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环境安全   37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针对瓦斯涌出传统的线性预测方法存在的问题,根据瓦斯涌出时间序列固有的确定性和非线性,利用混沌动力系统的相空间延迟坐标重构理论,结合基于机器学习理论的支持向量机(SVM),建立基于SVM理论的瓦斯涌出混沌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经Ⅱ1024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时间序列仿真计算,仿真结果显示该预测模型具有比传统的回归方法更好的泛化能力,预测方法具有很高的预测精度。同时,该模型具有以往传统机器学习的瓦斯涌出预测模型建立简便、训练速度快等优点。由于充分考虑瓦斯涌出时间序列的混沌性,并利用SVM预测的优良特性,使得预测更科学。  相似文献   
22.
在现有热水器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比较的基础上,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建立热水器的环境影响评价模型,计算分析热水器产品资源消耗、臭氧耗竭、能源强度和全球变暖四个指标,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四个指标在生命周期贡献值大小依次是臭氧耗竭、全球变暖、能源强度和资源消耗.热水器环境影响较大的零部件有压缩机、制冷剂、电机和铜管等.并对比分析了四种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得出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模型是较为全面的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23.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作为人类环境问题和危机产生的重要策源地,建立反映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和生态文明建设状态的评价指标体系,依据评价结论,指导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十分必要。文章在城市作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人工生态系统的理论基础上,分析了社会生态亚系统、经济生态亚系统及自然生态亚系统相互作用关系和城市生态系统主要生物成分组成、结构与功能关系,系统的构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以生态经济、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社会为评价要素,下设12个一级指标及42个二级指标,为评价中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4.
几种激素对光合细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乐  李兰生  刘影  孙涛 《四川环境》2006,25(2):6-8,13
提出在培养基中添加一定浓度的动物或植物生长激素可促进光合细茵的生长。泼尼松、地塞米松、三十烷醇、α-萘乙酸的最适添加浓度分别为0.5mg/L,1mg/L,0.5mg/L和0.5mg/L。混和激素促生效果好于单一激素。指出在生产性培养中,添加某些激素促进光合细茵的生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5.
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及压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理论研究与实地调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建立了完整的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为0768,属于轻度脆弱状态;在亚类指标中,生态特征脆弱状态为0732,处于轻度脆弱状态,整体功能脆弱状态为0868,处于微脆弱状态,社会环境脆弱状态为0668,处于轻度脆弱状态。通过压力分析,发现影响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制约因素主要是外部社会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围垦、不当的消灭血吸虫病措施、经济贫困与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亟待加强的湿地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26.
鄱阳湖区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钟业喜  刘影 《重庆环境科学》2003,25(11):93-94,101
鄱阳湖区主要存在洪灾、血吸虫、涝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实现人工控湖。本文根据计算机仿真、模拟洪水在天然河道、湖泊中的运动状况,参照自然状态下湖水涨落的季节特征。提出“波动运行方案”(即采用人工控制湖水位波动面的节律性变动),并根据该运行方案对人工控湖与湖区防洪、血吸虫病治理、治涝、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尽快实施人工控湖。是湖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27.
论文基于改进后的城市用地扩张与人口增长协调性系数和城市紧凑度,利用49个高铁城市2004、2013年城市人口和城区面积等数据,对中心城市的用地扩张与人口增长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依据高铁新城和母城的空间位置关系选取4个案例城市进行新城建设与规划的适宜性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高铁新城中心城市的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协调性较弱,以土地快速扩张为主,占65.31%,相应地人口与城市用地分别占55.01%、58.13%;其次是人地基本协调型,数量为13个,相应地拥有39.75%的人口和33.57%的城市建设用地。2)在高铁战略下新建的案例高铁新城主要分为“飞地式”、“城市副中心式”和“双城式”3类,不同城市空间形态下的新城模式对城市发展及人地关系的影响有所不同。未处理好新城与母城的空间形态、内部结构、土地与人口增长的关系,导致新城的建设/规划大多不合理,从而陷入城市土地资源浪费和盲目扩张的困境。  相似文献   
28.
湿地碳循环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湿地由于其巨大的碳库储存能力而成为碳循环研究的热点之一.从湿地CO_2/CH_4释放时空格局,CO_2/CH_4释放影响因子,碳"源""汇"评估及人类活动影响四个方而综述了国内外湿地碳循环方面的研究工作.认为当前对湿地碳排放过程各种潜在的影响因素比较清楚,但碳排放过程各种影响因子之间存在的交互作用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在进行不同湿地类型碳循环研究的同时,应加强包括微生物、植物根系等地下碳动态研究,加强碳、氮耦合研究.在评估人类活动对湿地碳循环的影响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植被碳库、土壤碳库及土壤碳排的变化.另外,无论从认识不同湿地类型碳过程特征及机理的角度,还是从减少全球或区域碳收支估测不确定性的角度来看,加强数据缺乏地区的湿地类型的碳平衡及相关碳过程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9.
朱留财  王竺君  刘影 《绿叶》2011,(9):10-17
生物多样性千年发展目标未能在全球范围实现,其根本原因在于:一是公众缺乏足够的认识,特别是其重要性没有在政府决策中得到应有的体现;二是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特别是经济价值,没有得到政府的充分重视。《生物多样性战略计划》的实施和发展可能会引发未来全球环境新格局或新秩序,我们应在三个层面、三大目标、三重价值之间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即统筹兼顾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层面,统筹兼顾《公约》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持续利用和惠益分享三大目标,统筹兼顾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服务经济功能、环境资本和社会公平三重价值。  相似文献   
30.
通过综述鄱阳湖区人地关系史3个重要时期“围湖造田”、“退田还湖”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类活动对湖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三者的转变过程,探讨了湖区人地关系的转变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围湖造田”降低了湖泊、湿地的诸多功能(如调蓄洪水、维持生物多样性、碳汇等),促生了人地之间的紧张关系;“退田还湖”则使湖泊、湿地功能得以逐步恢复,缓和了湖区人地关系,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提出与建设将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把湖区人地关系推向和谐阶段。鄱阳湖区人类活动由“围湖造田”到“退田还湖”的转变是在当地人民对自然灾害的深刻反省与国家政策的双重驱动下实现的,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提出与建设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体现,是当地人民主动建设生态文明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