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7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00篇
环境安全   91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相传五代时期有个官员,奉命出使中山,过井径险地时,他时刻小心翼翼,不敢放松缰绳,因此平安无事。  相似文献   
32.
走在大街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人,有人行道他不走,偏要走车行道;后面有车他不让,偏要悠然而行;有红绿灯他不看,想怎么走就怎么走。你若问他为什么不遵守交通规则,他心里的想法多半是反正车子又不敢撞我,撞了他赔钱,弄不好,司机还要被判刑。  相似文献   
33.
樊晓一  乔建平 《灾害学》2006,21(3):33-35
利用多重分形分析了三峡库区万州区滑坡的空间分布。分析的结果表明,单一分形维数并不能完整地描述万州区滑坡的空间分布结构;运用多重分形得到滑坡的分维D0=2.610〉D1〉D2〉…〉D∞=1.864。分维值D∞=1.864是多重分形的下限。它相当于万州区滑坡最密集区域在空间上的分布现象。  相似文献   
34.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箱梁剪力滞效应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笔者对为青藏线设计的 32m铁路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单箱单室箱梁进行了有限元分析 ,对其剪力滞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 ,并且分析了不同工况对梁剪力滞效应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箱梁具有一定的剪力滞效应 ,剪力滞系数在 1.0~ 1.1之间。笔者得到的结果可以为今后活性粉末混凝土梁的设计提供参考 ,这对于加速箱梁剪力滞理论的深入研究 ,为大跨、新型桥梁结构的性能评价提供正确的分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5.
社会上的假货早已让人深恶痛绝。其实,“假”不仅存在于商品中,安全工作中也有“假”,也应该“打假”。这不是危言耸听,不然的话为何有些部门和单位安全检查过后便出事,有的还接二连三地出现同一类型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36.
滑坡灾害快速反应系统由滑坡知识、受灾体和救灾指挥3部分组成.其中每一部分都包括一个完整的体系,并有评价指标描述.该系统的实现主要依靠滑坡数据库、动态仿真模拟和抢险救灾预案技术的支撑.  相似文献   
37.
苯胺-邻氨基酚共聚物对水中Hg(Ⅱ)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化学氧化法合成了苯胺-邻氨基苯酚的共聚物,并通过静态实验研究了材料对水中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共聚物对废水中汞离子有优异的去除效果,其吸附容量可达212.13 mg/g;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 ir单层吸附模型,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溶液pH值对吸附影响不是很大,pH 5~10范围都有较好的吸附效果;氯离子易与汞离子形成水溶性更强的络合物,对共聚物的吸附有很大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8.
用不同浓度的氯化镉诱导黄瓜幼叶Cd-MT的产生,并应用Dot-ABC法检测了30种来自天水不同区域植物的MT含量,初步确定它们的重金属污染情况.结果表明,Cd-MT浓度与环境诱导浓度呈显著正相关,Dot-ABC法检测的植物金属硫蛋白的最低含量为16ng,并初步估测了其中10种植物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本法具有特异、简便和灵敏的特点,可用于农产品镉金属污染的检测.  相似文献   
39.
为估算重庆市夏秋季VOCs(挥发性有机物)对O3和SOA(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生成潜势,利用在线GC-MS/FID在2015年8月22日-9月23日对重庆市区点和郊区点VOCs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实时观测,获得市区点和郊区点$ \varphi $(TVOCs)(总挥发性有机物)分别为41.35×10-9和22.72×10-9,其中市区点以烷烃(35.2%)和烯炔烃(25.2%)为主,郊区点以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xygenated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OVOCs)(30.6%)和烷烃(26.0%)为主.结合最大增量反应活性量化市区点和郊区点VOCs的OFPs(臭氧生成潜势)分别为149.11×10-9和71.09×10-9,市区点OFPs最大的是乙烯、丙烯、甲苯、C8和C9的芳香烃等,郊区点OFPs最大的VOCs是丙烯醛、异戊二烯和甲基乙烯基酮.结合气溶胶生成系数量化郊区点和市区点VOCs对SOA的生成贡献分别为0.36和1.26 μg/m3,相比国内其余城市VOCs的SOAP(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较小,主要以甲基环己烷、正壬烷、正葵烷和十一烷等高碳烷烃,以及甲苯、苯、二甲苯和乙苯等芳香烃的SOAP为主.研究显示,控制烯炔烃和芳香烃的浓度有助于控制重庆市O3的生成,控制高碳烷烃和芳香烃则有助于控制重庆市SOA的生成.   相似文献   
40.
以我国南方某生活垃圾焚烧厂掺烧10%市政污泥的生活垃圾为研究对象,对前/后口废气、飞灰、炉渣及用于掺烧的污泥中17种二(口恶)英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其指纹分布特征.结合焚烧工况及处理设施,从生成机理角度探讨了二(口恶)英的排放特征、毒性当量浓度主成分特征及主要单体的排放因子线性关系.结果表明:掺烧10%的市政污泥后,废气中二(口恶)英的去除率为99.4%,低于国家排放标准;固体废物中二(口恶)英含量为飞灰 > 炉渣 > 污泥.这说明采用高温焚烧和"活性炭喷射+布袋除尘"装置不会影响掺烧10%污泥的达标排放.指纹分布特征表明,前口废气以1,2,3,4,6,7,8-HpCDF和OCDD为主,后口废气以OCDD和OCDF为主;飞灰、炉渣及污泥中的主要单体为OCDD、1,2,3,4,6,7,8-HpCDD、OCDF、1,2,3,4,6,7,8-HpCDF.主成分分析显示,前口废气和飞灰中的二(口恶)英毒性分布特征相似;炉渣和污泥的毒性分布特征相似;后口废气有自身的特征.这说明在相同工况条件下,经同一设施处理的废物中二(口恶)英排放特征相似.排放因子分析表明,2,3,4,7,8-PeCDF和1,2,3,6,7,8-HxCDF、1,2,3,6,7,8-HxCDD和1,2,3,7,8,9-HxCDD与总毒性排放因子具有较强的线性关系,且呋喃类(PCDFs)强于二(口恶)英类(PCD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