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环境安全   49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1.
红色非硫光合细菌菌种从城市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对红色非硫光合细菌的生长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试验表明在进行污水处理时所用的红色非硫光合细菌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2%,pH7~8,光照强度为1500lx,光照厌氧条件下培养3~5d。这为红色非硫光合细菌应用于染料有机化工废水处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含中间层的DSA电极电催化氧化硝基苯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可生化性,以及更高效地去除废水中的特征污染物,同时避免二次污染,利用自制的含锡锑中间层的钌钯氧化物涂层电极对有机废水中的硝基苯进行处理,并利用SEM、XRD等方法对电极中间层、表层进行微观表征。微观测试表明,基体、中间层、表层之间结合力较强,有利于增强电极寿命;水处理实验表明,电催化氧化反应体系适合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由于该反应体系需要外加电解质加强传质,这在实际运用中为废水中盐度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当电流密度为20 mA/cm2、电解质浓度为10 g/L、pH=5、极板间距=2 cm时,电催化氧化体系对硝基苯具有较高的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吹脱-沸石吸附法处理荧光粉生产废水.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氨吹脱工艺中影响NH3-N去除率因素的重要性顺序为:pH>温度>气液比.当pH=11、气液比(V/V)=100:1、温度T=40℃、吹脱时间t=120 min,吹脱工艺对荧光粉生产废水中NH3-N的去除率为74.46%.试验确定的沸石吸附单元较佳的工艺参数为:滤速0.04 m/min、接触时间14min、pH=7.5,吹脱-沸石吸附工艺总NH3-N去除率96.04%.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沸石氨吸附性能稳定,适于高氨氮的荧光粉生产废水处理.  相似文献   
14.
混合固定细菌单级生物脱氮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混合固定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在体积为1.0L流化床中使用模拟废水,研究了有机碳源浓度、pH值和气体体积流量等因素对混合固定体系中硝化和脱氮过程的影响。试验证明:当COD处于500~1000mg/L内,pH值在8.0~8.5之间,气体体积流量为24~42L/h时脱氮速率最高。此时,NH4^ -N去除率达90%以上,TIN去除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15.
采用钢渣吸附剂分别对Pr(Ⅱ)和Cd(Ⅱ)进行固定床吸附实验,考察了不同运行参数如进水流速、进水初始浓度和吸附柱高度对动态吸附过程的影响,并应用Thomas模型对在不同条件下得到的穿透曲线进行拟合。实验结果表明进水流速、进水初始浓度和吸附柱高度对动态吸附过程存在影响,穿透时间随床层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随进水流速和进水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减少。Thomas方程穿透曲线拟合效果较好,相关系数R2值均在0.9以上,运用该方程可准确预测吸附柱的操作参数。  相似文献   
16.
论述动物监测、植物监测、微生物监测在各环境监测中的作用,及它们在环境监测中的优越性和发展状况,提出生物监测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展望生物监测在环境监测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大气污染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以河南省A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将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等主要污染物的监测浓度值与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肺炎、哮喘)住院人数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探讨A市大气污染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二氧化氮(NO2)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对支气管炎住院人数有显著影响,可吸入颗粒物(PM10)还与哮喘住院人数有密切的关系,因此A市大气污染可能与呼吸系统疾病的环境病因有关。  相似文献   
18.
以聚乙烯醇与海藻酸钠为载体,包埋固定氨氧化细菌(AOB),研究温度、DO、初始游离氨(FA)、有机物等影响因素对其短程硝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5~30℃时载体中氨氧化细菌占优势;DO宜控制在4.0~5.5 mg/L之间,既能满足细菌生长所需,又不至过度曝气,造成载体间的摩擦增大,减少其使用寿命;载体耐氨氮负荷能力强,同时可以抵御有机物对氨氧化细菌的伤害;当初始FA>6.5 mg/L时,氨氧化细菌的活性将受到抑制;富集氨氧化细菌的污泥包埋后氨氮去除率降低了7.5%;包埋载体在确保短程硝化作用的同时,在内部形成的缺氧区可实现反硝化脱氮,提高了系统氨氮的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以Ti0_2(Degussa P25)和NaOH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钛酸纳米管.以亚甲基蓝溶液(Methylene Blue,简称MB)为模型污染物,研究水热反应条件对所制钛酸纳米管光催化性能的影响,以及钛酸纳米管加入量、溶液pH值和MB初始浓度等光催化反应条件对钛酸纳米管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水热反应温度为150℃,反应时间为48 h制得的钛酸纳米管对MB的光催化效率最高;钛酸纳米管的加入量、溶液pH值和MB初始浓度等光催化反应条件对钛酸纳米管的光催化性能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比较了2种不同液体限氮培养基中杂色云芝对酸性品红和亚甲基蓝的脱色效果,确定了最佳接种量。优化出的基本参数为T=34℃、进料浓度200mg/L、pH=4.5。实验结果表明:杂色云芝对进水的酸碱度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从pH 2.5到10.5比较宽的区间内保持了比较稳定的高脱色率,这一点对于工程应用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