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研究了纳米TiN对于粉煤灰水泥(粉煤灰掺量为40%)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结合XRD、TG-DTA、SEM和水化热等测试手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纳米TiN在粉煤灰水泥中最佳掺量为1%,与空白组相比,1 d、3 d、7 d、28 d的抗压强度分别增加了27.1%、23.3%、37.9%和21.0%.通过XRD和TG-DTA等微观测试发现添加纳米TiN不会生成新的水化产物;通过SEM观察水泥水化微观结构,发现纳米TiN的加入能够生成更多的水化产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水泥结构致密化;水化热测试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纳米TiN能够加快水化速率,使水泥水化第二放热峰提前,随着纳米TiN掺量的增加其水泥水化放热总量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2.
纳米二氧化硅以其粒径小、比表面积大、表面吸附能力强等特性在改性水泥基材料性能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现已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文章对纳米二氧化硅在改性水泥基材料的水化硬化、耐久性和力学性能三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纳米二氧化硅改性水泥基材料的机理进行简单概况,为今后深入研究其他纳米材料改性水泥基材料的机理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3.
王萍  侯欢欢  黄勇 《电器评介》2014,(4):256-256
本文基于时效处理的方法,通过实验研究时效处理对用于引线框架的Cu-Ni-Si系合金Cu-Ni-Si-Cr-P材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集成电路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引线框架作为连接芯片与外部元件的载体,在集成电路器件和各组装程序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如何提高框架材料的性能已成为集成电路发展过程中突出问题之一[1]。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固溶强化(合金强化)对应用于引线框架的Cu-Ni-Si系合金Cu-Ni-Si-Cr-P材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在自由基反应过程中引入少量含有烯烃官能团的封端酰胺磷酸酯和二元酯,制备了抗泥降黏型聚羧酸减水剂KJ。测试了该减水剂对不同含泥量细集料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以评价其对含泥量的敏感性;同时通过采用倒置坍落度筒排空时间和V型漏斗、L型箱流动时间测试,对其降黏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所合成的聚羧酸减水剂KJ具良好的抗泥、降黏效果。  相似文献   
16.
总结我国花卉产业的发展现状,综述花卉的养分管理.介绍有机肥料、生物肥、缓控释肥、花卉专用肥在花卉产业中的应用现状及花卉肥料存在的问题,包括花卉种植以化肥施用为主,从业人员知识水平不高,研究成果转化较慢等.未来花卉肥料的发展应从传统的泛用肥料向新型花卉肥料过渡,花卉生产应从传统的经验种植向机械种植转化.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高动态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通信性能,提出了一种新的地理路由方案(Efficient Geographic Routing Scheme Based on Location Prediction and Energy Saving,LPESGR)。首先,给出了ESGR节能地理路由算法和GPS与RSSI相结合的节点定位及预测算法;然后,在两个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能源高效性的路由实时搜索算法来搜索能源消耗最小的实际路由;最后,提出了一种新的路由空洞解决方案,该方案避免了传统方案中的不足。除此之外,为提高能量利用率,降低路由中断概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信号传送距离预测结果的功率实时调整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可以有效减小网络能耗并提高数据传输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医学图像处理》作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教学内容多,课时安排紧凑,不利于同学们对理论知识的消化理解,同时书本资料匮乏,电子资料不易搜索,导致了部分同学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下。在线学习系统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利用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网络授课、学习、文档共享及师生在线交流,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具有资源共享、快捷高效等优点。该课题经过系统需求分析的调研,运用Dreamweaver软件开发平台、ASP动态网页制作和ACCESS数据库开发技术,通过编写VBScript脚本语言,设计完成了一个基于B/S网络框架的《医学图像处理》课程在线学习系统。  相似文献   
19.
为减轻并行多路径传输(CMT)中接收端的乱序程度,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路径优化方案。该方案以MPTCP协议为基础,在三维笛卡尔坐标系下建立基于路径往返时延、丢包率和带宽的路径评价模型,将二分法与改进的基于密度的聚类分析方法相融合,根据所需路径数在坐标系下选择出一组带宽大、丢包率小且时延差也小的路径作为活跃路径。仿真结果显示,本方案与基于权重的路径选择方案相比降低了接收端的乱序长度与重传数据包个数,从而可以提高吞吐量与数据包传输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