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5篇
工业技术   12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Fe-Si-C合金熔体的活度解析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三元碳饱和合金熔体的碳饱和数据以及其二元子系的精选活度数据作为边界条件,导出了计算三元合金熔体整个液态均相区内务组元活度的解析计算新方法.并用之于Fe-Si-C合金熔体在1873K温度下的活度计算和预测,取得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72.
含碳锰矿团块预还原过程中的矿相变化及产物析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3.
含钡化合物炉渣具有很强的脱磷能力,但是钡化合物在水中有较大的溶解度且有毒,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测定了钡系化合物及钡基脱磷渣在水中的溶解度,结果表明成渣后钡系化合物的溶解度小于纯钡化合物的溶解度。此外探讨了炉渣成分、温度和水的PH值对溶解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4.
1 INTRODUCTIONThereactionbetweenametaldropletandslagisaveryinterestingsubjectinmetallurgicalresearch ,sinceitisdirectlyrelatedtoi  相似文献   
75.
研究了用柠檬酸从湿法炼锌净化渣中回收有价金属的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浸出试验,探讨了净化渣中有价金属浸出的行为规律。分别考察了柠檬酸浓度、浸出温度、液固比、搅拌速度、pH值和浸出时间对有价金属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柠檬酸浓度0.8 mol/L、浸出温度60℃、液固比10:1、搅拌速度200 r/min、pH 1.0、浸出时间90 min条件下,锌、镍、铜的浸出率分别为79.60%、75.09%、9.70%,钴的浸出率高达97.64%。本研究为湿法炼锌净化渣的综合回收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6.
高氮钢的熔炼及试生产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各种制备高氮钢的方法及途径,认为实现高氮钢大生产的最优方案是高氮气压下等离子熔炼+ 高氮气压下雾化+ 多重粉末锻轧  相似文献   
77.
在亚正规熔体模型SELF-SReM4.0的基础上,提出了可解决碳化物析出问题的SELF-SReM4.1模型,并以C-Mn-Fe-Si四元系为例介绍了用上述二种模型计算组元活度的结果,分析了Si-Mn,Mn-Fe系中的若干平衡规律。  相似文献   
78.
针对高温固体电解质的离子阻塞电极制备难点,提出了一种新的离子阻塞电极制备方法.基于Wagner直流极化法测得了不同掺杂的氧化锆固体电解质的电子电导率.结果表明,依靠制备的可用于高温实验条件下的离子阻塞电极,可准确获得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YSZ)电解质的电子电导.  相似文献   
79.
硅系合金氧化精炼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亚正规溶体模型对Si-Al-Ca(-Fe)合金体系和SiO-CaO-Al2O3渣系的热力学性质进行了理论研究,计算出了上述体系组元的等活度曲线图。分析了1550℃温度条件下,金属硅和75SiFe在氧化精炼过程中杂质元素的渣平衡成分,给出了铝和钙的平衡等浓度线。根据模型计算的结果,分析了在相同实验条件下金属硅和75SiFe中杂质Al和Ca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0.
渣金间外加电场无污染脱氧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在铜液与Na3AlF6-Al2O3渣系间施加稳定的直流电场,进行了铜液的无污染脱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外加直流电场法可快速、有效地将铜液中的溶解氧脱除到10×10-6。左右.描述电场作用下氧离子在渣金间传递的模型计算与实验结果十分吻合.根据实验结果,对外加电场脱氧的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和分析.该方法避免了氧化物夹杂对金属液的污染以及固体电解质脱氧方法的高成本和二次氧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