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57篇
数理化   205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01.
202.
Gd(NO3)3-Phe-H2O体系(25℃)的相平衡及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半微量相平衡方法研究了硝酸钆-苯丙氨酸-水体系的溶度图和饱和溶液折光率曲线。体系中形成两个新配合物Gd(Phe)(NO3)3·4H2O(Ⅰ)与Gd(Phe)2(NO3)3·4H2O(Ⅱ)。两者均为固液异成分溶解的化合物。比较讨论了盐的阴离子、氨基酸等对形成配合物的影响。以相图为依据合成了配合物,对它们的热行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3.
三元体系MgCl2-CO(NH2)2-H2O在25℃时的等温溶度与新相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25℃时三元体系MgCl2-CO(NH2)2-H2O的等温溶度及饱和溶液的折光率和密度,且绘制成溶度图和性质-组成图.在三元体系内形成2个三元化合物新相:MgCl2·CO(NH2)2·4H2O(记作A)和Mgcl2·4CO(NH2)2·2H2O(记作B),B为新化合物.三元体系的溶度图由4支单饱和线[对应单饱和固相为MgCl2·6H2O、三元化合物A和B、CO(NH2)2]组成,这4支单饱和线两两交于3个三元无变点[对应双饱和固相为MgCl2·6H2O+A、A+B、B+CO(NH2)2].  相似文献   
204.
纳米金属微粒M-Al2O3介孔复合薄膜的光谱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燕萍  史启祯  吴振森  卢敏 《化学学报》2004,62(16):1524-1528
用电化学方法合成了纳米金属微粒M(M=Au,Ag,Cu,Co,Ni,CuAg)-Al2O3介孔复合薄膜,并研究了其在近紫外至可见光波范围的光谱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薄膜的光吸收峰位置与纳米金属微粒和Al2O3介孔薄膜的介电常数有关,且随着膜层中纳米金属微粒复合量的增加,大幅度向红外波段移动;通过共沉积的方法形成的合金微粒复合膜也能使吸收边发生移动.同时还发现Ag-Al2O3,Au-Al2O3介孔复合薄膜分别在波长为360,500nm处存在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  相似文献   
205.
甲苯热解机理的AM1研究(Ⅰ)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的基础上,本文用Gaussian98程序包中AM1法UHF计算,对碳材料用碳前驱体甲苯的热裂解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在对反应物,产物自由基的结构进行能量梯度法全优化的同时,计算了不同温度下的标准热力学参数(298-1073K)。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1)当甲苯的热裂解温度相对较低时(773K左右),热力学计算结果首先支持苯环上甲基C-H键的断裂生成苯基自由基并继而生成联二甲苯的反应;随着温度的提高(达1073K时),生成苯自由基和甲基自由基的反应比例将大生成苄基自由基的比例;该反应机理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2)采用Gaussian98程序包中AM1法中的UHF计算,较适合低级芳香烃热裂解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