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55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冯志明 《小水电》2001,(2):43-44
水轮机冷却系统的管道中产生污垢,使冷却水传热受阻影响冷却效果;产生腐蚀影响使用寿命。分析了污垢形成的原因,宜采用化学清洗技术定期清洗,使管道内表面形成良好的钝化保护膜,延长 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2.
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建立了血催化过氧化氢氧化鲁米诺的化学发光体系。考察了缓冲体系、pH值、血液浓度等对鲁米诺化学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采用56.60mmol·L^-1 Na2CO3-NaHCO3缓冲体系与30.0mmol·L^-1 H2O2溶液(B液)混合时,在pH=8.98的条件下,血液浓度越高,血催化鲁米诺化学发光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23.
我们的生活方式从那一天开始发生改变,但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觉察到。当eMail成为生活和工作的必须品,当耳边充斥着网络歌手的歌声时,你不得不承认,科技已经让这个世界变了一个模样。很早就有专家称轮子是人类最伟大的科技发明,但我们不知道世界上第一个轮子是在哪一天诞生的。幸运的是,今天的我们已经习惯记录自己的成长史,科技的每一次创新都是在我们不经意之中发生的,借助回顾历史上25天里面发生的科技事件,让我们来感受自己的生活到底有了什么改变。  相似文献   
24.
伊兰特1.8L采用1.8升16气门多点喷射汽油发动机,1.8GLS自动挡配备四速自动变速器……不过这些对痴迷iPod的车主而言毫无意义,他们关心的是怎样才能更好地享受iPod,享受iPod族的汽车生活。  相似文献   
25.
我国棉花加工业自1887年于浙江宁波建立通源第一家机器轧花厂以来,已走过百余年的道路。回顾过去,在这百余年中,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四十多年来,我国棉花加工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和我国其它工业行业相比,和发达国家同行相比,至今差距仍很大;展望未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逐步实现,长期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过惯了舒服日子的棉花加工业已经并必将继续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因此,尽快对我国棉花加工行业发展战略作出科学的抉择,保证我国棉花加工行业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已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本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将笔一些不全面的思考,提供给大家,旨望能起抛砖引玉之功效,同时也供决策部门和有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26.
对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Cyclen)的合成方法进行了改进.中间产物仅通过简单的过滤纯化就直接进行成环反应,三乙胺用作酸中和剂,微波水解法脱去对甲苯磺酰保护基.改进后的Cyclen合成工艺具有收率高、消耗低和操作简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27.
刘璇  冯志明 《食品科学》2011,32(14):277
研究BCA(2,2'-联喹啉-4,4'-二甲酸二钠盐)与铜的显色反应,建立测量食品微量铜的光度分析方法。在盐酸羟胺存在条件下,pH11.0缓冲介质中,BCA试剂与铜在物质的量的比为2:1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的紫色络合物,λmax=562nm,ε562nm=7.72×103L/(mol.cm),铜含量在0~4.8μg/mL内符合比尔定律;经测定茶叶和海带中的铜含量,结果与原子吸收法的测定结果相符。结果表明:该方法稳定准确,可用于食品中微量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28.
29.
结合华润南沙电厂(2×300 MW)及云南阿海电站(5×400 MW)励磁系统,介绍了3 000 A功率柜元器件选型、结构设计及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30.
以干熄焦除尘灰为新型还原剂,在温度20~1 100℃,通过热分析仪揭示其与低品位褐铁矿粉末在不同配碳比下升温过程中的反应机理。研究了不同配碳比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当过量的碳会加速氧化还原的进行。反应体系在升温过程中进行的是固—固反应和气—固反应的二步反应机理,并且635.2℃是碳还原作用开始温度,而温度高于919.5℃时,铁氧化物的还原主要是借助CO的直接还原,并且碳的气化速度与温度关系十分敏感,是整个还原反应的控制性环节。试验结束后对配碳比为1.2的还原产物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微观行貌分析,发现还原产物铁均匀析出且渣铁相界分明。通过X射线衍射(XRD)进行物相检测,发现还原产物中无铁氧化物衍射峰,并且铁金属衍射峰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