtotal拷贝数、ΔmtDNA4977拷贝数和ΔmtDNA4977缺失率在照射后明显高于未照射(0 Gy)的mtDNA样品(p0.05),但各照射剂量组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提示电离辐射能够诱发人外周血mtDNA样品中4977bp缺失的累积和mtDNA总拷贝数的增加,但ΔmtDNA4977水平与受照剂量间未见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