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数理化   2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在结构为ITO/TPD(60nm)/PBD(60nm)/Al的双层器件观察到了单体发射、激基复合物发射和电荷对复合物发射.该器件和TPD∶PBD(等摩尔)混合蒸发薄膜的光致发光光谱研究表明激基复合物仅在TPD/PBD界面形成.电致发光光谱随偏置变化,反映出各激发态的不同形成机理和不同的占有比例及载流子在器件中动态复合的过程. 关键词: 电致发光 激发态发射 激基复合物 电荷对复合物  相似文献   
12.
新型有机光电开关器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有机发光和光电二极管器件,制作了一种新型的有机光电开关器件。器件结构为:ITO/NPB/Alq3/CuPc/C60/NPB/Alq3/LiF/Al。其中,ITO(indium tin oxide,氧化铟锡)为正极,NPB[N,N′-di(naphthaleneyl)N,N′-diphenylbenzidine]/Alq3[tris-(8-hydro--xyquinoline,8-羟基喹啉铝)aluminum]作为电致发光层,CuPc(Copper Phthalocyanine,酞菁铜)/C60为光电转换层,LiF/Al为器件负极。即两个电致发光层和一个光电转换层组成的三明治型结构。从低向高施加电压和从高向低施加电压时,该器件呈现出不同的电流密度-电压(J-V)和功率密度-电压(P-V)曲线,即器件在相同的电压下可得到不同的电流密度值和功率密度值(亮度值),利用高亮度状态(ON)到低亮度状态(OFF)的转变,可实现开关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器件的光电转换层吸收效率为0.153%。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高稳定性蓝光主体材料9,10-二萘蒽(ADN),研究材料纯化对合成材料光电性能的影响。为进一步分析材料经升华提纯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影响,以提纯前后ADN为发光层,以NPB为空穴传输层,分别制作双层器件Ⅰ(提纯前)和器件Ⅱ(提纯后),器件结构为ITO(100nm)/NPB(40nm)/ADN(30nm)/Alq3(20nm)/LiF(1nm)/Al(100nm),结果表明提纯后材料PL(Photolum inescence)光谱蓝移了2nm,半峰全宽54.2nm,与提纯前一致;杂质影响载流子注入效率和迁移率,对器件光电性能有显著影响,纯化前后器件最大电流效率由1.5cd/A上升至2.5cd/A;器件Ⅱ色纯度有较大提高,CIE色坐标由器件Ⅰ(0.15,0.10)移至(0.15,0.06)。实验结果表明材料提纯是优化器件性能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混合发光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多重成分发射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等摩尔空穴传输材料TPD和电子传输材料PBD组成结构为ITO/TPD/TPD∶PBD/PBD/Al的混合物发光层有机电致发光(EL)器件,观察到了相对于组成材料的荧光光谱红移的宽发射带。通过比较EL光谱,光致发光光谱及EL光谱分解,表明电致发光中同时包含单体发射、激基复合物和电荷对复合物的发射。激基复合物为TPD的激发态TPD*与PBD的基态相互作用形成TPD*PBD类型的复合物,电荷对复合物是带电荷的空穴传输分子(D+)的空穴和电子传输分子(A-)的电子交叉复合而形成的(D+-A-)*复合物。各激发态在电场作用下呈现不同的形成机理和复合过程,并且单体发射和激发态复合物的比例随电场而变化,导致发射光谱随电场增强而蓝移。该器件的最高亮度和最大外部量子效率分别为240 cd·(cm2)-1和0.49%。有机固态界面激基复合物或电荷对复合物的发射常出现宽的红移发射带,是调节发光颜色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发光层厚度对有机薄膜电致发光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的有机发光材料为8-羟基喹啉铝(8-Alq),结构为ITO/8-Alq/Al夹心式单层EL结构,制备三种不同厚度:300(Å),600(Å),1500(Å)的有机薄膜EL样品.对比和分析它们的I-VB-I特性曲线,证实发光层厚度对有机薄膜EL样品的亮度产生显著影响,并在稳恒直流电压激发下,探讨了电子和空穴载流子在发光薄膜中的输运,据此分析了产生上述影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高色纯度的红色掺杂型电致发光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雅娟  汤昊  赵国生  孙润光  朱为宏 《化学学报》2008,66(12):1460-1464
以吡喃腈作为电子受体、吲哚啉作为电子给体单元, 合成了一种吲哚啉衍生物DADIN作为高色纯度的红色掺杂型电致发光材料, 并对其溶液特性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对于柯达公司经典掺杂型红色发光材料DCJTB, 该发光材料的合成简单、提纯工艺易行、产率高, 并具有更纯正的红色发光. 研究表明, 以DADIN作为掺杂型电致发光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电流效率是DCJTB的1.5倍, 实为DCJTB理想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17.
高效率高亮度红色有机电致磷光器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一种红色有机电致磷光器件中采用双(2-甲基-8-喹啉)4-联本氧基铝[bis(2-methyl-8-quinolinato)4-phenylphenoJate aluminum,BAlq]为空穴和激子阻挡层,得到了效率、亮度和色度俱佳的发光器件。器件最高亮度为10362cd/m^2,最高外量子效率为7.0%,器件色坐标[Commission Internationale de l’Eclairage(C1E)coordinates]为(0.672,0.321)。另外在大电流密度100mA/cm^2下,量子效率仍有4.3%。该器件性能指标基本能够满足彩色动态显示中对红色发光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磷光发光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研制了一种以铕钇络合物(Eu0.1Cd0.9)(TTA)3(TPPO)2为发光材料的新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观察到了三重态的磷光发光现象,分析表明此电致磷发光是Gd^3 对络合物配体电子自旋轨道强烈扰动引起的三重态发光。同时用积分球方法测定了该器件在不同温度下的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效率,结果表明此磷发光效地提高了器件的电致发光效率。  相似文献   
19.
蛋白质直接电化学研究在生物电化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于蛋白质结构.功能研究、蛋白质电子传递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都有着重要意义,而且是研制第三代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基础。本文对在裸电极、分子自组装修饰电极和模拟生物膜修饰电极上进行蛋白质直接电化学的研究及相关应用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0.
蓝色发光材料DPVBi掺杂DCJTB发光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蓝光材料DPVBi掺杂红光染料DCJTB的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首先研究了DPVBi掺杂不同质量浓度DCJTB的光致发光,当掺杂质量浓度为0.1%时,光致发光得到白光(色度x=0.36,y=0.34)。基于光致发光的实验结果,以DPVBi掺杂不同质量浓度DCJTB作发光层,制备了结构为ITO/CuPc/NPB/DPVBi:DCJTB/Alq3/LiF/Al的器件,当掺杂质量浓度为0.08%时器件实现了白色发光(色度为x=0.25,y=0.32)。研究了该白光器件的电致发光性质,白光器件在14V时达到最高亮度7822cd/m^2。在20mA/cm^2电流密度驱动下的亮度为489cd/m^2,最大流明效率为1.75lm/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