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7篇
环境安全   10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类Fenton氧化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传统的Fenton氧化要在酸性条件下进行,使用传统的方法处理污染土壤会造成土壤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在不改变土壤pH值的条件下,利用铁盐和铁的氧化物矿石作催化剂催化H2O2氧化去除土壤中的污染物.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催化剂催化氧化去除污染物的能力不同,可溶态的亚铁盐和铁盐催化效果比不可溶的固态铁矿石要好,其中可溶态的硫酸亚铁催化反应的效果最好,反应60 min后,污染物的最大去除率能达到65%以上;不可溶的铁矿石中磁铁矿的催化效果比赤铁矿要好些,污染物的去除率能达到55%以上.  相似文献   
82.
Fenton氧化处理对土壤中芘的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发现蚯蚓吸收土壤中污染物芘的速率很快,10 d后蚯蚓体内富集污染物浓度基本达到稳定态;土壤中的有机质是影响污染物迁移的重要因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越高对芘滞留(吸附)能力越强,蚯蚓富集芘的量越低,蚯蚓富集到体内污染物的浓度越低.这也说明土壤对污染物的吸附/解吸行为决定了土壤中污染物的生态风险;氧化处理降低了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改变土壤有机质的组成,氧化处理也降低了土壤中被吸附污染物芘对蚯蚓的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83.
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预富集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首次采用国产新型D4020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结果表明,D4020树脂具有吸附速度快,吸附容量大,省时,费用低,操作简便等优点,用自制的下班富集柱研究了各因素对吸附率及洗脱率的影响,柱长,流速,PH值及洗脱速率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84.
正化学工业的发展为人类带来福祉.但是,人们在化学品的生产、运输、使用乃至废弃过程中的不当行为使化学品不但成为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还导致了一些重大的安全与环境污染事故.我国是化学品生产和使用大国,化学工业产值持续处于世界首位,而且处于逐年递增的趋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我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行业销售总  相似文献   
85.
黄河中游(渭南-郑州段)全/多氟烷基化合物的分布及通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研究收集黄河中游(渭南—郑州段)表层水样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串联的方法分析了水相和颗粒相中的28种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结果表明,水相和颗粒相中Σ28PFASs的含量分别为18.4~56.9 ng·L~(-1)和26.8~164ng·g~(-1)(以干重计).水相和颗粒相中以全氟己酸(PFHx A)为主要污染物,分别占总含量的27%和16%,且3H-全氟-3-(3-甲氧基丙氧基)丙酸(ADONA)、氯代多氟醚基磺酸(6∶2和8∶2 Cl-PFESA)在颗粒相均有检出,表明PFASs替代品的生产和使用逐渐增多.PFASs在水相-颗粒相中的lg Kd变化范围为2.95±0.553(PFPe A)~3.85±0.237(8∶2 FTUCA),颗粒物吸附氟调聚羧酸(FTCAs)和不饱和氟调聚羧酸(FTUCAs)的能力随碳链长度的增长而增加,全氟烷基磺酸(PFSAs)较全氟烷基羧酸(PFCAs)更容易被颗粒物吸附.黄河郑州—渭南段PFASs的通量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表明该河段接纳了来自上游及支流的污染输入.此外,结果表明水相中的PFASs通量大于颗粒相.  相似文献   
86.
两种无机盐形成的盐度对淡水藻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水族箱微宇宙方法研究了2种无机盐所形成的盐度对淡水藻类生长和种类变化的影响.以景观鱼池水为试验水体,通过分别添加不同数量的NaCl和Na2SO4,各自设定4个盐度梯度,分别为3、6、9 g·L-1和12 g·L-1,考察藻类生长的变化情况.2种无机盐的试验结果均表明,在一定时期内较低盐度(不高于3 g·L-1)对藻类的生长略有促进,而过高的盐度(不低于6 g·L-1)对藻类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比两种盐对藻类生长的影响,发现Na2SO4形成的盐度对藻类生长的影响大于NaCl.盐度升高对试验水体中藻类的优势种影响不明显,高盐度胁迫使优势种端尖月牙藻(Selenastrum westii)的集群状态和生长发育受到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7.
三丁基锡的生物富集与分配行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定了不同pH和盐度条件下三丁基锡(TBT)在罗非鱼(Tilapia)体内的生物富集系数(BCF)及其在正辛醇-水体系的分配系数(Kow)和人工合成生物膜-水体系的分配系数(Dmw),并对其相关关系进行了探讨。富集实验进行了168h,TBT在pH=8时的富集初始速率和168hBCF明显高于pH=6时,pH6和8时的BCF分别为754.9和1132.1。坜度对生物富集也存在较大影响,盐度为0‰、15.0‰和25.0‰时的BCF分别为1071.8、871.8和276.6。TBT的Kow和Dmw也表现为随pH升高而升高、随盐度升高而下降的趋势,但Dmw能更精确地预测TBT的BCF随环境条件的变化。  相似文献   
88.
藻类固定化技术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近年来,藻类固定化技术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逐渐得到重视,通过全面调研80年代以来100多篇文献后,文章精辟地综述了藻类固定化技术及其在污染治理和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以及国内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9.
汪磊  孙红文 《生态环境》2004,13(3):420-424
异相催化是催化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十分广泛。固一液异相催化作为环境科学领域中的一项比较新颖的技术,在研究污染物在多介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行为、开发受污染环境修复及污废水处理新技术等诸多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对不同类型固一液异相催化剂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研究逐渐成为国内外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中,金属和金属氧化物因对某些氧化一还原反应具有较好的催化作用,在饮用水脱氮、污废水脱卤及深度氧化处理等水处理领域的应用较为广泛;固态酸催化剂能催化聚合、裂化、水解反应,因此与某些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密切相关;将同相催化剂固定化为异相催化剂,同样成为新技术开发的方向之一;天然催化剂对污染物在多介质环境中行为影响的研究近年来也屡有发表。此外,载体因对催化剂的活性及应用具有重要影响,也日益受到关注。文章对环境科学领域中固一液异相催化剂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0.
吴文伶  孙红文 《生态环境》2006,15(2):207-211
为了分别揭示矿物质、有机质在疏水性有机物吸附中的作用,文章研究了蒙脱石、高岭土、硅胶以及用腐殖酸修饰后的这3种模型吸附剂对三氯乙烯的吸附行为。采用批量吸附实验方法分别研究了三氯乙烯在不同吸附剂上的吸附。结果表明,硅胶、高岭土、蒙脱石对三氯乙烯均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吸附系数Kd值分别为10.3、3.13、1.15L·kg-1,硅胶的吸附能力明显高于高岭土和蒙脱石。3种无机模型吸附剂对腐殖酸表现出不同的吸附能力,蒙脱石最强,高岭土次之,硅胶最差,与对三氯乙烯的吸附能力正好相反。被腐殖酸修饰后3种模型吸附剂对三氯乙烯的吸附都明显增强,但增强程度不一样,当用8%腐殖酸(腐殖酸与模型吸附剂的质量比)修饰后,3种吸附剂对三氯乙烯的吸附Kd值均在23L·kg-1左右。虽然Kd随有机质的质量分数增高而上升,但是Kd值与有机质的质量分数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特别是对于具有较高吸附能力的无机吸附剂,说明无机矿物本身结构对于吸附起到同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