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9篇
工业技术   60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在露天矿工程中,穿孔爆破是一切工作的前提。而露天矿的爆破质量直接影响到铲装设备的效率,也影响其他采矿作业的正常运行。所以探究爆破作用的因素以及如何提高爆破质量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影响爆破效果的因素,进而提出了提高爆破质量的一些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3.
对矿井提升机电控系统中的速度、制动给定环节中普遍存在的环节较多、安全可靠性较差、可维护性较差等问题,提出了硬件优化方法和软件优化方法,较好的解决了上述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提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4.
分析了目前国内具有代表性的SKT和X型系列跳汰机的结构和优点,结合石台选煤厂多年来对跳汰机的使用和改造的经验,对SKT和X系列跳汰机进行了技术嫁接,并在使用中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05.
由于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应用,信息化网络技术已经融入各个行业中,为每个行业提供了高效、便捷、可靠的信息化技术服务,增强用户的经济效益与市场核心竞争力。但是,信息化网络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当信息化网络出现安全问题时,就会给用户带来巨大负面影响和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对信息化网络安全进行研究,明确现阶段信息化网络安全指标,分析信息化网络安全问题与技术,提出了信息化网络安全保护系统设计,提升信息网络安全的保护效果与应对安全事件的主动性,大力推广信息化网络安全的高速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6.
采用自制静电探头测量经60Co伽玛线辐射源辐射的聚萘二甲酸丁二醇酯(PBN)试样的表面电荷密度,分析辐射量对试样表面电荷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施加负直流电压时间的延长,试样表面电荷平均密度增大;随着辐射量的增加,表面电荷平均密度降低。认为伽玛线辐射引起的交联反应使表面态密度降低,是造成PBN带电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7.
介绍几种新近开发的针对PAN基原丝、预氧丝和炭丝微结构和结构缺陷的X射线衍射与散射定量表征技术,它们是:纤维材料中柱状(椭球状)纳米取向微孔体积分数X射线小角散射定量表征方法;纤维材料中柱状(椭球状)纳米取向微孔取向角的小角散射定量表征方法;预氧丝中链状相与环化相体积分数的小角衍射定量表征方法以及炭纤维中乱层石墨相与单层石墨相的X射线广角衍射定量表征方法等。  相似文献   
108.
直拉法硅单晶生长过程微缺陷的形成和长大遵循Voronkov提出的V/G(V是晶体生长速度,G是晶体生长界面的轴向温度梯度)理论.在G由热场设计和液面位置决定的前提下,单晶硅生长过程中品体提升速度的精确控制是生长无空洞型原生微缺陷大尺寸单晶硅的关键.为控制品体的提升速度处于无原生微缺陷单晶硅生长所需的范围内,同时获得±1...  相似文献   
109.
开绕组无刷直流电机(BLDCM)的每相绕组连接一个H桥逆变器,其相电压和相电流可以单独控制,具有一定容错能力。介绍开绕组BLDCM的数学方程,建立了MATLAB仿真模型。分析开绕组BLDCM在功率器件故障下的运行特性,讨论补偿和重构两种容错控制方法的特点。最后,加工开绕组BLDCM和对应的控制器,并搭建试验平台,验证了开绕组BLDCM正常运行和补偿容错运行下的运行特性。  相似文献   
110.
马砺  高宇  杨宏曙 《煤矿安全》2020,(1):145-149,155
在惰气防灭火技术中,N2和CO2在煤矿防灭火领域被广泛应用。基于内蒙古某矿现场先注N2、后注液态CO2的尾巷局部火灾治理措施,对采取联合惰气防灭火技术后发火区域内气体浓度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对比N2和液态CO2对尾巷局部火灾的防灭火性能。结果表明:向发火区域内注入大量N2可有效稀释O2浓度,但在此次煤火防治中没有排除复燃隐患;由液态转化为气态的低温CO2通过稀释O2浓度和更有效地减小外部漏风,将发火区域氧浓度快速降低至3%;CO2比N2具有更好的扩散性和稀释作用,对O2、C2H4和C2H6的稀释效果较为明显,从侧面体现出CO2能更好地降低煤的氧化反应活性。经实践证明液态CO2对局部煤火的防治效果优于N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