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环境安全   97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采用超声波技术,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节能安全,实用的固体废物浸液的制备方法。对浸出液的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常规的水平或翻转振荡浸提方式具有较好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32.
固体废物浸出液毒性试验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尾矿渣、电镀污泥、铬渣、铅渣、砷钙渣及粉煤灰为试样,研究了浸提剂种类,浸提时间及浸提方式对固体废物试样中有害元素浸出量的影响;在试验制备中,讨论了浸前后的放置时间,固液分离的方法及所用材料对浸出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3.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通过集中调研我国主要城市基本达到建设标准的卫生填埋场、好氧堆肥厂以及各类垃圾焚烧厂等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设施情况,初步掌握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设施环境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4.
我国城市生活垃级处理处置的现状与向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集中调研我国主要城市基本达到建设标准的卫生填埋场、好氧堆肥厂以及各类垃圾焚烧厂等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设施情况,初步掌握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设施环境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5.
固体废物浸出试验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尾矿渣作浸出生试验样,采用不同种类,浓度和PH值的浸提剂,以超声波、翻转振荡,水平振荡等3种不同浸提方式进行固体废物浸出试验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不贩浸出试验条件,对浸出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浸提剂的浓度和PH值的影响最为明显。因此,为确保浸出毒性试验结果的可靠性,需要对浸出试验条件进行适当而严密的选择。  相似文献   
36.
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固体废物中的S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锑渣和铋渣浸出液中微量Se^4+和Se^6+的适宜条件,考察了多种离子对测定Se^4+和Se^6+的干扰情况,精密度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为5.7%~8.9%,加标回收率为92.0%~105.0%。  相似文献   
37.
微波消化/ICP—AES法测定固废物中的多种元素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MDS-81D型微波消解系统,消解固体废弃物样品,如电镀污泥,铬渣,砷钙渣,铜渣,铋渣,锑渣,尾矿渣,铅锌渣及粉煤灰等,并以ICP-AES方法测定了消解液中多种金属元素的含量。研究了不同样品的消解条件,如试样量,酸的种类,浓度,用量及微波功率,加热时间等。对锑渣进行精密度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0%-4.0%,回收率87.0%-116.2%,与常规消解法有较好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38.
物联网技术发展与环境自动监控系统建设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概述了物联网的概念、主要技术特征、作用和影响,结合环境管理需求,讨论了物联网在环境自动监控系统建设中的若干应用场景,设计了环境物联网应用的基本框架,提出了物联网在环境自动监控应用中应关注和研究的若干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9.
2008年12月对黄河三角洲北部及其毗邻海域悬浮体浓度(SSC)和颗粒有机碳(POC)进行了研究,并结合该海域水文资料,分析了该区冬季SSC和POC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冬季研究区水体中的SSC变化范围较大(5~1064mg/L),表、底层的SSC高值区(>600mg/L)均呈条带状分布于废弃神仙沟-钓口三角洲附近海域,且随水深加大SSC快速降低(400μg/L)集中于近岸海域,渤海中部POC仅为20~50μg/L左右,但底层POC向渤海湾中部扩散范围比表层大.POC和SSC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该海区近岸浅水区沉积物再悬浮是影响研究区POC空间分布的重要原因.冬季SSC和POC高值区与最大侵蚀区、波致底切应力>0.2N/m2的区域相对应,表明在冬季强海洋动力条件下,废弃神仙沟-钓口三角洲叶瓣前缘不仅是沉积物的“源”,也同样是颗粒有机碳的“源”.  相似文献   
40.
京津冀地区城市空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及来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2013年4个季节,同步采集了京津冀地区3个典型城市(北京市、天津市和石家庄市)空气PM2.5和PM10样品,采用乙腈超声提取-超高压液相色谱法分析了16种多环芳烃(PAHs).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城市空气PM2.5和PM10中总PAHs的浓度分别为6.3~251.4ng/m3和7.0~285.5ng/m3,呈现冬季>春季>秋季>夏季的季节变化特点和石家庄>北京>天津的空间分布特点.PAHs环数分布以4、5和6环为主,比例分别为25.0%~45.1%、31.7%~40.1%、15.1%~28.2%,2和3环比例之和小于10.3%;与非采暖季相比,采暖季中4环PAHs比例显著增加,5和6环PAHs比例明显下降.PAHs比值法显示,京津冀地区城市空气颗粒物PAHs的来源呈现明显季节性变化特点,燃煤和机动车排放是2个重要的PAHs排放源,在采暖季燃煤来源的比例较大,在非采暖季以机动车排放的来源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