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8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基于变游程编码的测试数据压缩算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彭喜元  俞洋 《电子学报》2007,35(2):197-201
基于IP核的设计思想推动了SOC设计技术的发展,却使SOC的测试数据成几何级数增长.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测试数据压缩算法——变游程(Variable-Run-Length)编码算法来减少测试数据量、降低测试成本.该算法编码时同时考虑游程0和游程1两种游程,大大减小了测试数据中长度较短游程的数量,提高了编码效率.理论分析和实验数据表明,变游程编码能取得较同类编码算法更高的压缩效率,能够显著减少测试时间、降低测试功耗和测试成本.  相似文献   
52.
IP(intellectual property)核复用的设计思想使得SoC(system-on-a-chip)成为当今集成电路设计的主流,但对其进行测试变得异常困难,这就是需要为SoC设计测试结构的主要原因。传统的测试结构功能是:根据自动测试设备(automatic test equip-ment,ATE)提供的某一频率,将测试数据通过测试结构依次施加到SoC内部的IP核,并获取测试响应传输到ATE中,以分析其功能正常与否。但是这种测试结构存在很多缺点,其中最主要的是未考虑测试设备提供的测试访问机制(test access mecha-nism,TAM)的宽度与SoC内各IP核的最佳测试带宽是否一致。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带宽匹配思想的SoC测试结构设计方法,该方法主要通过一个带宽匹配转换模块,实现测试数据的宽度调整和施加频率的调整,在牺牲了芯片部分额外面积的前提下,很好地实现了测试带宽和测试频率的匹配,缩短了SoC的测试时间。最后将这种方法应用在ITC’02标准测试集上,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3.
 IP核的测试时间与其加载测试封装后的最大输入/输出扫描链长度有直接关系,为了降低测试成本,减少测试时间,必须对IP核内的扫描链进行平衡设计.最为经典的扫描链平衡方法是BFD(Best Fit Decrease)方法,它具有实现简单、算法复杂度低等优点,但是其分配的结果尚有待提高之处.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差值的二次分配的扫描链平衡方法,其主要思想是选择IP核内部的某一条扫描链作为基准扫描链,将其长度记为L,将所有长度超过L的扫描链与之做差,并将差值记为di.在第一次分配中,只将长度大于L的扫描链按照长度为L的基准扫描链进行分配;然后将长度小于L的扫描链与差值di重新排序后,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将其放置在可以放置的最小的测试封装扫描链上进行第二次分配.该方法简单易实现,通过在ITC'02 SOC标准测试集上实验,数据表明,基于差值二次分配的扫描链平衡方法与现有方法相比,能得到更好的平衡结果.  相似文献   
54.
测试调度问题已成为SoC发展的瓶颈,这一NP完全问题经常被抽象成二维装箱问题.传统方法的出发点是将一个IP核分配一组固定的连续的测试总线,并求得此时的测试时间,将其分别映射成一个待装箱的小矩形的宽和长.对这一问题进行扩展,提出一种灵活TAM总线分配的方法,解决SoC测试调度问题.该方法的主要思想是将一个IP核灵活的分配多组测试总线,把代表该IP核信息的一个矩形从宽度上分割为多个矩形.同时,利用B*-Tree结构描述"箱体布局",采用一种新的组合优化算法--交叉熵方法,对其进行求解.最后将其应用在ITC'02标准测试集上,实验表明,基于灵活TAM总线分配方法的SoC测试调度比现有的测试调度方法能更有效地降低SoC的测试时间.  相似文献   
55.
航天等领域对集成电路可靠性要求较高,要求其具有在线测试功能,以便及时发现故障,减少损失。结合现有扫描设计方法,设计了一种改进的扫描单元结构。将该扫描单元应用于时序电路后,能够在电路工作的同时进行测试;通过灵活的时钟选择机制,方便地控制电路进行非并发和并发测试。仿真实验表明,应用本文提出的扫描单元,时序电路能够在增加一定硬件冗余的条件下实现在线测试,时间开销较小,有较高的可靠性和一定的容错能力,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56.
第一章 炼金术之谜 话说这一日,峨嵋女侠李英琼奉师命下山寻找七星草,却意外发现几个为学炼金术而被关在山崖中的村民。为了揭开炼金术之谜,李英琼毅然下山去赵家村探个究竟。 在村长家,英琼询问村长及其儿子阿发,才得知了事情的大致经过。难道世上真有炼金术吗?带着疑问,英琼回到了凝碧崖。在凝碧崖的屋中见过师父后,英琼经过软缠硬磨,终于得到师父邓隐的同意,允许其下山调查。 回到赵家村后,在村长家意外发现官府的人也在插手这件事。不行,得赶快采取行动,否则要给官府抢先一步了。由赵家村东边出村,来到了后山的入口处,  相似文献   
57.
俞洋 《中国电梯》2011,(8):32-33
近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上下游大量的产业,也带动了大型机电设备一电梯的快速发展,国外电梯巨头大多在中国设立独资工厂或合资工厂占领市场,而中国的民族电梯业也相应的得到了快速发展,涌现出了大批电梯企业。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如安全性等也经常见诸报端。  相似文献   
58.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高模量、高强度及高耐磨等优异性能,其材料体系庞杂、复合结构繁复,力学性能指标众多。通过结构建模与力学模拟的系统研究,能够有效揭示复合材料的构效关系与组织演变规律,进而指导其设计、制备、加工与应用全流程研究。开展多尺度建模计算,并与宏、微观实验相融合,以及利用以数据库技术、高通量计算与大数据挖掘为主要特征的材料信息学研究,可实现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组分-工艺-结构-性能”内禀关系的科学内涵描述。首先回顾了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建模计算的主要研究方法,然后对其结构建模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进而围绕界面特性与力学模拟进行了综合述评,最后对建模拟实结合材料基因工程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9.
机器视觉在电容器外观缺陷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电容器外观缺陷检测采用人工检测,效率低、出错率高、成本高。为了克服人工检测的缺点,提高电容器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设计基于机器视觉的电容器外观缺陷检测系统。首先采集图像、预处理,匹配定位到电容区域;然后采用阈值分割检测溢胶、环氧面气孔气泡缺陷,采用模板匹配检测字符、外壳破损缺陷;最后通过Blob分析,提取缺陷特征,设定阈值参数,以满足不同标准的检测要求。根据样机实验结果显示,检测系统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60.
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定义探针的绑定前TSV测试方法,该方法采用兼容于IEEE 1149.1测试标准的可测性设计结构,通过片上测试电路连接穿透硅通孔(TSV)前端和自定义探针连接TSV后端构成闭合回路,使得阻性故障测试不受故障位置影响,测试结果具有更高的精度。此外,与暂态过程中捕获TSV测试结果的其他测试方法不同,本方法是在稳态过程中进行,这使得寄生电容、TSV电容和生产工艺偏差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更小,测试鲁棒性更高。经过HSPICE的仿真验证,证明了其有效性,根据仿真结果,对其测试精度,测试时间以及芯片占用面积进行了分析与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