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1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81.
孙飞龙  耿克  俞峰  罗海文 《金属学报》2020,56(5):693-703
以3种不同工艺工业生产的总O含量均≤6×10~(-6)的超洁净GCr15轴承钢为研究对象,通过推力片实验测试这3种钢的滚动接触疲劳寿命并获得额定寿命(L_(10))和中值寿命(L_(50)),通过ASPEX扫描电镜获得各工艺下的夹杂物样本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极值法(SEV)和广义Pareto分布法(GPD)估算出样品中最大夹杂物特征尺(CSMI),然后将其与实测L_(10)和L_(50)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SEV法仅检测每个样品的最大夹杂物,无法通过其获得的CSMI来合理解释3种钢L_(10)和L_(50)的变化,2者之间相关性较差;而GPD法分析夹杂物时,需要对阈值尺寸以上的所有夹杂物进行表征和统计分析,可以获得夹杂物的数量密度以及不同类型夹杂物的CSMI,GPD法所预测出的最危险类型TiN夹杂物的CSMI可以合理解释L_(10)的变化,2者之间有较好相关性,但无法据此解释L_(50)的变化;但将总的夹杂物数量密度与TiN夹杂物最大特征尺寸相结合,能合理解释3种钢的L_(50)差异,这是因为当更多样品失效时,裂纹萌生位置将不再仅仅局限于最危险类型夹杂物。因此,最危险类型夹杂物的CSMI与超纯净轴承钢中的早期疲劳失效的L_(10)相关性最强,而夹杂物的数量密度对高概率的中值疲劳寿命L_(50)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2.
魏果能  俞峰  许达 《特殊钢》2007,28(5):4-6
试验研究了成分为:1.00%C、0.40%Cr、0.03%Mo、0.034%Al、10×10-6[O]的GCr4轴承钢经感应穿透加热-表面淬火(840±10)℃+回火150~160℃后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热处理后GCr4钢表面层由孪晶马氏体和位错马氏体组成,心部组织为屈氏体+索氏体。GCr4钢的淬透性(J60,3.0 mm)明显低于GCr15钢(1.01%C、1.52%Cr、11×10-6[O])的淬透性(J60,4.5 mm);其感应加热淬火+回火的冲击韧性和断裂韧性KIC分别比(840±10)℃淬火+(150~160)℃回火的GCr15钢提高66%~104%和67%。GCr4钢接触疲劳寿命较GCr15钢提高12%~26%。  相似文献   
83.
概述了酒精行业形势及生产工艺,对采用赛诺耐高温α-淀粉酶(酒精发酵专用型),分别运用95℃低温蒸煮液化、105℃中温蒸煮液化的酒精甲乙生产企业生产过程液化、发酵及产品指标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赛诺耐高温α-淀粉酶(酒精发酵专用型)是一种良好的酒精液化用酶,应用于低温蒸煮可以显著提高酒精质量以及出品率。  相似文献   
84.
张熠  俞峰 《清洗世界》2005,21(6):5-7
为了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采用物元分析进行评价,建立了清洗质量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模型。实例表明该方法通用、可靠,并且计算结果合理、实用。  相似文献   
85.
基于熵权的多传感器工况识别模糊评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克服传统的模糊综合评判中主观赋权的局限性,借助于信息工程学中"熵"的概念,根据各评价指标的差异程度来修正权重,建立了一种新的综合评判模型--熵权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到多传感器工况识别当中.讨论影响多传感器工况识别的各种因素,从评判的模糊性入手,运用模糊数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各因素从理论上进行定量分析.对因素权重的确定采用熵权系数法进行计算.评价对象的固有信息得到充分利用,避免了以往评价中只强调过程的某几项少数指标而忽略其他指标的缺点.因此,该模型具有更好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6.
班佳乐  史智越  俞峰  曹文全  郭玉忠 《钢铁》2022,57(9):114-122
 为了提高GCr15轴承钢强韧性,设计了一种GCr15轴承钢双淬火工艺,与常规热处理工艺对比研究发现,采用双淬火工艺处理的GCr15轴承抗拉强度从2 139.5 MPa提高到2 654.5 MPa,旋转弯曲中值疲劳强度从1 000 MPa提高到1 029 MPa。对基体组织定性表征发现,2种热处理后的组织均为针状马氏体,通过定量计算发现,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从8.33%增加至11.26%,同时位错密度由2.45×1012/cm2增加至3.09×1012/cm2。利用扫描电镜对旋弯断口夹杂物成分分析发现,双淬火处理工艺不改变夹杂物的尺寸、数量和类型。通过微观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关系分析发现,双淬火导致抗拉强度、伸长率和高周疲劳强度提升主要归因于缓慢的残余奥氏体TRIP效应以及细晶化带来的变形均匀性。通过微观组织结构与疲劳性能关系分析,发现双淬火引起的低周次疲劳强度降低和高周次疲劳强度提高主要归因于不同疲劳周次下残余奥氏体转变速率不同。快速奥氏体转变导致低周次应力集中增大而疲劳强度降低。相反,高周次的奥氏体TRIP缓解了应力集中,提高了疲劳强度。  相似文献   
87.
通过对常用的、具有二次硬化特性的高温轴承钢的高温硬度的实测值和使用公式的计算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300℃高温之内,两者基本一致,其误差在1HRC以内;在400℃时,两者相差在2HRC之内。因此,使用公式计算高温硬度,比较准确,也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88.
史智越  徐海峰  许达  俞峰  王昌  曹文全 《钢铁》2019,54(4):55-62
 为了探索ASPEX检测法与旋弯疲劳试验法的最佳适用条件,全面了解轴承钢中夹杂物的信息,对真空脱气冶金工艺制备的GCr15轴承钢分别应用上述两种方法对试验钢中夹杂物进行了类型、形状、尺寸、分布方面的表征。结果表明,在夹杂物类型检测方面,两种检测方法结果基本一致。该轴承钢中富含钙、铝、硫等元素的球型复合夹杂物,同时也存在少部分边缘锋利的TiN型夹杂物;利用ASPEX进行多面多次扫描,发现检测出的最大球型B类氧化铝夹杂物大小分布结果基本与旋弯疲劳法符合。根据试验结果以及两种检测方法的原理得出,ASPEX法对钢中夹杂物的尺寸、形状、类型、分布等信息的整体分析更为有效,而应用疲劳法对大尺寸刚性夹杂物的检测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89.
俞峰  李荣钧 《食品与机械》2012,28(3):101-103
食品供应链是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食品安全预警和监测工作是有效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前提和基础。文章针对食品安全供应链的相关环节,在分析基本预警要素的基础上,构建面向食品供应链的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并根据企业生产特点,应用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建立食品供应链预警的层次结构模型。在集对分析过程中,引入信息熵的概念,在原有采用专家经验法确定权重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熵权法使权重确定更具客观性和科学性,减少评判过程中的信息流失,保证原始信息的完整性。差异度i的取值,说明系统的同一、对立和不确定项之间的转化程度,反映出食品安全预警等级,是食品供应链安全管理工作的"晴雨表"和"方向标"。  相似文献   
90.
以不饱和树脂为基体,三维玻璃纤维织物为增强体,采用手糊/模压工艺,制得三维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增强材料的质量分数为10%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为89.38MPa和147.45MPa。与二维玻璃纤维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相比,其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37.46%和21.91%,与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相比,其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64.30%和35.83%。另外,为进一步改善基体的力学性能,还考察了刚性粒子(碳酸钙)对复合材料的影响。结果表明,碳酸钙能提高复合材料的韧性,且当碳酸钙质量分数达到20%时韧性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