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1篇
环境安全   7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21.
针对摇蚊幼虫(红虫)在沉淀池中大量孳生这一难题,以蒸馏水为试验水样,研究了液氯对摇蚊不同龄期幼虫的毒性效果(24h),并考察了pH值、有机物含量、氨氮以及藻类含量等因素对毒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龄期增长摇蚊幼虫对液氯的耐受性不断增强,液氯对4龄摇蚊幼虫的24h半致死浓度(LC50)为3.39mg/L;低pH值、高藻类含量有助于提高液氯对摇蚊幼虫的毒性效果;在水质中性条件下,有机物含量提高使摇蚊幼虫的死亡率降低,在不同氨氮浓度下,液氯对摇蚊幼虫的毒性效果差别较大.生产原水和沉淀池水的对比试验表明:在不同投加量下,原水中4龄摇蚊幼虫接触24h死亡率均高于沉淀池水中摇蚊幼虫死亡率.  相似文献   
22.
一株耐铅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某铅矿区土壤中筛选出一株耐铅细菌,对其进行初步鉴定,并对pb2+吸附特性和机理进行研究.16S rDNA序列相似性分析表明,该菌属于节杆菌属,将其命名为Arthrobacter scleromae LY-1.菌株最大耐pb2+浓度为500 mg·L-1,此外,菌株对Zn2、Cu2、Ni2+、Co2+等重金属也有一定的耐受性.在初始pb2+浓度为100 mg·L-1、投菌量(鲜重)为10 g·L-1、pH为6.0、温度为30℃、吸附时间为25 min时,吸附pb2效果较好,此时吸附率为99.61%,吸附容量为9.96 mg·g-1,吸附等温方程符合Langmuir模型.透射电镜观察和红外光谱分析显示,菌株LY-1对pb2+的吸附主要是细胞表面的吸附,菌体细胞表面的多种活性基团与pb2+发生络合作用.  相似文献   
23.
局部湖区两种藻类藻生物量的综合因子预测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人工模拟系统培养藻类,考察了总氮、总磷、水温、pH、光强、水深等因素与藻生长高峰值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个适用于给水处理厂的短期内局部湖区硅藻和绿藻藻生物量的综合因子预测模型.模型建立了综合因子的概念.在实际水样验证中,当水温为30℃时,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平均误差为14.6%;当水温为20℃时,平均误差为19.4%.模型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4.
洗车废水处理技术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洗车废水中含有泥砂、油乳化液、有机物及洗涤剂类污染物质。在分析中,对洗车废水的水质进行了分类,并针对不同的水质,对国内的大型洗车场的处理工艺和小型洗车行的洗车废水回用工艺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对国外采用膜工艺处理洗车废水的相关研究也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同时提出了洗车废水的污泥处理问题。从社会、经济效益来看,洗车废水回用是必然趋势。现行的洗车废水回用处理工艺回用率低、处理效果不理想,采用高效、简单、实用、经济的原则进行设计,满足社会对洗车水回用的需求是未来洗车废水处理技术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25.
洗车废水处理技术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洗车废水中含有泥砂、油乳化液、有机物及洗涤剂类污染物质。在分析中 ,对洗车废水的水质进行了分类 ,并针对不同的水质 ,对国内的大型洗车场的处理工艺和小型洗车行的洗车废水回用工艺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对国外采用膜工艺处理洗车废水的相关研究也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同时提出了洗车废水的污泥处理问题。从社会、经济效益来看 ,洗车废水回用是必然趋势。现行的洗车废水回用处理工艺回用率低、处理效果不理想 ,采用高效、简单、实用、经济的原则进行设计 ,满足社会对洗车水回用的需求是未来洗车废水处理技术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26.
水源水中摇蚊幼虫的孳生与生态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摇蚊幼虫(红虫)在城市供水系统中的出现,成为困扰水厂正常生产运行的又一水处理难题。首先对其生理特性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然后从生态学角度出发,利用生态群落中的食物链关系,分析了富营养化水体中摇蚊幼虫大量孳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合理的生物操纵技术,通过鱼类与水生生物间的“下行效应”,以达到恢复生态平衡并控制摇蚊幼虫孳生为目的的生态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27.
净水厂生产废水回用对供水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生产废水回用对水质的影响,认为生产废水含固率是影响回用效果的重要评价指标,回用澄清池排泥水和滤池反冲洗水,对水质的影响规律相似.改善混凝条件的最佳含固率范围也是回用对水质影响最小的含固率范围.当含固率小于1%时,回用不会对水质造成影响,当含固率大于1%时,回用较无回用时的水质变差,但不会超过水质标准.回用生产废水可以提高有机物的去除率,主要是因为生产废水中含有的Al(OH)3沉淀物的物理吸附和卷扫絮凝功能.  相似文献   
28.
采用美国EPA1623方法,研究滤池反冲洗水回用的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泄漏问题.通过检测某水厂原水、出厂水和滤池反冲洗水中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数量,表明该厂水源未受到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的污染,但输送过程易造成水质的污染.滤池反冲洗水中只检出贾第鞭毛虫,出厂水中未检出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说明该厂滤池反冲洗水直接回用未造成"两虫"泄漏问题.  相似文献   
29.
为了揭示新冠肺炎疫情下武汉典型饮用水水源中消毒副产物(DBPs)的污染特征与风险水平,选取武汉典型饮用水源地26个采样点位,采用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和气相色谱仪-微池电子捕获检测器(GC-μECD)法分别对水体中残余氯消毒剂和DBPs进行了检测,并开展健康与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26个点位中有16个检出了游离氯或总余氯,检出最大浓度为0.04 mg·L-1,部分点位游离氯超过了国家地表水标准,靠近城市污水厂排水口的点位浓度相对较高.对10个代表性点位进行了34种DBPs的检测,有24种物质被检出,检出率为10.00%~100.00%;ρ(总DBPs)浓度范围为0.11~104.73μg·L-1,平均值为7.26μg·L-1.三氯甲烷检出浓度最高,浓度范围为9.98~11.15μg·L-1,平均值为10.47μg·L-1;一溴一碘乙酰胺检出浓度最低,浓度范围为ND~0.11μg·L-1,平均值为0.01μg·L-1...  相似文献   
30.
多环芳烃是水环境中普遍存在的有害污染物,了解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与风险水平对饮用水源地的可持续发展及饮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采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定性定量分析法对内蒙古东北部地区的满洲里和新右旗饮用水源33个(包含22个地下水和11个地表水)采样点中多环芳烃的残留进行了测定,分析了多环芳烃的污染水平并进行了健康和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研究区域饮用水源水体33个采样点均有PAHs检出,除苯并[k]荧蒽、苯并[a]芘和二苯并[a, h]蒽这3种单体检出率范围为36.36%~95.45%外,其余13种PAHs单体检出率均为100%.■检出范围为42.76~164.50 ng·L-1,平均值为90.82 ng·L-1,其中地表水和地下水中■检出范围分别为66.39~164.50 ng·L-1和42.76~147.70 ng·L-1.检出的PAHs单体ρ(萘)最大,平均值达36.91 ng·L-1,ρ(蒽)最小,仅为0.81 ng·L-1,其中地下水与地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