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环境安全   2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对沈阳市典型公共场所室内环境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沈阳市公共场所室内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室内环境污染特点,为今后沈阳市开展典型室内公共场所污染治理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能源消耗是中国最主要的碳排放源,而地方政府是碳管理的基层行政单元,因此,有效控制区域的能源碳排放是碳减排工作的重中之重。区域消耗的能源中,外来电是缓解当地用电压力的重要措施,但一般外来电引起的碳排放易被忽视。将外来电导致的碳排放纳入区域能源碳排放核算体系内,利用部门分析和范围分析法建立了包含外来电分析的能源碳排放核算系统,以上海市崇明县为例进行了应用。研究表明:(1)2000~2009年崇明的能源碳排放增长较快,由181万t增至477万t(CO2当量);(2)碳排放总量的8212%来自3个部门:工业、建筑业和生活部门;(3)2009年,购买电力导致的间接碳排放达2316%,体现了实施碳管理时考虑外来电力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导则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际上有关土壤修复导则的分类,分析了各国主要技术导则的主要内容,结合国家环境保护部正在编制中的《受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在国家有关土壤标准中的地位,提出了我国土壤修复技术导则拟编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正>研究发现:谷类植物摄取了砷元素后会抑制本身微量元素(例如,硒)的含量水平.而硒对人体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微量元素,因为硒能帮助人体去除有害金属砷.这个发现对以大米为主食的亚洲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坏消息.  相似文献   
5.
<正>"生物多样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来物种在本土环境中的适应和发展.通常来说,当生存环境发生改变时,寄生生物能为其宿主调节生存竞争压力.已有大量证据表明寄生虫和宿主的确具有本土适应性,但是我们对地球上最为丰富的微生物体——细菌和他们的寄生噬菌体却知之甚少.实际上,微生物多样性最终决定了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环境的变化.最近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引发了科学界对微生物多样性的另一话题:那就是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对促进生物多样性的相对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场地土壤中有效态砷的稳定化处理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别以生石灰和亚铁盐作为辅助剂与稳定剂对2种砷污染的土壤进行稳定化处理,通过化学浸出、形态及结构研究,揭示土壤中有效砷的稳定效率和机理.结果表明,外源铁添加量与土壤砷含量(Fe/As)的物质的量比达到6:1~8:1,CaO投加比例为0.05%~0.1%(w/w)时,土壤中有效态砷的稳定效率超过85%.土壤有效砷的稳定化处理主要是将砷从非专性吸附态和专性吸附态转化为弱结晶的铁铝或铁锰水化氧化物结合态、结晶铁铝或铁锰水化氧化物结合态.稳定处理后2种污染土均有新物相羟砷铜矿(As2Cu5H4O12)生成.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基于人体健康风险的土壤修复目标的制定方法和程序,并以上海市某重大工程多环芳烃污染土壤处理后再利用工程为例,模拟了多环芳烃在处置场地上的多介质迁移途径及人体暴露场景。模拟结果显示,填埋场污染土壤苯并(a)芘(该污染物毒性因子高,毒性强,致癌风险相对较大)经口摄入和皮肤接触途径最大致癌暴露量分别为1.89×10-6和0.93×10-6mg.kg-1.d-1,人体最大致癌风险水平分别为1.38×10-5和6.79×10-6,超出了中国规定的单致癌污染物的可接受风险水平(≤10-6)。苯并(a)芘呼吸吸入途径最大致癌暴露量为7.79×10-10mg.m-3,人体最大致癌风险水平为6.86×10-10。基于场地的特征条件和参数,以保护人体健康为目的,确定了再利用作为填埋场中层覆土的土壤中5种多环芳烃污染物的修复目标限值(w,mg.kg-1)分别为:苯并(a)芘,0.994;二苯并(a,h)蒽,0.995;苯并(a)蒽,9.95;苯并(b)荧蒽,9.95;苯并(k)荧蒽,99.5。  相似文献   
8.
<正>不良基因和环境交互作用(G×E)有可能会诱发慢性疾病,例如中枢神经紊乱和癌症等.总体说来,基因对不同疾病的影响不同,研究证明非基因因素也同样重要,而影响的比例可能高达80%~90%.非基因因素的主导地位突显了环境因素对慢性疾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总量控制与交易机制中的碳补偿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量控制与交易机制中的碳补偿制度是一种有助于受控企业灵活履行减排义务的制度,能有效降低企业减排成本、提高经济效率、增强减排动力。发达国家非常重视这一制度的发展,并在研究、立法、实际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从碳补偿制度在发达国家的发展现状入手,对该制度的基本架构和交易情况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同时结合国际经验,对碳补偿制度在中国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为正在进行的区域碳交易试点以及未来建设全国范围的碳交易市场做准备。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