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6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1篇
工业技术   60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叙述设计研制微电脑油液粘度计所做的一些主要的技术处理,包括方案的选择,系统设计、数据处理等。  相似文献   
2.
基于虚拟仪器的温湿度测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明  智勇  刘晓辉 《中国测试技术》2003,29(4):19-20,58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用PC机来开发新一代的测控系统,最终形成了虚拟仪器技术。虚拟仪器是仪器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是全新概念的仪器。虚拟仪器可代替传统的测量仪器;可组成自动控制系统;可自由构建成专有仪器系统。它的出现使测量仪器与计算机之间的界限消失,开始了测量仪器的新时代。温度和湿度的测量广泛应用于科研、工业等领域。本文采用虚拟仪器技术构建一个温湿度测控系统。系统的软件部分采用美国NI公司的LabVIEW图形编程环境创建。硬件部分使用NI公司的PCI-6023E DAQ卡进行数据采集。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我们近几年来对电子学实验教学进行的分层次改革情况及取得的一些经验成果和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4.
脱氢型室温硫化硅橡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考察了端羟基聚有机硅氧烷、补强填料和含氢硅油的种类对脱氢型室温硫化(RTV)硅橡胶的力学性能和粘接性能的影响,以及催化剂种类对RTV硅橡胶的凝胶时间和表观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端羟基聚甲基苯基硅氧烷按10∶3的质量比并用时,RTV硅橡胶的剪切强度较高;当侧氢基硅油和端氢基硅油按1∶1~1∶3的质量比配合使用时,能明显改善硅橡胶的剪切强度;通过选择适当的催化剂,可调整脱氢型硅橡胶的凝胶时间,制得较致密的硫化胶;二氧化钛、氧化锌对脱氢型RTV硅橡胶均有补强作用,而经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处理的氧化锌对脱氢型RTV硅橡胶的补强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5.
随着计算机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在医院管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成为现代化医院运营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本文概述了医院信息系统的组成,分析了医院信息管理的作用及总体规划和设计原则,为推动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提供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Ni(Ⅳ)引发丙烯酸甲酯与三元尼龙接枝共聚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二过碘酸合镍(Ⅳ)钾〔Ni(Ⅳ)〕为氧化剂,共聚尼龙上的弱的还原基团(酰胺基)为还原剂,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于碱性介质中直接在共聚尼龙分子骨架上产生接枝点,引发丙烯酸甲酯(MA)的接枝共聚合反应,获得了较高的接枝效率(可达90%以上)。探讨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反应温度对接枝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Ni(Ⅳ)〕=8×10-4mol/L,c(MA)=1 5mol/L,θ=35℃时,接枝效率和接枝百分比可达到最高值。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提出了建立在镍(Ⅳ)还原为镍(Ⅱ)的过程为两步单电子转移的基础之上的引发机理。将所得接枝共聚物用作尼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体系的增容剂,通过扫描电镜分析表明:该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车道偏离辅助控制对于提高人机共驾智能车辆行驶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进行人机共驾智能车辆车道偏离横向辅助控制仿真研究.对车道线进行识别与跟踪,并采用基于车辆当前位置和基于车辆跨越车道线时间的联合算法进行智能车辆车道偏离判断;建立车辆系统模型和驾驶员模型,并通过基于转向和制动的可拓联合方法实现车辆偏离的横向辅助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研究方法在转向反应时间、车道偏离持续时间、最大转向角速度与最大横向偏离量四个指标的表现上更好,人机共驾智能车辆车道偏离横向辅助控制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发动机在把其他形式的能转换成机械能的同时会排放大量的气体,这些气体是目前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对于4冲程发动机而言,提高发动机效率,降低其气体排放的有效途径有减少机动车使用时间,提升燃油品质,采用新能源,改进发动机技术等。发动机可变技术,是通过优化调整参数来适应发动机的不同工况,确保发动机达到最佳工作性能,改善燃油经济性的技术,包括可变正时、可变气门行程、可变气缸、可变压缩比(VCR)、增压中冷、缸内直喷技术等。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围压下煤岩的变形破坏特征,对0、8、16、25 MPa 4种不同围压下的煤岩采用MTS 815岩石力学实验和RFPA 2D数值模拟软件展开应力应变特征、强度特征、声发射特征等研究,旨在揭示不同围压作用下煤岩的围压效应。结果表明:围压对煤岩的变形破坏特征影响显著,随着围压的增大,煤岩最大抗压强度线性增大,煤岩逐渐由脆性破坏向延性破坏转变,破坏形态以单轴压缩下的压剪-劈裂破坏和三轴压缩下的剪切破坏为主;煤岩强度特征参数随围压增大而增大,弹性模量随围压增大呈非线性增大,围压越大,则塑性应变越大,残余应变增大;声发射现象在煤岩单轴压缩状态下十分强烈,但随着围压的升高,声发射现象、应变能释放等声发射特征参数均趋于稳定; RFPA可再现煤岩在不同围压下裂纹萌生、扩展至完全破坏的渐进破坏过程,模拟结果与室内试验耦合度较好,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聚丙烯腈膜亲水性不佳的问题,采用马来酸酐(MA)或甲基丙烯酸(MAA)与丙烯腈(AN)进行共聚,制备亲水性聚丙烯腈,研究其成膜性,探索不同单体、单体比例对共聚反应的影响,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仪、核磁共振波谱仪和扫描电镜等对改性后聚丙烯腈的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与MA相比,采用MAA对聚丙烯腈进行改性更加合适,MAA改性聚丙烯腈的最佳单体质量比为[AN]/[MAA]=85∶15,转化率高达93.49%,远远高于MA转化率;共聚物含有羧基基团,证明AN与MAA共聚反应成功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